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六年级下册
诗文:
1.如梦令
(宋)李清照常记溪亭
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解字:
1.如梦令:词牌名。

2.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3.鸥鹭:泛指水鸟。

、>z.、一、
说文: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

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船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诗人李清照遭受了重大变故后,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这首词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却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诗文:
2.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3.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z.、一、
说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仍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

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时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这首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之情,充分体现出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诗文:
3. 虞美人
(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字:
1.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 “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2. 了( li?o): 了结,完结。

3.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1Z.、一、
说文:
一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4. 浣溪沙
(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解字:
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2.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

3.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z.、一、
说文: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我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诗文:
5.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解字: 1.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

又名“双红豆” 。

3.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3.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4.聒(gu 0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z.、一、
说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
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词中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