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版)家庭网络的组建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版)家庭网络的组建
计算机网络技术
1
学习情境一:构建小型对等网络
项目一:家庭网络(SOHO)的组建
2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OSI参考模型、TCP/IP网络模型 物理层 网络中的传输介质 IP地址基础知识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
两台独立的计算机之间必 须用网某络种中通至的信少某手有个段两独将个立其具的连有计接独算。立机 之间要操能作相系互统通的信计,算必机须,定且制它相 互可确们认之的间规有范相标互准共或享协某议种。资
16
向表示层或会话用户提供会话服务; 在两结点间建立、维护和释放面向用户的连接; 对会话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会话数据可靠传送;
17
会话连接和传输连接的区别
3 种关系
一对一
一对多
18
多对一
负责不同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 负责数据的加密; 负责文件的压缩。
19
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3
网络层
2
数据链 路层
1 物理层
31
计算机 1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9
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转换为能够通过 介质传输的信号 由网卡驱动程序和网卡硬件组成 10Mbps、 100Mbps、10/100Mbps、 1000Mbps
1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 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 ection Reference Mode),该模型是设计和描述 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生产厂商根据OSI模型的标准 设计自己的产品。OSI描述了网络硬件和软件如何以 层的方式协同工作进行网络通信。
H2 H3 H4
H5
H6 H7 应用程序数据 T2 尾部
2
1
网络层 数据链
路层
物理层
30
计算机 1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2
物理层 1
计算机2
AP2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 物理传输媒体
22
数据是怎样从一台计算机传 到另一台计算机的呢?
23
计算机 1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2
物理层 1
计算机2
应用程序数据 AP2 7
6 5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 路层
1 物理层
24
计算机 1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6
5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 路层
1 物理层
26
计算机 1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2
物理层 1
会话层首部
计算机2
AP2 7
6
H5 H6 H7 应用程序数据
5
4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 路层
1 物理层
27
计算机 1
源的需求。
4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 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 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 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 的系统。
5
数据通信; 实现资源共享; 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均衡负载,相互协作; 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进行分布式处理
11
OSI的分层
资源 子网
通信 子网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处理网络应用 数据表示 主机间通信 端到端的连接 寻址和最短路径 介质访问(接入) 二进制传输
12
有关物理设备通过物理媒体进行互连的描述和规定; 以比特流的方式传送数据,物理层识别0 和1; 定义了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 特性。
2
物理层 1
计算机2
AP2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网络层首部 H3 H4 H5 H6 H7 应用程序数据
3
网络层
2
数据链 路层
1 物理层
29
计算机 1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2
物理层 1
计算机2
AP2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数据链路 层首部
6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 按数据的传输方式 按网络组件的关系
广播网络 对等网点络局对域点网网络 基于服务城器域网网络
广域网
接入网
7
广域网
城域网
城域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接入网
…
…
局域网
校园网
企业网
局域网
8
网络中的计算机 网络接口卡 中继器和集线器 网桥和交换机 路由器 传输介质连接器件
20
对等层之间传送数据的单位.
协议数据单元(PDU) 服务数据单元(SDU)
相邻层之间交换数据的单位.
21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应用层协议 表示层协议 会话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APDU PPDU SPDU 数据段 数据包 数据帧 比特流
13
负责通过物理层在两台计算机之间无差错地传输数据帧; 允许网络层通过网络连接进行虚拟无差错地传输; 实现点对点的连接。
14
负责寻址,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选择合适的路径并转发数据包; 能协调发送、传输及接收设备的能力不平衡。
15
保证不同子网的设备间数据包可靠、顺序、无错传输; 实现端到端的连接; 将收到的乱序数据包重新排序,并验证所有的分组是否 都已收到。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2
物理层 1
传输层首部
计算机2
AP2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H4 H5 H6 H7 应用程序数据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 路层
1 物理层
28
计算机 1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传输层 4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2
物理层 1
计算机2
AP2
应用层首部 H7 应用程序数据
7
6
5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 路层
1 物理层
25
计算机 1
AP1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网络层 3
数据链 路层
2
物理层 1
表示层首部
计算机2
AP2 7
H6 H7 应用程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