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答案:A解析: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系统的所有资源且尽可能地让它们并行操作。
3.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A.网络操作系统B.分布式操作系统C.分时操作系统D.实时操作系统答案:C解析: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多个用户分时地使用同一个计算机,那么这样的系统就称为分时系统。
由此可知本题选C。
4.可以使系统并行操作更有效的是()A.采用进程B.采用线程C.采用分页存贮D.采用批处理答案:B解析:采用线程提高系统的并行性比采用进程实现并行性更有效。
5.在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答案:D解析: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概念;而程序和数据集合是进程存在的物质基础,即进程的实体。
6.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当分配的页面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A.减少B.增加C.无影响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答案:D解析:缺页中断的次数与分配的页面数无关,因此在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时中所产生的缺页中断的次数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7.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的是()A.连续结构B.串联结构C.索引结构D.Hash结构答案:A解析:连续结构是指一个逻辑文件的信息存放在文件存储器上的相邻物理块中,因此这种方法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
8.位示图方法用于()A.进程的调度B.盘空间的管理C.文件的共享D.进程间的通讯答案:B解析:位示图法为文件存储器存储空间建立一张位示图,用以反映整个存储空间的分配情况。
10.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B.0C. 1D.任意值答案:C解析: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为1.11.远程过程调用的优点不包含()A.格式化好B.灵活性高C.使用方便D.透明性好答案:D解析:远程过程调用的优点是格式化好、使用方便、透明性好。
12.在下列IP地址中,为B类地址的是()A.112.213.12.23B.210.123.23.12C.23.123.213.23D.156.123.32.12答案:D解析:根据IP地址的类型的格式来判断,属于B类地址的是D选项。
13.在下列关于Internet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协议B.OSI模型的下三层C.一个由许多网络组成的网络D.TCP/IP协议栈答案:C解析:Internet是全世界最大的国际互联网络。
Internet是一个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网络。
14.在TCP/IP协议簇中,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A.SNMPB.SMTPC.SPX答案:B解析:大部Internet报文传输代理都使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但是用户代理可以是别的协议。
16.为了进行进程协调,进程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通常采用进程间交换数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称为()A.进程互斥B.进程同步C.进程制约D.进程通信答案:D解析:为了进行进程协调,进程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通常采用进程间交换数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称为进程通信。
本题考查基本概念问题。
17.利用WinSock实现网络通信,每个Socket用一个三元组半相关表示一个进程,下列三元组半相关中正确的是()A.(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B.(协议,本地地址,远程地址)C.(协议,远程地址,远程端口号)D.(协议,本地端口号,远程端口号)答案:A解析:在网络上每一个Socket用一个三元组半相关表示一个进程:<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用户在使用系统调用时,不必知道系统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从而减轻了用户的编程负担,并保护了___。
答案:系统安全3.图形用户界面(GUI)的主要构件是窗口、菜单和___。
答案:对话框4.网络操作系统中有两种内核组织形式,即强内核和___。
答案:微内核5.记录式文件可分为定长记录文件和变长记录文件两种。
前者文件长度由记录长度和记录个数确定;后者的文件长度为___。
答案:各记录长度之和6.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思想是把作业地址空间和___的存储空间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答案:实际主存(或主存)7.在网络通信中send和receive原语被称为阻塞的___通信原语,也称为的通信原语。
答案:同步8.电子邮件系统由用户代理和___两个子系统组成。
答案:消息传输代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什么是线程答案:线程可定义为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进程内的一个可调度的实体)。
(1分)4.简述计算机系统中的中断类型。
