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教学办公室工作职责

临床教学办公室工作职责

临床教学办公室工作职责一、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负责制订、修订所属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三、负责系部每一学年专业课程的排课任务,并在每学期末将下学期教学日历及时发放到教研室、教师和所在班级及学生。

组织实施相应的理论、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

四、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师、学生实际人数,认真作好各类教材的预订、购买和分发工作,以保证教学的正常需求。

五、负责每学期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做到严格、准确、合理。

六、负责相应课程的考试、考查的组织工作。

负责试卷的审核、送印以及考场、监考人员安排和其它有关工作。

七、根据学校规定负责教学过错、教学事故的初步认定和上报工作。

八、负责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每学期末作好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上级教学主管部门。

九、负责学生重修的各项管理工作。

十、负责教学课时津贴的核算与发放。

十一、负责配合教务处进行期中教学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方面的执行情况。

十二、负责各类教学奖项和高教研究项目的申报、报奖等工作。

十三、根据教务处审定下达的建设任务和要求,负责系部专业和课程建设工作。

十四、负责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联络工作。

十五、负责教学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十六、负责医院科室及教师的教学考核工作,协助医院人事处做好教师教学职称晋升工作,协助医院做好综合目标考核。

十七、完成领导交付的其他工作。

教学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一、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和统筹办公室日常工作,拟定办公室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二、全面负责办公室人员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督促办公室各类人员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三、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协助系领导管理使用各项业务经费,负责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添置及教学津贴发放的审核,负责办公室各类经费预算工作。

四、负责对各类教学人员晋级、奖惩的考核。

五、定期检查临床教学工作,督促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六、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学办公室副主任工作职责一、协助主任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具体负责安排并落实日常教学、实习生教学。

三、协助科主任做好各类人员的考核工作。

四、协助科主任做好各类教学仪器设备的规划、购置及管理工作,做好教室的管理工作。

五、负责办公室各类教学活动、教学会议的组织、安排。

六、协助科主任做好办公室各类教学经费的核算、发放。

七、管理和使用办公室印章。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学办公室科员工作职责一、协助科室领导做好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负责办公室文件、来函的登记、存档等工作。

三、负责办公室人员的考勤工作。

四、负责办公室办公用品的领取、保管、发放工作。

五、负责办公室报刊、杂志的订购、领取发放及整理工作。

六、负责办公室各类文件材料的打印、复印工作。

七、负责办公室有关会议的记录、整理。

八、负责教师工作量、学生成绩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统计、存档工作。

九、协助科室领导做办公室的治安、保卫、卫生等管理工作。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研室工作职责一、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毕业实习大纲等。

二、负责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包括见、实习)安排,确定课程任课教师,督促教师严格按照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开展教学。

三、积极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和试题(卷)库。

设计制作教具和CAI课件等。

做好课程教材的选用工作。

四、坚持教研室集体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活动,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课程建设,全面负责课程的考试工作,积极开展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及时掌握教师的课程教学情况,及时监控课程教学质量。

六、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正确处理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关系,提高教研室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七、根据学校、院系师资建设规划,制定教研室师资培养计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注重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培养教师,形成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

八、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奖和科研奖。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

做好教学工作量统计和教学质量评定工作。

九、制订教研室学期工作计划,做好自查、总结工作。

负责教研室相关档案的收集、整理、建档和归档工作。

十、做好学校和院系安排的其他工作。

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一、全面组织领导教研室的教学、科研、行政工作。

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抓好各项教学工作,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教学活动,掌握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每学年(或学期)根据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认真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讨论研究,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定期检查,全面落实。

四、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师资水平。

五、总结、借鉴各种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做好教学质量评定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了解、把握本学科发展前沿,积极组织教研室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争取获得相应的科研、教学成果奖。

七、认真实施、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与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实施,做到定期检查、考核、总结。

八、教研室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各项工作。

教研室秘书工作职责一、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每学期及时编制出教学日历,合理安排好教学人员上课带教。

二、积极参加学院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做好详细记录,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

