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压中心的影响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高、低气压中心的实际分布也在变化。
(3)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①大气活动中心及其随季节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②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异常: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1.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亚洲出现了典型的季风环流,具体如下图所示: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2016·温州适应性考试)读“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图”,完成1~3题。
1.该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 A .1、2月 B .5、6月 C .7、8月D .10、11月2.在这种气压分布状况下,A 地盛行(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D .西北风3.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 ) A .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 B .大气环流的多样性 C .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D .局部因素制约大气环流 答案 1.A 2.D 3.C解析 第1题,陆地上为高压,可以判断出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第2题,A 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方向,在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第3题,图中海洋、陆地上气压的差异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下图中与季风A 形成无关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地球自转偏向力D.东北信风带答案 D解析夏季,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加上印度低压的影响,形成A处的西南季风,此季风与东北信风无关。
5.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A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答案(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2)冬季大陆气温低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两个条件:一是“1月份”代表的是北半球的冬季;另一个是图中A在亚洲,B在北太平洋,确定A、B两点的海陆位置。
1月份,亚欧大陆上气压中心是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气压中心是阿留申低压。
1月亚洲大陆迅速降温,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强烈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图中C点位于东亚,吹西北风;图中D点位于南亚,吹东北风。
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我国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
考点二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及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1.全球的气压带2.全球的风带注:产生降水多少:西风带多雨,其余风带(信风带、极地东风带)少雨。
(2016·宁波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冬季主要盛行( )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 A .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B .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 C .最大湖泊为内陆湖 D .全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答案 1.B 2.B解析 第1题,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处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北半球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
第2题,结合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信息可知,西部沿海地区降水量大,东部降水量小,所以西部沿海地区地势高,为迎风坡,降水多;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图示湖泊为叙利亚最大湖泊阿萨德湖,由幼发拉底河入海,属于外流湖;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3.(2014·四川文综)下图中M 、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问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 、N 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答案 冬半年M 渔场和N 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 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 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解析 从M 、N 所处的位置看,M 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
考点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加试)1.热带气候类型2.亚热带气候类型3.温带气候类型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类型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影响着地面获取太阳辐射的多少,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气候不同,主要影响气温。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3)海陆位置:同纬度陆地夏季气温比海洋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
同纬度海洋冬季气温比陆地高,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4)洋流: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5)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6)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①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
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方法技巧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2014·浙江文综)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
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1题。
1.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 D解析①地虽然地处北纬29.7°,但冬冷夏凉,最高月均温低于20℃,推测可能是因为海拔高,因此可能是高原和高山气候;②地冬冷夏热,冬季气温低于0℃,全年降水较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2016·浙江4月选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中( )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B.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C.③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D.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①是热带草原气候,是由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影响而形成的;③是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影响而形成。
②和④都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②的成因是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较弱,降水较少;④的成因是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③是地中海气候,⑥是热带雨林气候,两地气候成因不同。
⑥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地处热带,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湿增温。
⑤也是热带雨林气候,但它的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而形成,通过分析正确答案为A。
3.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曲线为等压线,单位:hPa),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图中A地此时的盛行风性质及形成过程。
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①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②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澳大利亚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2)A地此时盛行西北风,气流湿润。
形成过程: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偏为西北风。
解析第(1)题,结合①②两地所处地理位置,分别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判断气候类型并分析原因。
第(2)题,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判断A地风向及其性质。
课时训练(2016·杭州四校期中)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
读图完成1~2题。
1.③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东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2.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B.上升,湿热C.上升,热干D.下沉,湿热答案 1.D 2.B答案根据图形可知,③位于北纬30度到60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而①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受热大气作上升运动从而形成多雨的气候特征。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B.盛行西风带C.东北信风带D.东南信风带4.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答案 3.B 4.B解析第3题,根据乙风带的位置可见处于北纬30度到60度之间,因此为盛行西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