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能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6分)1、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从斜面底部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A、沿着AB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B、沿着AC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C、沿着AD用的拉力最小,做功也最小;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2.下列几个物体做功的情况,其中错误的是()A.叉车举起货物,叉车做了功 B.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燃烧的气体做了功C.人推箱子,使箱子在水平方向移动,人做了功 D.吊车将吊着的物体水平匀速移动,吊车对物体做了功3.某人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100 N重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前进5 m,则()A.拉力对物体做功是50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B.拉力对物体做功是250 J,重力对物体做功是500 J C.拉力对物体做功是25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D.拉力对物体做功是750 J,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4.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A.冰球在水平的冰面上滚动B.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C.跳水运动员下落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停在空中静止不动5.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据 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 P=W/t可知,机器做功时间越长,其功率就越小 C.机器功率大,则做功快,做功一定多 D.机器功率小,则做功慢,做功可能多6.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山,登到山顶时,小明用40 min,爸爸用45 min,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1.5倍,则小明与爸爸的登山功率之比为()A.3∶4 B.4∶3 C.16∶27 D.27∶167.到同样的楼层,跑步上去比慢走上去要累得多,这是因为()A.跑步做的功多B.跑步效率高C.跑步的功率大D.跑步要费力8.要提高某一机械的效率,可取的途径是()A.增加机械做功的时间 B.减少机械做功的时间C.增加机械的功率 D.尽量采取措施减小额外功跟总功的比值9.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 )A.被压瘪的皮球 B.正在上升的气球C.被举着的杠铃 D.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10.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脚踏板,这是为了()A.增大惯性 B.增大上坡的推力 C.增大动能 D.增大势能11.小孩在荡秋千游戏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正确的是()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12.掷铅球时,铅球以一定的仰角斜向上投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在铅球投射出到落地前的飞行过程中()A.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 B.动能不断减少,重力势能不断增加 C.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13.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A.两汽车具有的动能一定相同 B.两汽车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同C.甲汽车的动能一定不会小于乙汽车的动能 D.两汽车可能具有相同的机械能4、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
下列关于其机械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B、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少,机械能增大14、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其原因是()A、总功大于有用功;B、有用功大于额外功;C、有用功大于总功;D、有用功可以等于总功15、教学大楼每层楼高3m,小明提着一重50N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4m进入教室,从一楼到教室过程中小明对箱子做的总功为()A、0J;B、300J;C、450J;D、500J16、某举重运动员把重1176N的杠铃在2秒内举高2m后,在空中停留10秒,那么在后10秒的功率是()A、235.2W;B、1176W;C、0W;D、116.7W17、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下列正确的是()A、势能减少,动能增大;B、势能增大,动能减少;C、势能不变,动能不变;D、势能增大,动能不变18、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
则在两次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做的总功相等;B、机械效率相等;C、做的额外功相等;D、做功的功率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3分.)19.以同样速度行驶大卡车和小轿车,_________动能大,故在同样道路上,不同车型限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要______(填"大"或"小")20、发条拧的越紧的钟表,走的时间越_______,这是因为发条越紧_______能越大.21、小明提着一袋水果沿水平路面行走,从力学角度讲人向上的提力并没有对物体做功,因为_______________。
起重机挂钩把500 N的物体提高6 m,再水平移动4 m,则挂钩向上的提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_J。
22.某同学用10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500 N的车沿水平道路在1 min内匀速前进120 m,则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
23、质量为40 kg的某同学,在体育课上用12 s的时间匀速爬到了一个竖直长杆的3 m 处,则在这段时间内该同学做的功为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W。
(g=10 N/kg)24、甲乙两台机器,它们的功率分别为50瓦和10瓦,在相同的时间里,甲做的功____ 乙做的功,完成相同的功,甲用的时间 ____乙用的时间。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一辆汽车在斜坡上匀速向上行驶,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动能__ ___,势能_ 。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26、下列物体中,只具有动能:,只具有势能的是:,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A、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B、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C、高空匀速成飞行的飞机D、停在站台上的火车E、被推开的弹簧门F、流动的河水27、起重机在匀速吊升物体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8、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路面,在此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将,这是因为。
29.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将“嫦娥一号”卫星平地托起,直冲云天。
在刚离地上升的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的动能,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计20分.)30.如图所示是“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所用的钩码每个重1 N , 则: (1)实验时应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若在上升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2 N ,钩码上升的距离是0.2 m ,那么拉力移动的距离是_____ m ,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 J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3)写出一条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措施: 。
31.如图,滚摆在运动过程中,滚摆上升高度一次比一次 (选填“低”或 “高”),这是因为 。
若把悬挂滚摆的细线换成有弹性 的钢丝,同样做实验,滚摆上升高度会比原来高还是低呢? ,其理 由是: 。
3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斜面倾 斜程度 物体重 量G /N 斜面高 度h /m 沿斜面 拉力F /N 斜面长 S /m 有用功 W 有/J 总功 W 总/J 斜面的机 械效率η 1 较缓 5 0.1 1.5 1 0.5 1.5 33.3% 2 较陡 5 0.2 2 1 1 2 50% 3 较陡 10 0.2 4 1 2 4 50% 4最陡50.32.41(1)根据表格中数据,第四次(最陡)实验的有用功是______J ,总功是 J ,机械效率是______;(2)分析数据可知,斜面越陡,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3)分析实验数据还可知道,斜面越陡越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4)分析实验数据还可知道,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_______ (填“有关”或“无关”) (5)第一次实验中,若拉力作用时间是5s ,则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
33、如图所示,将A 、B 、C 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 、hB 、hC 高处滚下(mA =mB <mC )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此实验是研究影响_______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要选择__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
(4)从图中可以看出,A 、B 、C 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球的动能最大。
四、简答(3分)34. 如图是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坡度。
请你用从能的角度说明这种设计的好处。
五、综合能力题35.(4分) 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在15s 内把质量1.5t 的钢材匀速提升到3m 高的地方,求:(1)钢材的重力是多少(g 取10N/kg )? (2)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是多少? (3)起重机对钢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6、(6分)一辆载重卡车连同货物一起的总质量m=4.5×103kg ,在F=4.0×103N 的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lmin 内行驶了900 m 取g=10 N/kg ,求:(1)卡车连同货物受到重力的大小; (2)卡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3)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7、(8分)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 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 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
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总功;(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4)工人做功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