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4 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说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
难点、 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 体现“数学
即生活” 的理念, 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去解决生活中的
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 学生
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可以, 但基本功不是十分扎实, 如书写水
平, 计算能力等基本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灵活解决数学问
题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学生各大题得、 失分及成因情况分析
一、 算一算, 你真棒, 四、 投篮(连一连) :
这部分主要查学生的计算掌握情况, 有一部分学生粗心大
意, 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 没能熟练掌握计算技巧,
因此没有百分百全对。
二、 填一填, 你能行:
第 1 小题, 考查了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 要求学生能按
照数的顺序填数,中下学生对相邻两数不是相差 1 的数列掌握得
不熟练, 错误率较高, 是整张试卷中失分最多的地方之一。
第 2、 3 小题考查了数的组成和比较数的大小, 这道题学
生得分率较高。 但第三小题“8 和 3 的和是( ) , 差是多少
第 2 页 共 4 页
( ) ” , 在上册还没有提到“和”和“差” 这两个概念,
学生有一定的失分率。
第 4 小题, 考察学生对“﹤ , ﹥ , ﹦ ” 的认识和使
用, 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这三个符号的使用, 得分较高。
第 5 小题( ) +5=12, 考察学生对加减法逆运算的认识和
掌握情况, 中下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较差。
第 6 小题, 出现一组数, 考察学生对位置与顺序的分辨水
平, 学生能较好地完成, 但部分学生做题不认真, 在给数字排
序的时候没有按照要求的“从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 而是“从
小到大” , 有不必要的失分。
三、 照样子写时间。
调整后的第一册数学在认识时钟上只要求学生会辨认整时和
半时, 减少了认识快几时了和几时刚过,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因此大部分学生懂得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顺利写出整时和半
时, 但有些学困生对半时的认识一知半解, 作答情况不好。
四、 把不同类的圈起来:
该题是整张考卷中失分最严重的地方, 有两个小题, 第一
小题是文具和玩具, 应将铅笔圈出来, 但学生审题不认真, 把
他们看成了交通工具和动物, 把玩具鱼错圈。 第二小题是平面
图形和几何图形, 应将平面图形三角形圈出来,但学生没有这方
面知识的认识, 平时教学也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知识, 因此, 学
生将这些图形分为有角的和没有角的, 将立体图形的球体错圈。
第 3 页 共 4 页
六、 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的学生对文字图片的认识、 阅读、 理解能力都处于
很低的水平, 以致于本题的失分率较高, 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
看清数字, 以致错误,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理解能力的差异发生
错误了 , 更有的题目题意也不是十分明确, 特别是第 5 小
题, 不知道出题人出题的意图是什么。
今后教学改进的措施与方法
1、 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读题意识, 提高学生
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
因此, 要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并不仅仅是审题时的问题,
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 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
体问题的过程中。 在面临一个问题时, 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
“要我做什么” , 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 其次要进一步帮助学
生自问“我该怎么做” , 培养良好的寻求策略的意识, 同时对
自己相关的知识进行搜检; 最后还要引导挑选“哪种方法
好” , 培养方法最优化的意识。
2、 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日常化, 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策略意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 思想、
方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 概念运
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是我们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教学中要
实现书本、 课堂与生活的沟通,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炼方法,
第 4 页 共 4 页
减少枯燥的、 为练习而练习的习题, 增加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
化,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抽象的数学知识,
而且对生活有更多更深入的数学分析和数学理解。
3、 注重口算的常规训练, 以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4、 要培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检查习惯。
5、 要做好帮差补缺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问一些适应于
后进生的问题,或者让他们在课堂板演中一显身手, 让他们主动
参与回答, 从而激起参与学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