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科版思品八年级上册第十课一步之遥
教科版思品八年级上册第十课一步之遥
B)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5.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关于法律制裁, 你认为有道理的说法有( ) ①我国的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 犯罪的法律 ②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 ③刑事制裁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法律制裁 ④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法律制裁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共初八年级
二、犯罪必受惩罚
罪家 的和 有人 我 力民 国 武利 刑 器益 法 。、 是 惩保 治护 犯国
共初八年级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法院审理查明,被 告人陈正平,32岁,初中文化,系南京市浦口区 乌江镇商业村人,1992年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 期徒刑2年6个月。陈正平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 经营“菊红”面食店期间,为琐事与汤山镇“正 武”面食店业主陈宗武发生矛盾。陈正平见陈宗 武面食店生意兴隆,遂怀恨在心,意图报复。 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潜入“正 武”面食店,将所携带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 到该店食品原料内,造成300多人因食用有毒食 品而中毒,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 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 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
C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8.上述案例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有( ) ①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 ②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④我国刑法坚决打击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D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9.某市初中生黄某,年仅15周岁。一次无意间 进入一个黄色网站,从此便深陷其中,后来, 他渐渐觉得还不够“刺激”,最终花季少年沦 落为强暴女生的罪犯。这一惨痛教训告诉了我 们( ) ①青少年要拒绝诱惑 ②进入不良网站就会犯罪 ③不良诱惑的存在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 ④青少年要学会分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避免上当受骗。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④
共初八年级
分析以上案例,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如案例1) 一 般 违 法 行 为
行政违法行为(如案例2)
违法行为的类别
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如案例3) (犯罪) 违宪行为
共初八年级
违宪行为——违反宪法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承 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受 行政处罚(行政制裁)。 --------------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受刑罚处罚, 承担刑事责任。
点击
共初八年级
2001年3月24日中午12点半左右,金先生 不慎将装有现金及存折共计30万元的皮包落 在了西单商场四层厕所的洗手台上。10分钟 以后,他准备在商场吃饭时才发现皮包已不 在身上。他赶回四层厕所找落下的皮包,然 而皮包却已经不在了。派出所接到报案后, 从保洁员那里了解到一条重要线索,四名专 卖店导购员承认发现了皮包并瓜分了包中的 两万元现金,存折交由一个人带走。
案例3:
某私营企业老板刘某,因长期不缴纳税款, 被公安机关拘留。
共初八年级
?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 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都是违法行为。”
共初八年级
案例2:
33岁的村民管某因本村停电而拨打110,接警 后,110遂与供电部门联系得知,该村正在进行电网 改造,几天后供电将恢复正常。110随即将此情况告 知管某。第二天,管某酒后拨打110,称其不认真办 事,有关人员认真解释。管某随后继续拨打,并对 其大骂,110的4部接线电话被占满。半小时后,民 警赶到,劝其家人好好看管。民警离开后,管某继 续拨打,当天一共拨打了158次。第三天,管某又恶 意拨打110,当拨到第12个时,被民警当场抓住。
共初八年级
案例1: 成克杰因单独或伙同情妇李平收受巨额贿 赂,于2000年7月31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 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 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 年9月7日裁定核准成克杰死刑。
共初八年级
共初八年级
案例2:
2000年2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 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 判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身,并处没收财产,追缴非法所得161.77万元。 2001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死刑 ,同时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
C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3.俗话所说的“从小偷针,到大偷 金”,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 B. 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C.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 D. 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A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4.属于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违法行为 ②都有社会危害性 ③都触犯了刑法 ④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A.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广州举行公捕公判大会
共初八年级
厦门特大走私案
共初八年级
识记:
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 罪——《刑法》——刑罚处罚。
共初八年级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 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 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共初八年级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共初八年级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答:9.⑴ 陈某殴打他人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 为;潜入某单位盗窃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⑵ 陈某的变化过程表明:一般违法与犯罪 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 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犯 罪。 ⑶ 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就要克服各种小缺点、 小错误、坏习惯、坏作风,防患于未然,把 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一般违法行为 社会危害性: 较小 违法性: 刑法以外的法律 受处罚性: 刑罚以外的处罚 犯罪
更大 刑法
刑罚
共初八年级
相同点:
1、都是违法行为 2、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3、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共初八年级
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
成都特大黑帮四主犯被判死刑
共初八年级
广州“打黑”头号大案一审终结 3主犯被判死刑
D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2.小黄因偷窃同事的手提电脑被公安机关破获并逮捕, 法院认定其已构成盗窃罪,但因其未满16周岁被免予刑 事处罚,带回家有家长进行管教,于是他到处宣扬说: “受到刑法处罚才是犯罪,一般违法无所谓。”对此, 正确的观点应该是( ) ①小黄未受到刑法处罚,他的行为不是犯罪 ②未成年人犯罪虽因年龄免于刑法,同样也是犯罪 ③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改正,会发展向犯罪,应高 度重视 ④小黄的观点是对的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共初八年级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答、(1)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属于一 般违法行为; 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 属于犯罪? (2)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是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 性的必然结果。 (3)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 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犯罪。我们 青少年应从中吸取教训,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 念,自觉遵守法纪,注意防微杜渐,做一个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4)①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②要增强法律观念,严格 以法律己,做到防微杜渐
D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两句古语告诉我们 ①必须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②许多犯罪行 为是从犯小错开始的 ③有错不改就会铸成大错 ④青少年要依 法律己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B
共初八年级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9.材料:青年陈某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闲杂人 员混在一起,动辄殴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 15天,但陈某仍不吸取教训。一天,陈某潜入某 单位盗窃被抓获,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 刑5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 题:( 1小题5分,2小题10分,3小题 10分) ⑴陈某殴打他人和潜入某单位盗窃的行为分别属 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 ⑵青年陈某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⑶我们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什么教 训?
B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学生周某因讲排场、比阔气,花光了生活费,便走 上了连偷带抢的邪恶之路。他在一年中作案10起, 盗窃、抢劫价值15万余元的物品,后被公安机关抓 获。周某在交待完问题后,竟向公安人员说:“叔 叔,我都坦白交待了,现在可以走了吧,我还要参 加考试呢。”周某后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年。据 此回答7—8题。 7.周某的行为属于( ) ①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②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③违反刑法的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
共初八年级
课堂检测
6.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 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 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的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 刑三年。这一材料说明( )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 不同 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应受到行政处罚 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法处 罚
共初八年级
罪犯被抓捕归案
罪犯陈正平
共初八年级
投毒现场
抢救中毒群众
共初八年级
?
严重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特征
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共初八年级
识记
1、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刑罚当罚性是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 性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