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_共10篇 范文一:安全用电小常识安全用电小常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中用电的地方已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在生产、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常识,下面就从企业和家庭两方面来介绍如何安全用电。 一、企业如何安全用电 1.对于工厂而言,要想保证用电安全,就务必要对一些移动式用电设备如坐地扇、手电钻等,安装和使用漏电保护开关,以便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从而恢复发电。此外,工厂内的电线不能随意拉接,以免触电。 2.要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即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大小要与用电容量相匹配,这样可以避免触电或者电气火灾,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丝绝对不能被铜线、铝线等代替。 3.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线紧密连接,一旦电缆或电线的有驳口或破损,必须立即用电工胶布包好。此外,电气设备的日常安装、维修工作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4.若电器通电后冒烟,并发出烧焦气味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此外,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插座、用电器具等。对火炉等电热器具要安放恰当,不能直接放在木板上或靠近易燃物品,使用完没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电热器具,切记随手关电源。 5.若有人触电,必须在第一时间拉开电源开关或用干木棍挑开电线,然后用人工呼吸等一些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抢救。 二、家庭如何安全用电 1.对入户电源线而言,一方面禁止超负荷使用,要及时更换旧的电源线;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入户电源的总保险和分保险,以便保护家用电器。 2.对临时电源而言,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连接电源,并用胶布包好电源接线头。金赢网作为全球首家重工业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优质便利的交易平台,用户可以放心选购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此外,临时电源线与高压输电线路距离较近时,要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即10KV及以下是0.7米,35KV是1米,110KV是1.5米,220KV是3米,500KV是5米。 3.禁止从公用线路上私自接线。线路接头应保持接触良好,安全可靠。 4.进行房间装修时,要使用专用的阻燃护套罩住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此外,要先戴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电钻等电动工具操作。 5.家用电器的接线必须要正确,使用时,既要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又要在室内设置公用地线。此外,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应当在家用电器内部安装漏电保护器。若发现家用电器着火,应在切断电源后再救火。 6.不能用湿手触碰或用湿抹布擦拭带电的家用电器,应在切断电源后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电器进行修理。 7.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电热器件应当远离煤气罐及其它易燃品,用完后立即切断电源。 8.禁止在高低压线下进行打井、竖天线、钓鱼等行为。若发现有电线脱落,应与电线断落点保持安全距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9.雷雨天禁止用手触摸树木、电杆及电线,不能在树下躲雨,也不能在电线杆上栓牲口,以免触电。若遇到有人触电,应用干木棒或其它绝缘物挑开电源线。 10.家用电淋浴器在洗澡时要断开电源,并要做好防止突然带电的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家庭应当学习并正确使用上述安全用电小常识,这样才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范文二: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 ◆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请有证电工根据有关电气装置规程来做,并根据电气设备容量选择相应的导线安全截流面。如让一些不懂行的人去做,或乱拉乱接电线,就会产生许多不安全的因素。电线乱拉乱接而造成的事故,在触电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正在装修的新房,如果将塑料绝缘导线直接埋入墙内会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性。直接埋在墙内的电线已“死”在墙内,抽不出,拔不动,一旦某段线路自然损坏后需要调换,只能凿开墙面,重新布线。调线时,中间又不能接头,因为接头埋在墙内,随着时 间的推移,接头处的绝缘胶布会老化而导致漏电。 ◆电冰箱、彩电不能用同一插座。多用电源插孔多,使用方便、经济,许多家庭都喜欢用它。许多家庭用电冰箱、彩电插在一个多用插座上,这样做有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危害。 因为电冰箱和彩电的启动电流都很大,电冰箱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3倍,彩电的启动电流达额定电流的5倍。如电冰箱、彩电同时启动,插座接点、引线均难以承受,就会互相影响,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同时,对彩电来说,在电冰箱启动和运转时会产生电磁波,也因电冰箱、电视相距甚近而受到干扰,使彩电图像不稳,出现噪音等。所以,为避免以上弊端发生,避免互相干扰,电冰箱和彩电的电源插头不要插在同一多用插座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与家庭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发生各种用电事故。