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Pentax镜头上其它一些标记的意思,也可以帮助您了解Pentax镜头的技术特点:AL (Aspherical Lens)理想的镜头所汇聚的光应该是汇聚在一个点上,然而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的。
普通球面镜头由于通过镜头中心的光线和四周的光汇聚不到一个点上,造成所谓的球差,影响成像质量。
采用非球面镜头(Aspherical Lens)可以减轻这种现象,使球差得到有效控制。
这种技术经常在广角镜头上运用.PENTAX的非球面镜片一般由热硬化树脂制成。
ED (Extra-low Dispersion)由于自然光不是由单一颜色的光组成,在玻璃中折射时由于各种光线的折射率不同,也会造成各种单色光成像不在一点上的问题。
PENTAX在一些高级的FA*镜头上采用低色散玻璃(Extra-low Dispersion),尽量减低色散的影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长焦镜头的成像质量.?IF (Inner Focus)内焦(InnerFocus)技术主要应用于中高档镜头,在对焦时只是镜头内部的一部分镜片组做整体移动,来实现对焦。
这种镜头的特点是对焦时长度不变化,速度快,前片不转,有利于装滤光镜。
同时也可以缩短最短摄影距离。
PowerZoom电动变焦(PowerZoom)是PENTAX KAF2卡口镜头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镜头内置变焦马达,可以代替手动变焦,有3种变焦速度。
虽然有些人并不看好这种变焦机制,但它确实可以比较容易地创造出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效果来,比如可以在打开快门的同时变焦,使画面产生“爆炸”的效果,或者摇拍时通过电动变焦使被追踪的主体目标尺寸保持恒定。
电动变焦的最大的缺点就是费电,如果你想用电动变焦的话,最好的办法是配个电池盒。
AF/MF全程切换用过PENTAX的FA*的摄友一定都会对其方便的AF/MF全程切换感到非常满意。
一般长焦镜头在镜身上往往有个AF/MF的转换装置,这样可以通过这个装置而不是去找机身上的AF/MF转换键去控制对焦方式。
NIKON的镜头上有一个很细的小圈,转动它可以改变对焦方式,但是遗憾的是必须先得按下圈上的那个金属小钮才能转动,而且手还要重新回到对焦环上才能进行手动对焦,这在抢拍时很费时间而且很麻烦。
PENTAX的全程切换动作全是在对焦环上,把它轻轻往回一拉,这时无论机身上设的是手动还是自动,立刻转为手动模式对焦,用完后往前一推即可以恢复原来的模式。
它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当你在手动对焦时转动对焦环超出标尺刻度的时候,对焦环与镜头内机械装置立刻脱离,不会损伤镜头的机械结构。
这种One Touch 操作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使得你可以随意的在任何时刻转换对焦模式,无须费力去找机身或镜身上的什么按钮,也不必担心会由于自己的误操作伤了自己的心肝宝贝儿。
可能是由于价格问题,这种完全为使用者考虑的机制只存在于FA*系列镜头中。
我在使用我的43/1.9时常常要提高小心,生怕手和镜头较劲时伤了这个漂亮的“千金”。
我也用过TOKINA的28-70/2.6-2.8,其切换方式与PENTAX类似,但不是全程切换,当对焦环转到一个特定的地方时才能转换。
什么是安防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
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不但极大地延长了人眼的观察距离,而且扩大了人眼的机能,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让人能够看到被监视现场的实际发生的一切情况,并通过录像机记录下来。
同时报警系统设备对非法入侵进行报警,产生的报警型号输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触发监控系统录像并记录。
安防监控系统的构成:前端部分:前端完成模拟视频的拍摄,探测器报警信号的产生,云台、防护罩的控制,报警输出等功能。
主要包括:摄像头、电动变焦镜头、室外红外对射探测器、双监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云台、防护罩、解码器、警灯、警笛等设备(设备使用情况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配置)。
摄像头通过内置CCD及辅助电路将现场情况拍摄成为模拟视频电信号,经同轴电缆传输。
电动变焦镜头将拍摄场景拉近、推远,并实现光圈、调焦等光学调整。
温、湿度传感器可探测环境内温度、湿度,从而保证内部良好的物理环境。
云台、防护罩给摄像机和镜头提供了适宜的工作环境,并可实现拍摄角度的水平和垂直调整。
解码器是云台、镜头控制的核心设备,通过它可实现使用微机接口经过软件控制镜头、云台。
传输部分:这里介绍的传输部分主要由同轴电缆组成。
传输部分要求在前端摄像机摄录的图像进行实时传输,同时要求传输具有损耗小,可靠的传输质量,图像在录像控制中心能够清晰还原显示。
控制部分:该部分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它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MPEG-1压缩、监控数据记录和检索、硬盘录像等功能。
它的核心单元是采集、压缩单元,它的通道可靠性、运算处理能力、录像检索的便利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控制部分是实现报警和录像记录进行联动的关键部分。
电视墙显示部分:该部分完成在系统显示器或监视器屏幕上的实时监视信号显示和录像内容的回放及检索。
系统支持多画面回放,所有通道同时录像,系统报警屏幕、声音提示等功能。
它既兼容了传统电视监视墙一览无余的监控功能,又大大降低了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提高了安全防卫的可靠性。
终端显示部分实际上还完成了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控制。
这种控制包括摄像机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报警通知,自动、手动设防,防盗照明控制等功能,用户的工作只需要在系统桌面点击鼠标操作即可。
