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算筹到计算器

从算筹到计算器

从算筹到计算器教学目标:1(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感受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之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和骄傲。

2(认识算筹、算盘。

3(了解算盘的结构,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算盘、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简单介绍古今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

二、认识算筹:1. 认识算筹:师:在我们中国用来帮助计算的工具,从古至今有很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去看一看~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小棒帮助计算了。

他们用小棒表示数字。

我们来看。

媒体演示:介绍用小棒表示数字的方法——横式和纵式。

2. 认识用算筹表示的数。

师:古代用小棒帮助计算,我们把小棒这个工具就作——算筹。

表示一个多位数用竖式和横式交替表示。

如452就可以这样表示。

452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横式和竖式交替使用吗,那752可以怎样表示,1845又可以怎样表示呢,3. 认识用算筹计算的过程。

师:那我们怎样利用算筹计算呢,我们来看一看。

452,752=媒体演示:二. 介绍算盘:1. 认识算盘的组成部分1) 师:到了大约一千四百年前,我国由算筹发明了算盘,算盘可以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计算。

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算盘。

出示:算盘师:这就是古代人民的一个伟大的发明——算盘。

你看到的算盘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你知道它的名称可以说出来,说不出名称的可以指出来。

在同学的汇报中介绍:筐、梁、档、上珠(顶珠)、下珠(底珠)、定位点各部分的名称。

2. 在算盘怎样表示数1) 师:用算盘记数时,拨珠都要往梁上靠,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确定某一档为个位后,从它向左各档依次表示十位、百位、千位……2) 练习(49页的练习)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全班一起讨论一个,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3) 探究8、80在算盘上有什么区别,体会它的重要性。

理解定位点与算珠共同确定算盘上的数。

4) 在算盘上拨出或画出下列各数。

231 (随答) 1056 4580 701493. 在实物算盘上算70149+23867师:在算盘上进行加法计算,也是从个位加起的。

通过使用算盘计算,体会用算盘的便利。

4、学生交流事先收集到有关算筹、算盘的信息,感受到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三. 介绍计算机:1) 教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2) 师:我们现在由了计算器,它能帮助我们快速计算。

怎样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呢,在以后的课中我们将会来学习。

四. 介绍其他的计算工具,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现代化计算工具的便捷。

五. 总结: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帮助我们计算的工具。

你能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吗,你有什么收获吗,使用计算器计算(1) 教学目标: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投影下列题目(57,26, 82,49, 12×27, 351?13, (随答)36,47, 41,18, 26×28, 544?16,师: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计算器的认识: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器方面的知识((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 4(出示思考题(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5(汇报结果(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和等号键)(板书)练习12?4 (说出过程)(3)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例如:9,3,按键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 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师: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二)计算器的应用1(出示:用计算器计算389,260(板书)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教师可继续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利用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练习:750,1473, 2983,627, 32×68,1548?43, 49×39, 17805,3976,小结:加、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 2(出示:计算68,5×25(板书)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练习:783,56×21 57,272?17 94,184×33(出示:用计算器计算3024?(167,83)三、巩固反馈1(用计算器计算(48,97 146,89 301,274 1952,764102×63 4608?36 27×39 1596?382(用计算器计算(591,243,207 52×34,625 3815?35,2732×59,1034 8004?92,76 8027,7570,843(上海体育场在足球联赛中第一轮接待了33086名观众,第二轮接待了29867名观众,第三轮接待了30421名观众,前三轮上海体育场共接待了多少名观众, 师:在体育场中观看比赛,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能设想一下未来计算器的发展趋势吗, 使用计算器计算(二)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试验本) P51~52 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

2(能够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3(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

4(会借助计算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6(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

教学难点: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一、比赛引入1( 师生比赛。

(出示P52第5题)老师用计算器计算,你们用笔计算。

我和你们比一比,谁算得最快最准。

(随答)(也许学生会说这不公平,比赛停止。

)2( 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

二、体验探究1( 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

) 2( 分组探究。

四人一组,合作完成P51题1和题2。

3( 反馈解疑。

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2587,9604”,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80738,31927”,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每次计算前要清0;不能按错键。

)你们小组还有什么疑问,4( 集体小结。

使用计算器计算一步式题时,只要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键,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1( P51题3。

用计算器计算。

(同桌核对)如果两人的计算结果不一致,你们是怎样判断谁对谁错的呢,(重新计算;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验算。

)2( P52题6。

你们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乘除法运算吗,说说操作顺序。

每人选乘法和除法式题各一道,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3( P52题5。

刚才的比赛怎样比才算公平,(都可以使用计算器)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四、综合运用1( P52题4。

(出示投影)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代表汇报,集体核对。

2( 生活中你们用一次性筷子吗,我们来算一算。

如果一人一天消耗一双一次性筷子,我们上海市以1360万人计算,一天就消耗1360万双筷子。

(1) 一年(按365天计算)消耗多少万双一次性筷子,365×1360=496400(万双)(2) 1800万双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1万棵树木,上海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需要多少万棵数木,496400?1800?276(万棵)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只是为了图方便,就毁掉大片的森林,你认为值得吗,你们还可以上网查找一次性筷子的其他危害性。

五、拓展提高用计算器计算下面每组题。

(1)1×1 (2)9999×111×11 9999×2111×111 9999×31111×1111 9999×4 (3)9?9 (4)3×4108?9 33×341107?9 333×33411106?9 3333×3334111105?9 33333×33334 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不使用计算器,你能按照发现的规律继续列算式并写出得数吗, 六、总结: 使用计算器计算(三)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试验本)P53—54 教学目标:1. 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运算。

2.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究较复杂的两步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了解计算器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运算。

教学难点: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M+和MR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领探究1. 激趣复习引入。

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又成功返回,这其中要用到大量精确的计算。

当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时,都需要用到什么,(随答)2. 复习旧知。

师:现在请大家用上节课学的知识帮神舟六号算一算。

(神舟飞船绕地球一周需要5400秒,行程43200千米,飞船每秒航行多少千米,)3. 学生独立按键计算,复习巩固旧知。

4. 新课引入,使用计算器计算(二)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使用计算器。

二、自主探究1. 出示主例题。

师: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举国欢腾,神舟六号实物巡回展览也到过上海科技馆,你们去看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上海科技馆举行神舟六号展览,数万名热情的上海市民前来参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