因此,在家庭生活用电中,需要注意十忌: 1.家用电能表的保险丝选用要合理,切忌用铜丝、铝丝或铁丝代替。 2.台扇、落地扇以及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要用安装了接地保护线的三眼插头,切忌用两眼插头。 3.调换或擦洗灯泡、灯管,切忌用湿手,湿布。 4.电线破损,切忌用伤湿膏包护。 5.修理电器时要切断电源,切忌带电作业。 6.检修或调换灯头,即使开关断开,也切忌用手触及。 7.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应先插电源插头,后合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开关,后拔插头,切忌操作不当。 8.电灯应固定位置、安装,切忌把灯头线接得过长,当作行灯来回移动使用。 9.如遇电器发生火灾,要先切断电源来抢救,切忌直接用水扑灭。 10.发现有人触电,要赶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
什么叫最小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击致死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通过人体数十毫安以上的工频交流电流,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但是,由于 心室颤动的出现比呼吸中止早得多,因此,引起心室颤动是主要的。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只有20~25毫安,一般不能直接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但如时间较长,仍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这时,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主要是由呼吸中止导致肌体缺氧引起的。但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数安时,由于刺激强烈,也可能先使呼吸中止。数安的电流通过人体,还可能导致严重烧伤甚至死亡。在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是最小致命电流。 室颤电流即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电流。室颤电流除决定于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途径、电流种类等电气参数外,还决定于机体组织、心脏功能等人体生理特征。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实验和统计资料表明,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室颤电流大大下降。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室颤电流为50毫安左右;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搏动周期时,室颤电流为数百毫安;当电流持续时间在0.1秒以下时,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500毫安以上乃至数安的电流才可能引起心室颤动;在同样电流下,如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有人触电时,用什么方法使他脱离开电线? 有人碰上了电线,必须想办法使触电者离开带电的物体,不然,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长,危险就愈大。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第一件事就要以最迅速、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断开电源。在用电中,如果触电者触电的场所离控制电源开 关、保险盒或插销较近时,最简单的办法是断开电源,拉开保险盒或拔掉插销,这时电源就不能再继续通过触电者的身体。如果触电者触电的场所离电源开关很远,不能很快的拉开电源开关时,可以用不传电的东西,如干燥的木棒、竹竿、衣服、绝缘绳索等(千万不能用导电物品),把触电者所碰到电线挑开,或者把触电者拉开,使他隔离电源。如果当时除了用手把触电者从电源上拉下来以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救护人最好成绩能戴上胶片手套,如果没有胶片手套,可以把干燥的围巾或呢制便帽套在手上,或给触电者身上披上胶片布,以及其它不导电的干燥布衣服等,再去抢救。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救护人可以穿上胶片鞋 站在干燥的木板或不导电的垫子上,或衣服堆上进行抢救。抢救时只能用一只手去拉触电者,另一手决不能碰到其它导电的物体,以免发生危险。如果在抢救过程中,只能用切断电线的办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更应特别小心。这时可以用干燥木柄的斧头或装有绝缘柄的钳子,把带电导线砍断或剪断。切断电源时,应该把触电回路的导线全部切断。但是,必须一根一根地砍断或剪断,不能几根导线一起割断,不然会引起相间短路,发生其它事故。
范文三:用电安全常识电气危害 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如短路、过电压、绝缘老化等;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如触电、电气火灾、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另外,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很大。 一、触电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它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1、电伤-非致命的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电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1)电弧烧伤 电弧的高温或电流产生的热量所引起的皮内深度烧伤,可以造成残废或死亡。严重的电弧烧伤大多发生在高压设备上,以及由带负载拉刀闸,短路而产生的强烈电弧所致 2)电烙伤 当人体与带电体良好接触时,会使人体皮肤变硬,形成黄色或灰色肿块。电烙伤在低压触电时常见 3)金属溅伤 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人体表皮所造成的损伤 2、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