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励志的名人小故事大全

关于励志的名人小故事大全

关于励志的名人小故事大全
1975年冬季的一天,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一所高中的操场上,一个女孩正蹲在凛冽的寒风中深思,她时而仰望天空。

时而眉头紧锁,她正在思考:我到底该怎么办呢?
是啊!她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

父亲是一个地道的“修鞋匠”,靠修鞋维持着这个风
雨飘摇的家。

16岁的她已经懂事了,看着父亲含辛茹苦地挣钱,她的心里总是涌着酸楚,于是便打算辍学挣钱养家。

她把辍学的想法告诉了父亲,没想到父亲勃然大怒,骂道:“你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难道你一辈子想做一个被人瞧不起的‘修鞋匠’吗?”她当然不想做“修鞋匠”,儿时她
告诉父亲:“我的理想是出人头地,做个大人物。

”但现在,她的理想面临着化为灰烬,
倔犟的父亲坚决不同意她辍学。

可是此后几天,虽然她还在坚持上课,但心思早已不在课堂,整日琢磨着如何挣钱。

每当听到有企业家的讲座,她就如期参加。

最近,她听说学校请来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演讲,便欣然前往。

这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高举着一张100克朗的钞票,面对会议厅里
的200个学生,首先发问:“谁要这100克朗?”话音刚落,200只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100克朗送给你们其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

请允许我做一件事。


说完,演说家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
“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样呢?”他把钞票扔在地上,又踩上一脚,并用力碾它。

尔后他拾
起钞票,钞票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演说家意味深长地说:“我已经给你们上了一
堂很有意义的课。

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
旧是100克朗。


“其实,人的理想就像这张钞票,就算遇到狂风暴雨和悬崖峭壁,也不要被逆境所击倒,因为它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演说家激情昂扬地说道。

她忽地顿悟了,我的理想又何尝不是这张被蹂躏的100克朗?尽管现在面临着人生困境,如果理想没有撤退,那么人生就不会贬值。

之后,她毅然打消了辍学的想法,省吃俭用,靠父亲资助和假期打点零工,艰难地读
完了高中,而后考入哥斯达黎加科学政治大学学习,成绩卓越。

她就是劳拉·钦奇利亚,哥斯达黎加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是世界现代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1947年,他执导的电影《开往印度的船》杀青后,出道不久的伯格曼自以为是,感觉良好,认定这
必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

他甚至狂妄地说:“不准剪掉其中任何一尺。

”并且连试映
都没举行,就匆忙地首映。

结果让他后悔莫及,拷贝出了重大事故,首映彻底失败。

伯格曼借酒浇愁,不省人事,第二天他在一幢公寓的台阶上醒来,看着报纸上的影评,痛心疾首。

就在此时,他的朋友笑容可掬地出现了,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明天照样
会有报纸。

”这是一种标准的西方式幽默。

此话给伯格曼深深安慰。

明天照样会有报纸,冷言讥语很快都会过去的,你应争取在
明天的报纸上写下最新最美的内容。

伯格曼从失败中认清了自己。

在下一部电影的制作中,他表现得十分勤勉,只要有空就去录音部门和冲印厂,学会了与录音、冲片、印片有关的
一切,还学会了摄影机与镜头的知识。

一代电影大师就这样迈上了成功之路。

画家李苦禅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画艺精湛,而且人格质朴。

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

鹰是阳刚的倾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
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

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

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苦禅心地宽厚,待人诚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有一次,李苦禅在家中正忙着作画,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来访,他赶紧放下画笔,请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俩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旧事,甚是欢娱。

末了,
老友将要起身告辞,才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今天我是来求画的,不过我看你作画
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启齿……”不待老友说完,李苦禅爽朗地笑了起来,“老兄何必这样客气呢?凭你我的交情,一幅画算得了什么?不日即可奉上,还请老兄多多
指教!”老友高兴得连声道谢,揖手而别。

可是随着李苦禅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因为事务缠身,老友所求之事
也一拖再拖。

有一天,老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泪流满面地告之其父已于目前病
故的噩耗。

李苦禅惊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托之事尚未如愿,悲伤之中又禁不住满怀
愧疚。

应人之事未了,而所应之人已去,如何能让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静之时,李苦禅在书房里神情凝重,他缓缓地铺展开一张洁白的宣纸,细细地
研好墨,然后挥毫作画,时而运笔如风,时而精雕细琢,整整画了一百枝卓尔不俗的莲花。

画罢,他又郑重地题上了老友慧鉴的跋款,并盖上了平时自己最喜爱的印章。

之后,李苦
禅携画来到后院中,满上两杯水酒,点燃一支高香,洒一杯酒在地,双手举画。

对天遥祭道:“吾友见谅,苦禅疏懒,未得一了心愿却惊闻老兄仙去,追悔莫及。

今作《百莲图》,焚之以追偿所愿,老兄在天有知,苦禅岂敢无信?”拜完后,划着火柴,将精心制作的画作,化作了一团鲜红的火焰。

李苦禅的奇怪举止惊动了他的儿子,他跑出来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李苦禅叹了口气,详述了事情的经过。

儿子听后有些不解地问:“您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给他画。


说,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画了画给他,他也无从知晓了啊?”听儿子这样说,李苦禅抬
起头,正色道:“过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应人之事,岂可食言?老友无知,而我心有知。


事后,李苦禅一再嘱咐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禅大师看来,“诚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诚”字,就是强调对
信的遵守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

这种诚信能够超越时空与生死的界限,应之于心,遵之于心,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内心的释然。

诚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地有信于人,更要有信于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