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塑料管安装施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我国政府在逐年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
城镇排水管网建设不断加快。
由于城镇排水塑料管道具有
1)重量轻,施工安装方便,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内壁光滑,水流阻力小,可降低排水管道坡度,减少土方工程量;
3)具有良好的柔性和抗;中击性。
以及接头连接可靠。
能有效防止污水渗漏。
4)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5)管道运行维护简单,维护量少。
6)工程综合经济性能好等特点,塑料管道在我国城镇排水管网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增长。
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由于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结构刚度与管周围土体刚度的比值小于1。
O,属于柔性管道。
柔性管道在垂直作用的荷载使管道发生变形时,管道周围土壤有水平支撑作用。
在管壁内产生压缩应力和弯曲应力。
管道柔性越大。
可能变形越大。
随着管道变形增大。
水平方向土壤的反作用力逐渐由主动变为被动。
在某一阶段会达到垂直和水平土壤压力的平衡状态。
这时管道主要承受环向压缩应力的作用,但过大的压缩应力会导致管道屈服失稳。
刚性管道不受回填的土壤水平方向的支撑作用。
在破坏前。
几乎不发生水平方向上的变形。
一般变形无法超过2%。
由此可见。
柔性管道和刚性管道在设计与施工上有明显区别。
刚性管道可以认为是一
个独立结构由管道本身承受一切内外压。
而柔性管道则是由相互作用的管道和周围的土壤组成结构系统。
共同承受外荷载。
亦即”管土共同作用”。
1、沟槽开挖
沟槽应按设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挖。
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
人工开挖且无地下水时。
沟底预留值宜为0。
05~0—0m。
机械开挖或有地下水时沟底预留值不应小于0。
15m。
管道敷设前应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人工开挖沟槽。
且沟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m;采用机械挖槽时。
沟槽分层开挖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
沟槽两侧的临时堆土,不应影响周围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它设施的安全: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人工开挖沟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5m。
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
8m。
2、地基处理
管沟基础应采用中粗砂或细碎石的土弧基础。
地基承载能力特征值不应小于60 kPa。
在地下水位较高、流动性较大的场地内,当遇管道周围土体可能发生细颗粒土流失的情况时。
则需沿沟槽底部和两侧边坡上铺设土工布加以保护。
土工布密度不宜小于250 g/m 。
在同一敷设区段内,若遇地基刚度相差较大时,应采用换填垫层或其它有效措施减少管道的差异沉降。
垫层厚度应视场地条件确定,但最小厚度不应小于0。
3 m。
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
可换填天然级配砂石料或
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碎石。
并整平夯实其压实度应达到基础层压实度要求。
不得用杂土回填。
如槽底遇有尖硬物体。
必须清除。
并用砂石回填处理。
管道系统中承括式接13、机械连接等部位的凹槽,宜在管道铺设时随铺随挖。
凹槽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可按管道接头尺寸确定。
在管道连接完成后,应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实。
对一般土质的管道基础处理,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上铺垫150ram中粗砂基础层。
对软土地基。
当地基承载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超挖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
应按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
再铺垫150mm中粗砂基础层:当沟槽底为岩石或坚硬物体时铺垫中粗砂基础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3、管道安装
塑料排水管道之间连接根据不同管径和配件承口的深度,在管子插入端用红蓝铜笔划出插入深度的标记线。
粘接:粘接剂涂刷后应立即找正方向,将管端插入承口,用力挤压(管径大时可用木槌、木方或紧线器等工具加力),使插入深度至划线位置,并保持一定时间以防接口滑脱。
当管径小于63mm时,压力保持时间不少于30s;管径大于63mm时,压力保持时间应不少于60s。
插入后应尽量避免扭转。
养护:承插接口粘接完毕后,应用干布将缝隙内挤出的多余粘接剂擦拭干净,并在不受侧向外力的情况下静置固化。
灌水试验暗设、埋设和有隔热层的排水管道应分楼层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不超过8m,灌满后液面不下降、不渗、不漏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