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使用说明书
曝气生物滤池是污水处理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同时采用强制鼓风曝气的污水处理工艺。
其工艺性能如下: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一般需对原水进行预处理,除去污水中的大量杂质和SS,以免堵塞曝气、布水系统,给系统的运行带来严重后果。
曝气生物滤池根据处理对象不同,可分为一段曝气生物滤池、二段曝气生物滤池、
三段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由滤池池体、滤料层、滤板、布水系统、布气系统(曝气系统)、反冲系统、出水系统管道可控制系统组成。
曝气生物滤池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调试处理,使滤料上固着生长具有代谢活性的微生物膜,当滤料表面挂膜后,曝气生物滤池才能投入正常运行。
一、
滤池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
在进行滤池调试前必须熟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了解各单元的作用及预期效果。
(2)
检查所有管道和阀门是否完好并符合设计要求。
(3)
进水检查:按“进水调试”要求进行,进水要缓慢进行,注意排除滤料内的空气,并注意曝气器布气是否均匀。
(4)
曝气器进水检查,检查曝气器布气是否均匀。
(5)
滤料在进水检查后,应进行连续冲洗。
清除滤料上的灰尘。
冲洗按“反冲洗”要求进行,要求冲洗到出水变清为止。
(6)
带负荷运转通用或专用设备,检查其安全运行状况。
(7)
滤池引入污水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认滤池所有阀门处于可工作状态;确认污水的负荷指标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要求。
二、
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调试
(1)
滤料挂膜
所谓挂膜就是有代谢活性的微生物在处理系统中的滤料上固着生长的过程。
对于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相近的工业废水可采用直接挂膜方式进行。
操作方法:直接挂膜法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挂膜阶段,在滤池中连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每隔半小时泵入半小时污水,滤池水流流速控制在1.5m/h以内。
在挂膜阶段需要每天对进出水的水质指标进行化验,并对滤池中的活性污泥进行镜检,直至观察到比较高级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后,表示系统运行正常。
第一阶段一般需要10—15d。
对于工业废水,为了保证挂膜顺利进行,可采用分步挂膜法。
采用培养出的活性污泥,将活性污泥和适量的工业废水放入循环池中,出水或反冲洗污泥回流入循环池,使滤料表面挂膜。
(2)第二阶段——提负荷阶段,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水质良好和出现指示性微生物的情况下,乐意进入调试的第二阶段,即提负荷阶段,在提负荷阶段采用的是逐渐增加进水量的方法。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连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连续泵入污水,使滤池水流速从1.5m/l逐渐增加到设计流速。
第二阶段需要8—10d,在两个阶段完成后,就可以完成挂膜。
操作方法:在挂膜第一阶段运行的基础上,提高进水量和处理负荷。
由于刚生长的微生物量少,抗冲击负荷能力低,水量不宜提高过快。
同时对能反映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情况的数据和指标要密切关注,若发现系统运行情况异常,应及时停止进水或减少进水量,分析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直至完成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调试。
三、
滤池的维护——反冲洗
在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随着运行的进行,滤料上生长的微生物膜渐渐增厚,微生物的厚度一般应控制在300μm--400μm,控制在生物膜新陈代谢能力最强,以保证出水水质最好。
当微生物膜增厚超过这个范围,曝气生物滤池应停止运行,进行反冲洗。
对于城市生活污水,一般情况下,运行24—48小时反冲洗一次(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周期的确定,必须根据出水水质、滤料层的水力损失,出水的浊度综合而定)。
在多格滤池并联运行的情况下,反冲洗过程是依次单格进行。
以保证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不受影响而能正常运行。
反冲洗是维持曝气生物滤池功能的关键,其基本要求是在较短的反冲洗时间内,使滤料得到适度的清洗,恢复滤料上的微生物膜的活性,并将滤料截留的悬浮物和老化的微生物膜冲洗出去。
操作方法:采用先单独用空气进行反冲洗、再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停止清洗30s后,再用水清洗的操作程序。
对曝气生物滤池,控制好气、水反冲洗强度显得尤为重要,过低达不到冲洗的目的,过高会生物膜严重脱落,并造成填料破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