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补救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的“礼运”篇中,作者借孔子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就是没有私心和阴谋诡计,抢劫偷盗与乱贼暴徒亦已灭绝,即使夜不闭户也安然无事的“大同之世”。
大同之世的基本特点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即天下乃天下人共同的天下,从而区别于以世袭制度、“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等为特色的“天下为家”,即某个人及其家族将天下据为已有的时代。
公天下代表了儒家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
儒家力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境,其根本目标就是希望成就一个道德理想国——大同之世。
儒士集团天下为公的取向不仅是早期儒家就已揭明的理想,而且是后世儒者进行社会批判不得不遵循的基本点。
黄宗羲正是在与天下为公的理想之世的比较中,对世袭社会中仅仅立足于自己一家一姓之私利的君主予以了无情的鞭笞。
朱熹也据此对家天下时代做出了批评性反省,他批评唐太宗“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而且认为相比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世袭社会“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尽管其言论并未直接包含社会批判的内容,但是我们从张载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中,依然不难看出一个真正的儒者超越一家一姓的家天下,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与气度。
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传统社会帝王家族的根本追求则是“天下为家”,即以维护一家一姓对天下权力、财富乃至民众的独占和维护一家一姓“永久”的世袭为根本目标。
这就不能不与儒士集团的理想追求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而由于儒士集团虽以“道”的化身自任,但却无位、无势,在实际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根本不是有位、有势的帝王家族及其所代表的权势集团的对手,其“以道抗势”的行为除了在有限的范围内与程度上纾缓家族专制的暴虐之外,根本不可能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真正发挥儒者所自我期许的影响和作用。
这就不仅使得儒家在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存在境遇,而且不能不限制儒家思想作用的发挥。
我们说,儒学不仅不是能够为所谓“封建社会”所完全封限的,而且其终极的价值追求包含了对“家天下”鲜明的批判意识。
因而,儒学不仅不应当随着“家天下”的逝去而消失,而且“家天下”的被推翻恰恰是为儒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正是一个以“天下为公”为终极理想的社会。
共产主义与中国古代的大同之世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同,但归根结底它们在强调人自我做主而不皈依于外在的上帝、主张在人间建立理想的社会形态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之城、体现天下一家的追求等根本的理论关节点上则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契合性。
(摘编自李翔海《公天下与家天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的作者在“礼运”篇中的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特点的大同之世主张是通过孔子之口描绘出来的。
B.公天下与家天下不同,前者认为天下是天下人共同的天下,后者则主张把天下当作个人或家族的私有财产。
C.虽然朱熹根据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对家天下时代做出了批评性反省,但他的言论却都是间接性的社会批判。
D.传统社会帝王家族的根本追求与儒士集团的不一样,两者经常发生冲突,儒士集团虽无权势,但因人数众多,始终不落下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黄宗羲将天下为公的理想之世与世袭社会的家天下进行对比,提出了以天下为公的取向作为社会评判标准的观点。
B.真正的儒者是拥有超越家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与气度的,这从张载的“横渠四句”中可以看出。
C.儒士集团“以道抗势”的行为虽然不能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真正发挥所期许的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D.儒学在“封建社会”中是不能被完全封限的,在家天下逝去的当今社会,更有条件为它发挥作用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是实现公天下,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境,采取的途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B.那些不认同家天下观点的后世儒者,对仅仅立足于白己一家一姓之私利的君主进行社会批判时,都会遵循儒家天下为公的理想。
C.儒士集团无位、无势和以“道”的化身自任相矛盾,这一根本原因使儒家在传统社会中处于尴尬境遇,也限制了儒家思想作用的发挥。
D.共产主义与中国古代的大同之世都主张人自我做主,在人间建立理想的社会形态;这就使得两者之间在某些理论上表现出相当的契合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世充,字行满。
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徒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梁为庶妻。
颓褥子收从之,冒梁姓,仕隋。
生世充,以荫为左诩卫。
大业初,世充出为江都赞治,迁郡承。
杨玄感反,吴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江南应之,兵十余万。
一世充以偏将募江都万人,频击破之。
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推与士卒,故人争为效。