(2)程序中断;(1分)(3)硬件故障中断;或称机器检验中断;(1分)(4)外中断;(1分)(5)访管中断。
(1分)6.简述管套通信的特点答案:(1)管套没有与它相连的设备文件,(1分)应用程序可以用socket()产生管套,指定所用信道类型,(1分)socket( )返回与所用信道末端相对应的文件描述符;(1分)(2)只要进程保存文件描述符,管套就一直存在;(1分)(3)既可以产生一个管套,也可以同时产生一对管套。
(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什么叫WinSock?如何用WinSock实现网络通信?答案:WinSock是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的TCP/IP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规范,即Windows API。
(2分)服务器方应用程序的工作:(共5分,每答对一小点得1分)①申请套接字,打开通信信道,通知本地主机在一个端口上接受客户机的请求。
②等待客户机请求到达指定端口。
③接收到客户机的请求后,启动一个新进程处理来自客户机的用户请求,同时释放旧进程以响应新的客户请求。
当服务完成时,关闭服务器进程。
④继续等待客户机的请求。
⑤如果服务器不想响应客户机器请求,则关闭服务器进程。
客户方应用程序的工作:(共3分,每答对一小点得1分)①申请一个套接字,打开通信信道,并将其连接到服务器机上的保留端口,该端口对应服务器的TCP/IP进程。
②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消息,等待接收应答。
③接受服务器来的应答当不再请求时关闭信道并终止客户进程。
2.假定一磁盘有200个柱面,编号为0~199,当前移臂的位置在140号柱面上,并刚刚完成了126号柱面的服务请求,如果存在以下的请求序列:88,148,90,178,95,152,102,175,130,请问:为完成上述请求,下列算法存取臂移动的总量是多少,并写出存取臂移动的顺序。
(2)最短查找时间优先(SSTF);(3)扫描(SCAN);(4)电梯调度算法。
答案:(1)总量是566,(1分)移动程序140→88→148→90→178→95→152→102→175→130;(1分)(2)总量是166,(1分)移动顺序140→148→152→130→102→95→90→88→175→178;(2分)(3)总量是170,(1分)移动顺序140→148→152→175→178→199→130→102→95→90→88;(2分)(4)总量是128,(1分)移动顺序140→148→152→175→178→130→102→95→90→88。
(1分)2006年上半年一.选择1.下面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功能的是()A.支持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B.各主机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C.提供多种网络服务D.网络资源共享2.通常在设计实时系统时应考虑的是()A.周转时间B.系统资源的利用率C.系统的高度可靠D.作业的吞吐量3.下列不属于程序中断的原因是()A.使用了非法指令B.浮点运算溢出C.地址越界D.执行访管指令4.对于以下四种服务,在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不宜放在微内核中的是()B.低级I/OC.有限的低级进程管理和调度D.文件系统服务5.进程从阻塞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A.该进程的时间用完B.等待某一事件的发生C.输入输出操作完成D.进程调度程序的调查6.在分页存储管理中,指出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对应关系的是()A.页表B.PCBC.段表D.段页表7.若采用直线存取法来读写磁盘上的物理记录时,效率最高的是()A.连续结构文件B.索引结构文件C.串联结构文件D.连接结构文件8.在线面的叙述中关于临界资源正确的表述是()A.非共享资源B.任意共享资源C.互斥共享资源D.同时共享资源9.定义工作站上的一个用户的信息集合称为()A.用户账号B.用户名C.用户记录D.用户口令10.IP地址129.4.5.10是()A.A类地址B.B类地址C.C类地址D.D类地址11.URL由3部分组成:协议、页面所在机器的DNS名字和()A.主机名B.文件名C.用户名D.服务器名12.将网络地址映射为链路层相应地址的协议是()A.DNSB.TCPC.ARPD.RARP二.填空1.多处理机系统的硬件结构可分为紧耦合多处理机系统和——多处理机系统。
2.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线程概念后,既减少了系统的时空开销又增强了系统的——。
3.微内核技术与——模式的结构是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机构的新形式。
4.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其构成的基本模式有两种:——和客户/服务器模式。
5.远程过程调用这一通信方式已在——和分布式系统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6.在各协同工作的诸进程之间存在着同步关系,但进程之间更为一般的关系却是互斥关系。
这是由于进程在运行过程中——所引起的。
三.简答题1.简述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
2.简述远程过程调用的优缺点。
3.网络系统中,共享打印机应具备哪几种功能?四.应用题放在某磁盘上的某个磁道上。
假定这个磁道被划分为8块,每块存放一个记录,安排如下所示。
现要顺序处理这些记录,如果磁盘旋转速度为16ms/1周,处理程序每读出一个记录后用4ms进行处理。
试问处理完8个记录的总时间是多少?为了缩短处理时间应进行优化分布,试问应如何安排这些记录,并计算处理的总时间。
块号 1 2 3 4 5 6 7 8记录号 A B C D E F G H2.设有三个并发进程Re、Ma、Pt,它们共享同一缓冲区。
进程Re负责从输入设备读信息,没读一个记录后,就把它存放在缓冲区中;进程Ma在缓冲区中加工读入的记录;进程Pt把加工后的记录打印输出。
读入的记录经加工输出后,缓冲区又可以放入下一个记录。
用PV操作写出它们能正确执行的并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