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制指南(试行)

编制指南(试行)

附件2河南省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指南。

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运行期间尾矿库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规定了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尾矿库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法。

非运行期间尾矿库、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指南开展。

本指南不适用于贮存放射性尾矿、伴有放射性尾矿的尾矿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依据本指南主要根据以下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7)《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8)《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9)《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0)《河南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3 预案定位尾矿库应急预案是尾矿库企业专项预案,在尾矿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预案的整体框架下编制、发布、实施。

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1)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

(2)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3)环境风险:是指尾矿库在运行期间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4)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5)环境风险评估:是指根据尾矿库的环境风险特点,划分尾矿库环境风险等级,识别尾矿库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环境风险分析,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策建议的过程。

(6)环境安全隐患:是指在尾矿库运行期间,因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等的规定,或者可发展为不符合相关规定,而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缺陷。

分为一般环境安全隐患和重大环境安全隐患。

(7)重点环境监管尾矿库:是指通过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的环境风险预判别环节,识别出的环境风险大、需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重点监管、督促尾矿库企业深入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等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尾矿库。

5 编制程序尾矿库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准备、编制、评审培训演练、签署发布等4个阶段。

5.1准备阶段5.1.1成立编制组根据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情况,尾矿库企业针对尾矿库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结合企业各部门相关职责,成立预案编制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编制任务和职责分工,必要时对预案编制人员进行培训。

通常情况下,预案编制组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涉及部门工作人员、重点岗位操作人员、尾矿库领域和环境应急管理方面专家等。

5.1.2开展尾矿库应急资源调查根据尾矿库现状及其特征污染物情况,尾矿库企业全面调查内部现有的、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资源,主要包括: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环境应急监测仪器和能力、应急场所、应急救援力量等有关情况;同时,调查区域内企业签订互救协议的或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参照下表)。

企业应急资源调查一览表5.1.3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按照《河南省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分析评估尾矿库环境风险,划定环境风险等级,编制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5.2预案编写5.2.1总体要求涉尾矿库企业均需结合应急资源调查结果、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等情况,按照有关要求编制尾矿库应急预案。

可以自行编制或者委托专业技术机构编制尾矿库应急预案。

5.2.2组织编制在对应急资源调查结果、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编制顺序,制定预案大纲,开展编制工作。

预案编制顺序如下:(1)确定预案编制的目标和工作原则;(2)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分析的导致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原因,设定预警条件和预警分级;(3)分情景确定现场处置方案;(4)确定信息报告以及通报的程序和内容;(5)确定环境应急监测方案;(6)编写预案体系说明、应急终止、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内容;(7)确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5.3预案评审、培训和演练5.3.1预案评审尾矿库应急预案编写完成后,尾矿库企业负责组织对预案进行评审,评审人员包括预案涉及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代表、可能受影响的企事业单位代表、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具有相关领域经验的专家、公众代表等。

重点对预案的合法性、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内容格式的规范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应急响应程序的合理性、应急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及与其他相关预案的衔接性(简称“预案八要素” )等方面进行审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形成书面评审意见。

预案编制组根据评审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5.3.2预案培训和演练尾矿库企业在尾矿库应急预案签署发布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预案内容,并采取桌面推演或者实战演练等方式进行演练,重点对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检验。

演练结束后,认真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对预案进一步修改完善。

尾矿库应急预案签署发布后,每年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预案进行培训,并开展不少于1次的演练。

5.4预案签署发布尾矿库应急预案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后,发布实施。

6 预案内容主要包括:总则、应急组织与指挥、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终止、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附则、附件等。

6.1总则主要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预案体系说明等。

6.1.1编制目的简述编制目的,一般为完善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健全环境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

6.1.2编制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及标准等。

6.1.3适用范围尾矿库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响应、信息报告、应急监测和应急终止等工作。

6.1.4工作原则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快速响应、科学处置、保障环境安全等。

6.1.5预案体系说明预案体系说明主要是介绍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与企业内、外部其他应急预案的关系,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并绘制预案体系图。

6.2应急组织与指挥6.2.1应急组织机构尾矿库企业根据尾矿库环境应急工作特点,建立尾矿库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负责人、组成成员和工作职责等。

通常应急组织机构设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组、环境应急监测组、应急专家组、应急保障组和善后处理组等。

6.2.2主要职责指挥部主要负责领导、指挥、协调、部署、安排整个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②组织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决定启动、终止应急预案,对应急救援提出指导性意见;③全权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并根据事故类型、响应级别,对应急措施、救援方案进行决策,负责发布各级预警对应的应急指令;④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的要求,及时向上级单位、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报告事件信息,并向周边居民和企业进行通报;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等;⑤负责应急防范设施(设备)(如环境应急池、堵漏器材、应急监测仪器、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絮凝剂、活性炭和石灰等)的储备;⑥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⑦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⑧组织和督促应急预案的修订、培训、演练。

列表明确应急指挥机构人员构成及职责,根据实际情况可增设其他应急工作小组(参照下表)。

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及成员名单6.3预警6.3.1预警监测尾矿库企业要建立预警监测制度并制定预警监测工作方案。

预警监测工作方案包括对关键环节的现场检查和重点点位的环境监测,主要明确预警监测点位布设、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监测方法、预警信息核实方法以及相关工作责任人等内容(参照下表)。

尾矿库预警监测制度及工作方案6.3.2预警条件及分级根据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危险因素类型和自身的应急能力等,结合尾矿库规模、地形地貌、周边环境敏感点状况等,明确预警条件、预警等级、发布程序、发布内容、发布人以及预警级别调整的条件、程序和权限等。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由低到高一般可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可参考以下条件进行预警分级:(1)蓝色预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发布蓝色预警:①发现一般环境安全隐患;②环保设施出现故障,能够迅速修复,且未导致废水外排;③事故池水位(水量)超过总容积1/2,但未溢出;④输送管线少量泄漏,能够及时处理;(2)黄色预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发布黄色预警:①发现较大环境安全隐患;②环保设施出现故障,能够迅速修复,但导致废水少量外排;③事故池少量溢出;④输送管线损坏,导致废水少量外排,需停产维修;⑤特征污染物浓度超标倍数小于3倍;⑥尾矿库当班人员可有效处置的其他情况。

(3)橙色预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发布橙色预警:①发现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②环保设施出现故障,导致废水大量外排的;③事故池废水大量溢出,能够及时处理的;④输送管线压力参数异常,且泄漏点位于河床、村庄、农田、河滩等敏感部位⑤尾矿库坝体出现裂缝、鼓包、管涌,未导致尾矿浆外排;⑥特征污染物浓度超标倍数大于3倍小于10倍;⑦气象、国土部门发布极端天气预警的;⑧尾矿库当班人员需上报公司协调处置的其他情况。

(4)红色预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发布红色预警:①事故池废水大量溢出,企业自身不能够有效处置的;②尾矿库坝体出现管涌、裂缝、排水设施堵塞或损坏等导致尾矿浆外排,甚至漫坝、溃坝;③特征污染物浓度超标倍数大于10倍以上。

④涉及重金属和类金属污染的;⑤企业自身不能有效处置,需请求外部力量协助处置的其他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