大业十年,齐贼孟让转寇诸郡。
至吁胎,世充拒之,保都梁山,列五壁不战,赢兵以示弱。
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妥知兵?吾今生缚毛,鼓行下江都矣!”时百姓皆入保,野无所掠,让又苦五壁闭道不得南,即分兵围之。
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_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
世充知喊懈,夜夷灶撤幕,毁垣,奋击,大破之,让以数十骑去。
李密逼东都,诏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
大小百余战,无大胜负。
诏即拜右=}3卫将军,趣破贼,世充大败,越王杨侗以书慰勉,赐金帛安之。
会江都拭逆,群巨奉杨伺为帝,以世充为吏部尚书。
侗听内史令元文都、卢楚等谋,以重官界李密,趣兵北讨。
密战胜来告,众大悦,世充独谓其下曰:“文都等刀笔才,必为密禽。
且我军与贼战,多杀其父子兄弟,一旦为之下,一吾属无类矣!”文都等闻,大惧。
后侗欲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世充不许,曰:“尝与公等约,左右仆射、尚书令、御史大夫,留待勋旧。
今各欲得,则流竞开矣,何以共守?”文都憾焉,潜与楚谋。
因世充入殿伏甲杀毛。
纳言段达驰告世充,世充夜以兵袭含嘉门,围宫城。
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遣将费耀、田阁拒战太阳门.眼败,世充入之,无逸以单骑遁,收楚杀之。
时紫微宫尚闭,世充扣门,给侗曰:“元文都等欲执陛下降李密,臣不反,诛反者耳。
”段达执文都送世充,杀之。
世充悉遣腹心代卫士,然后入谢曰:“文都、楚无状,规相屠戮,臣急为此,非敢它。
”侗与之盟,进拜尚书左仆射。
(选自《唐书·卷八十五。
列传第十》,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_.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B.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L.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I).世充数战/阳不利/走壁/让益骄数日/稍分其下/南略/裁留兵足围壁/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
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B.迁.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降职称“左迁”。
C.大业,年号名。
古代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
后世即以年一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太宗皇帝。
D.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吏部的最高长官。
吏部掌管对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工世充能笼络士卒。
参与平定杨玄一感之乱.他功归部下。
战利品一概赏给士兵,深受拥戴。
B.工世充有军事才能。
叮胎之战,以弱胜强;洛口之战,前后百余次与敌对峙,屡占上风。
C.王世充有理性判断。
李密战胜而归,众人皆喜,而世充却认为李密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
D.工世充果断而谨慎。
他夜围宫城,消灭政敌,又能审时度势采取种种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让笑曰:“世充文法吏,安知兵?吾今生缚之,鼓行下江都矣!"(5分)(2)文都憾焉,潜与楚谋,因世充人殿伏甲杀之。
(5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丁未①冬过吴松作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②黄昏雨。
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吴松:即今吴江市。
②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③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
④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身处晚唐末世,举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
8.上阕写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5分)9.词的结尾“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着一“舞”字,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10.(1(2(3(4”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体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豪迈情怀。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将军骼刘建超将军参军时,还不满14岁。
团长摸摸将军大大的脑瓜壳,又捏捏他细瘦的胳膊,说,还没有三八大盖高呢,去卫生队吧。
他撅着嘴说,我要上前线杀鬼子,为我爹娘报仇。
团长说,救治伤员也是为了打鬼子。
去,执行命令。
将军被送到了卫生队,队长拍拍将军的肩膀,去吧,帮护士洗绷带。
将军涨红了脸,我要杀鬼子,我不洗破布。
队长瞪着眼,还反了你了,洗不好绷带,你就给我滚蛋。
将军跟在护士后面,到河边浣洗绷带。
看着清清河水被绷带染红,将军想起了爹娘倒在鬼子的刺刀下,鲜血染红了全身。
将军就坐在河边哭,嘴里不住地嘟囔着,我要杀鬼子,我要报仇。
卫生队组织拔河比赛,将军兴奋地找这个寻那个,没有一个队要他。
队长拍着他的肩膀,去,到护士队。
将军和女护士组成了一个队,尽管他憋红了脸用足了劲,护士队还是一输再输垫底,听着大家起哄,他气得掉眼泪。
有一场硬仗就要打响,卫生队加紧培训准备,将军满脑子想的都是杀鬼子报仇,队长讲的战地抢救包扎知识他根本听不进去。
反围剿战斗打得艰苦,将军的团担负着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任务,刚在救护队学习了几天的将军也跟着上了战场。
敌机狂轰滥炸,炮声震耳欲聋,每打退敌人的一次攻击,部队就有伤亡。
山头被削矮了几尺,阵地被硝烟战火啃得寸草不生,部队伤亡惨重。
鬼子又一波炮弹狂虐,炮弹炸中了指挥部,弹片划伤了团长的肚子,肠子流出体外,鲜血染红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