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中级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真题试卷
2019年中级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真题试卷
46. 同步是指信号之间在频率或相位上保持某种严格的特定关系,一般数字通信网
( )。
A.只要求频率同步
B.只要求相位同歩
C.既要求频率同步,又要求相位同步
D.不要求频率、相位同步
47. 电信管理网(TMN)的基本原理之一是( )。 A. 使管理功能与电信功能融合 B. 使管理功能与电信功能分离 C. 使网络管理者可以从有限的几个管理节点管理电信网络中集中的电信设备 D. 满足网管各部分之间的分离性要求
间存在一个( )。
A.保护频段
B.保护时间
C.保护空间
D.保护编码
56. 当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称为( )。
A.频分多址方式(FDMA)
B.正交频分多址方式(OTOMA)
C.时分多址方式(TDMA)
D.码分多址方式〔CDMA)
57. 所谓分集,是指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 )互相独立(携带同一信息)的信号进行特定的处
C.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D.单工信道和双工信道
22 从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来看,( )的影响是主要的。
A.信道类型
B.信道容量
C.传输介质
D.转换器
23 在讨论噪声对于通信系统的影响时,主要是考虑( )的影响。
A.脉冲噪声
B.窄带噪声
C.宽带噪声
D.起伏噪声
24 以下关于“信源编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信源编码可以增加信源冗余度 B. 信源编码可以提高信道传输的有效性 C. 信源编码可以完成模/数(A/D)转换 D. 信源编码可以降低码元速率
内,恢复暂停的电信服务。
A.12
B.24
C.48
D.60
)小时
8. 电信网间互联的目的是实现( )。
A.业务互通
B.经济合理
C.公平公正
D.相互配合
9. 网间通信严重不畅,是指网间接通率(应答试呼比)低于(
断话、杂音等情况。
A.10%
B.20%
C.30%
D.40%
),以及用户有明显感知的时延、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
A. 第五代(5G) B. 第四代(4G) C. 第三代(3G) D. 第二代(2G)
61.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基本技术是( )技术。
A.资源共用
B.时间共用
C.频率共用
D.信道共用
62. 低轨是指卫星轨道定位在( )。 A.1500km 以上 B.1500km 以下 C.1000km 以上 D.1000km 以下
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并于( )起施行。
A.2016 年 6 月 1 日
B.2017 年 6 月 1 日
C.2018 年 6 月 1 日
D.2019 年 6 月 1 日
11 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存放程序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被称为( )。
A.图灵机 B.电子管计算机
C.集成电路计算机 D.冯•诺依曼结构
理,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技术。
A.频率特性
B.衰落特性
C.时间分布特性
D.空间分布特性
58. 在跳频扩频中,调制数据信号的( )。
A.载波频率不固定、扩频码变化
B.载波频率固定,扩频码变化
C.载波频率不固定、扩频码不变
D.载波频率固定、扩频码不变
59. 正交频分复用OFDM 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信号分割为 N 个子信号,然
25. —个频带限制在(0,fH)内的连续时间信号m(t),如果以( m(t)可以被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的抽样频率进行均匀抽样,
A.fs<2fH
B.fs≤fH
C.fH< fs<2fH
D.fs≥2fH
26. 量化是指信号在( )上的离散化。 A.时间 B.频率 C.幅值 D.相位
27. 检错重发、前向纠错、混合纠错等差错控制方式的共同点是在( )识别有无错码。
41( )接入网是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光纤和同轴电缆技术、射频技术以及高度分布式智
能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络.