三、组织教研室的教研活动 (例如预试讲、集体备课等),做好详细记录。

四、组织教研室内的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和做好期末教学总结工作。

五、负责期中、期末工作总结和材料的书写上报。

六、负责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七、协助教研室主任开展教研室内的课程建设。

教辅人员工作职责一、做好教研室教学管理工作;1、能清楚地抄写教研室的有关文件资料。

2、具体负责教学讲义、考试题目、教学参考材料的打印、装订、保管、分发等工作。

3、具体负责教研室内教材、图册、参考书籍等项管理(包括做好购置或领取、登记、归类、装订、编号、出借工作)。

4、负责保管使用好教学挂图、教学幻灯片、教学投影仪、录音机等。

根据教学工作需要配合教师放映幻灯片、教学投影等项工作。

二、做好教研室行政管理工作。

1、协助教研室主任做好来访接待工作,草拟一般联系信件的复函工作。

2、做好学院有关文件的收发、归档和保管工作。

3、办公用品的预算、领取、保管及供应分发工作。

4、开展教研室活动必须上传下达通知到每个教师。

5、协助行政领导做好教研室的考勤工作。

三、做好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见习带教教师的职责一、各科选派见习带教教师时应考虑认真负责、有临床经验和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带见习。

二、见习带教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见习指导要求及学时数认真抓好见习安排(包括分散见习和集中见习),并要求科室有专人带见习。

三、见习带教教师要事先有计划,有准备的选择病历和病人,确保见习质量。

四、见习带教教师应认真负责,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考勤制度。

五、见习带教教师在带教中应认真备课,并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实习带教教师的职责一、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引导实习医生进行查房,病历讨论,讲解示范各种操作进行业务指导。

二、指导并检查实习医生的工作完成情况,了解实习医生的考勤、劳动纪律、服务态度等,不断改进临床实习工作。

三、指导教师应按实习大纲的要求加强对实习医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严格要求耐心指导。

四、指导教师在给实习医生考核评分时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五、带实习查房时应结合病例进行床边教学,为锻炼实习医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病床前应让实习医生汇报病历和病情。

六、每年临床实习教学检查中,督导组都要对实习科室临床教学及带教教师情况进行评估并征求学生意见,对学生反映带教好的,作为评选先进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的主要条件之一。

新开课教师预、试讲制度1、每学期教研室根据教学安排,制定预、试讲计划。

2、新开课教师必须通过预、试讲,方能取得上课资格。

3、教研室指派高年资教师指导新开课教师备课。

4、新教师预、试讲时,教研室正、副主任及高年资教师要认真听课,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5、做好分析评议记录。

教研室备课制度1、教研室接到教学任务后,由教研室主任根据要求,安排任课教师,并将任务下达给任课教师,督促其认真备课。

2、任课教师接到教学任务后,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有关资料,根据学生情况,拟好教案。

3、备课重点为教案内容、讲授内容提要(讲稿)、教学方法、参考资料所需教具(挂图)、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和提问的问题、布置课后作业等。

4、个人备课结束后,应将教案提交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组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研究讨论教学方法,解决疑难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5、新任课教师,由教研室指定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指导其备课,备课结束后,在教研室内部进行试讲,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

教学行政联合查房制度1、教学院长主持,临床教学办公室负责实施。

2、每学年开展教学行政联合查房2-3次。

3、参加人员:教学院长、督导、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4、形式:抽查为主,组织对口检查评比。

5、查房内容:学期教学任务落实和进展情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情况、教学查房及小讲座开展情况、教研室(组)的管理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

抽查见、实习医师病史。

科室教学病例准备,观摩实习生临床小操作。

6、反馈检查结果,进行公开评议,资料归档,并与医院临床教学基金挂钩。

期中教学检查制度1、每学期期中组织进行教学质量检查活动。

2、根据学校教务部及医学部的要求进行预查自评。

3、制订教学检查计划,召开专题教学工作会议布置落实。

4、写出自查、互查报告,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临床教学办公室。

5、学院在教研室自查、互查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查。

6、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总结反馈检查结果。

听课制度1、要求对理论课、见习带教课等教学环节进行听课检查。

2、教学院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次,教学督导、教研室正副主任及临床教学办公室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次。

3、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所填内容应确保客观翔实,听课后应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并就环境设施、教风、学风等方面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交流沟通,反馈信息。

4、听课记录本作为教学档案资料存档。

关于实施实习小讲座的若干规定临床一系[2006]第3号实习小讲座是密切结合临床,特别是学科的专业实际开展理论教学为主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着重于指导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年青医师授课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现特作如下规定。

1.实习小讲座以学生所在的实习科室为单位组织,每1~2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

2.讲课教师一般以高年住院医师以上的教师担任,讲课教师应事先作好准备,并提供相应的讲稿或较详细的书面提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