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网络通信安全初探

电力系统网络通信安全初探

电力系统网络通信安全初探
【摘要】为了满足社会供电需求,电力企业开始对电力网络投入成本建设,以此来缓解用电压力。

电力网络构建之后,企业面临的则是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这是计算机网络自身缺陷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潜在隐患。

针对这一点,文章分析了电力网络信息系统诸多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电力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先进技术、管理策略,旨在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安全;网络通信;信息系统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在各个企业中的运用更加广泛,网络信息系统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内部包含了诸多有用的企业信息、数据,对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起到了控制作用。

安全风险一直都伴随着计算机网络而存在,电力企业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须要针对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处理策略,让信息系统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1.信息系统安全指标
电力系统是我国各产业发展的供电基础,而信息系统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各项数据信息的传输工作。

为了实现电力一体化生产模式,企业开始积极引进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

最近几年的观察显示,信息系统与之前传统的经营模式相比,在运行效率、管理控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传输,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指标体系。

具体如下:
1.1人员指标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最终还是要靠技术人员操作控制,若企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则同样会引起各种安全风险。

如:计算机操作人员随意更改计算机代码,随意安装信息的操作系统,随意更新升级软件等,这些都会给网络信息系统带来不同的安全隐患,破坏网络信息的正常传输。

1.2审核指标
定期对数据信息进行审核有助于信息的安全管理,审核工作的进行需要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科学指导,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正确的决策指示。

另外,审核工作中可以及时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醒网络控制人员及时处理异常,以防给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潜在威胁。

1.3使用指标
信息必须要有使用价值,否则就没有存储到信息系统的必要。

因而,电力企业对于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的信息应先确定其可用性。

若用户有需要,则系统应提供相应的系统访问服务,以免服务功能不及时造成系统中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出现异常而影响了系统功能的发挥。

1.4存储指标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实现网络化控制是一项改革创新,而在网络系统运行期间需注重信息存储的完整性,这是很关键的安全指标。

用户要先确定信息的物理形态,如纸面、电子档等信息形式,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指标,保证每项信息都能有效
地维护存储。

1.5保密指标
电力信息系统内运用到的数据信息必须要保密,除了授权使用的人员外不得透露给其他人。

目前,电力企业对于信息的保密工作主要通过“授权、认证”的方式,经过允许的用户才有权使用信息系统。

保密指标的执行必须要确保信息不被窃取、不被损坏、不被篡改等。

2.加强科学技术使用抵制风险
网络技术是抵制安全风险形成的最佳方式,电力企业要及时更新或引进先进的系统安全技术,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网络技术是抵制安全风险形成的最佳方式,电力企业要及时更新或引进先进的系统安全技术,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2.1安全审核技术
对于系统上流通的数据信息进行审核,及时拦截存在异常的数据信息,避免这类信息给网络系统造成干扰,安全审核技术的运用也能有效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如审核技术中对网络设备日志、操作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访问日志等综合处理,及时发现异常问题且自动处理。

2.2防火墙技术
这种技术能将信任网络、非信任网络相互隔离开来,从而创建一个综合性的安全检查点,对一些异常信息流通进行过滤控制。

如:防火墙中的强制实糟能进行安全检查,避免电力企业信息遭到非法
存取或攻击。

另外,在电力系统的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控制。

2.3病毒防护技术
病毒是目前破坏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最大病害,对各类信息安全产生了很大的破坏力。

对于病毒问题的处理,电力企业要通过各种杀毒、防毒的方式加以处理,为信息系统营造稳定的运行环境。

如:
每台pc 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客户端,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

2.4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提前防范电力网信息出现异常,如被盗、丢失等,通过数据备份的方式将原资料保存下来,以保证信息处于安全状态。

电力企业可以积极创建数据备份中心,选择优越的数据恢复技术,遇到信息数据受损时可提前进行修复补充,维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5虚拟网技术
对于网络管理者来说,其掌握熟练的vlan 技术可为网络运行营造稳定的环境,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如:虚拟局域网技术下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 中,对于电力企业本身发挥着控制流量及广播风暴的效果,在方便信息系统管理的同时也维护了安全。

3.加强管理制度系统建设
安全技术仅仅是一部分,在引进网络信息系统管理之后应从多个方面维护信息安全。

企业经营者应从管理决策上创新改革,制定更加科学的安全管理策略以规划好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

日常管理中,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管理:
3.1规划管理制度
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可实现信息系统的有序操作,让每个环节都能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企业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念,制定可持续性的系统安全策略,以确保网络信息得到有效维护。

如:对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考核其专业技能;对计算机设备管理,避免出现意外故障等。

3.2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涉及到领导者、操作者。

电力企业经营者要从安全角度出发,为现有的网络信息系统制定安全管理策略,避免系统受到外在因素的破坏;而企业职员,则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在操作网络系统时坚持安全原则,把握好每一个操作步骤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3.3构建认证体系
身份认证是利用专有账户、密码等对进入信息系统者的身体进行验证,防止外来入侵者恶意攻击系统。

如:电力企业对各方的身份确认、物流控制、财务结算、实时数据交换系统中,均需要权威、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

从而控制了系统访问者的权限,防止网络受到外来袭击。

3.4加快故障处理
当网络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后,企业要尽快组织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处理,尽早解决常见故障造成的不利影响。

如:信息系统在运作时突然中断后,系统维护专家要先判断故障,对故障造成的影响及时分析,以防止入侵者非法操作引起故障。

及时处理故障,能更早地维护系统安全。

总之,今后计算机网络在电力企业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而同时网络信息系统的破坏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电力企业在引进网络信息系统时必须要注重各种风险的控制,严防企业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科]
【参考文献】
[1]周志全.基于iec61970 的地区电网高级应用软件的系统架构研究与设计[d].杭州:浙江大学,2005.
[2]周雨田,于欣,初源良.电力负荷控制实时电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电力技术,2000,(2).
[3]蒲晓羽,王林虎,许明,等.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的研究[a].2006.
[4]李再华,白晓民.大型电网运行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2006,30(10):42-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