防盗报警部分:在重要出入口、楼梯口安装主动式红外探头,进行布防,在监控中心值班室(监控室)安装报警主机,一旦某处有人越入,探头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主机显示报警部位,同时联动相应的探照灯和摄像机,并在主机上自动切换成报警摄像画面,报警中心监控用计算机弹出电子地图并作报警记录,提示值班人员处理,大大加强了保安力度。
报警防范系统是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将重要通道控制起来,并连接到管理中心的报警中心,当在非工作时间内有人员从非正常入口进入时,探测器会立即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管理中心,同时启动联动装置和设备,对入侵者进行警告,可以进行连续摄像及录像。
系统供电:电源的供给对于保证整个闭路监控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源受破坏即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系统的供电可以采用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两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
以上仅是一个的典型安防监控系统介绍,在实际应用中会有不同种类型的方案出现,安防监控系统方案一般会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而量身订制。
镜头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长焦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则成像越大。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2.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假设被摄物体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W.H,被摄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为L,镜头的焦距为F。
3.相对孔径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置了光圈。
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光实际有效的有效孔径为D,比d大,D与焦距f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A=D/f,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倒数来表示镜头光圈的大小。
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
所以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表示镜头越好。
4.镜头的焦距1)定焦距:焦距固定不变,可分为有光圈和无光圈两种。
有光圈:镜头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
根据环境江照的变化,应相应调节光圈的大小。
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人为手工调节光圈的,称为手动光圈。
镜头自带微型电机自动调整光圈的,称为自动光圈。
无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
主要用于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
2)变焦距:焦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被摄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
常用的变焦镜头为六倍、十售变焦。
三可变和二可变镜头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调、调聚焦、自动光圈。
5.先配镜头原则为了获得预期的摄像效果,在选配镜头时,应着重注意六个基本要素:A)被摄物体的大小B)被摄物体的细节尺寸C)物距D)焦距E)CCD摄像机靶面的尺寸F)镜头及摄像系统的分辨率自动光圈镜头的视频驱动和直流驱动的区别(发布日期:2005-12-23 10:46:12)发布单位:北京智能时代浏览人数:120标准CCD摄像机都带有驱动自动光圈镜头的接口,其中有些只提供一种驱动方式(多为视频驱动),有些则同时提供两种驱动方式(视频驱动和直流驱动)供用户选择。
这里,视频驱动(Video Drive,简称VD)方式是指摄像机将视频信号电平输出到自动光圈镜头的内部,再由其内部的驱动电路输出控制电压使镜头的光圈调整电动机转动;直流驱动(DC Drive,简称DD,)方式则是指摄像机内部增加了镜头光圈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可以直接输出直流控制电压到镜头内的光圈电动机并使其转动,这种方式有时也称直接驱动(Direct Drive)。
因此,具有直流驱动接口的摄像机的成本就稍许高一些(因为增加了一部分电路),但所选配的自动光圈镜头则因其内部不含有驱动电路而体积稍小些,价格也就低一些。
视频驱动自动光圈接口使用3个针,即电源正、视频、接地;而直流驱动自动光圈接口使用4个针,即阻尼正、阻尼负、驱动正、驱动负。
若摄像机同时具有两种光圈驱动方式,则具体将该接口定义为VD还是DD驱动方式须由另外的拨动开关来选择,或是通过OSD菜单设置。
自动光圈的工作原理实际上就是根据视频信号电平的变化输出一控制电压,去驱动镜头中控制光圈的微型电动机做正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光圈的自动调整,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保持在预先选定的标准电平上。
通常,这个标准电平定为峰值电平的70%。
上述的视频信号电平可以取为信号的平均电平或峰值电平,预选电平则由摄像机内部调整的基准电压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为使画面上的主体目标达到最佳亮度,应排除边缘图像亮度对信号电平的影响,故光圈的调整应以中心部分的图像信号电平的变化为依据。
为此,在信号选取电路中设置一个产生“窗口脉冲”的电路或“自动光圈门”电路。
其窗口的大小不超过整个显示图像面积的40%;有的窗口是矩形的,其高度为显示画面高的65%,宽度为画面宽的65%;也有的只选用画面总面积20%的椭圆形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