A.HFC
B.HDSL
C.PON
D.WLAN
42 在OSI 模型里,以太网不包括(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MAC 子层 D.传输层
43无源光网络中,放置在用户端的是( )。A.ONU B.PON C.OLTD.WDM
2019年中级通信工程师综合能力真题试卷
(每套试卷总分 100 分,均为单选,每小题 1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1. 职业道德在形式上具有( )。 A.多样性和适用性 B.稳定性和连续性 C.专业性和具体性 D.特殊性和一般性
2. 在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的选择中,既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又有( )的自由。
12 总线是连接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一组公共信号线,是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其中,
( )于在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A.信息总线
B.数据总线
C.地址总线
D.控制总线
13在计算机系统中,浏览器属于( )。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服务程序
D.驱动程序
14 计算机内部采用( )表示信息。
63. 对于数据通信,( )。 A. 在信源和信宿中,数据以数字形式存在,在传输期间,数据可以是数字形式也可以是模拟形式 B. 在信源和信宿中,数据以模拟形式存在,在传输期间,数据时以是数字形式也可以是模拟形式 C. 在信源、信宿和传输期间,数据均以数字形式存在 D. 在信源、信宿和传输期间,数据均以模拟形式存在
D.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快速性
17. 以下关于“信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有效内容 B.信息是消息的传输载体
C.信息是消息的内涵
D.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
18 下述选项中,( )不是接收设备的功能。 A. 将接收信号放大、译码、解调 B. 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C. 对多路复用信号解除多路复用,实现正确分路 D. 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编码、调制
29. 级联码的级联方式是( )。 A.串行级联 B.并行级联 C.混合级联 D.以上都是
30.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载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只有( )变化状态。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31. 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和码分复用(CDM)等属于( )。
A.复用技术
44 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完成用户和已有电信网之间的信息传输,( )。 A.需要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 B.不需要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 C.可以替代有线接入技术 D.仅支持移动无线接入
45. 我国目前使用的标准化公共信道信令系统是( )。
A.中国 1 号信令系统
B.No.5 信令系统
C.No.6 信令系统
D.No.7 信令系统
程度( )
A.与用户运动速度成反比 B.与用户运动速度成正比
C.与信号频率成反比
D.与信号频率成正比
54. 蜂窝移动通信( )。 A.釆用大区制,可以应用频率再用技术 C.采用小区制,可以应用频率再用技术
B.采用大区制,不可以应用频率再用技术 D.釆用小区制,不可以应用频率再用技术
55. 频分双工(FDD)采用两个独立的频率信道分别向下传送和向上传送信息,在两个 双向信道之
39. 卫星通信实际上是( )的结合。 A.微波中继传输技术与卫星技术 B.地面传输技术与星技术 C.微波中继传输技术与空间技术 D.移动通信技术与空间技术
40 接入网的核心功能是指( )。 A. 将特定的 UNI 的要求适配到 CF 和 AN-SMF B. 将特定的 SNI 的要求与公共承载相适配以便CF 处理 C. 将用户或业务端口的承载要求与公共传送承载适配 D. 在 AN 的不同位置之间为传送提供通道和传输介质
C.硬件
D.分散
50. 与固定通信方式比,移动通信最大的特点是( )。 A. 允许通信终端在通信时可以移动(甚至可以快速移动) B. 接入信道资源有限 C. 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D.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要求高
51.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基本上都釆用( )方式。 A.专用网通信 B.公用网通信 C.模拟通信
48. 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的最大特点是( )。 A. 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融合 B. 不支持用户个性化定制业务 C. 可以对网络进行编程
D. 实现网络虚拟化,将传输、计算、存储等能力分离
49.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将网络功能以( )的形式运行在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之上。
A.系统
B.软件
A.主观条件
B.个人意志
C.选择行为
D.主观意志支配
3.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 )。 A.实践性、应用性 B.严谨性、准确性 C.高度的集中统性 D.“广”和“远”的特性
4. ( ),反对本位主义,是通信科技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
A.发扬民主精神 B.加强组织纪律
C.树立全程全网观念 D.从部门利益出发
D.数字通信
52. 路径传播损耗反映了( ) A. 电波传播的扩散,其损耗与收发距离及信号频率无关 B. 微观小范围(数十波长以下量级)接收电平平均值的起伏变化趋劳 C. 中等范围内(数百波长量级)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起伏变化趋号 D. 宏观大范围(千米量级)空间距离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平均值变化趋带
53.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接收用户处于高速移动中,比如车载通信时传播频率的扩散而引 起的,其扩散
5. 《电信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 )。
A.空间范围、时间范围
B.空间范围、对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