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障性住房色建筑设计审查表模板

保障性住房色建筑设计审查表模板

22.
23.本工程景观用水水源(节水7□/10□/17□分)。
24.
25.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节水17□/34□分)。
26.
27.开发前场地雨水综合径流系数:,开发后场地雨水综合径流系数:(节地7□分)。
28.
29.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是□,否□(节能5□分)。
30.
31.给水系统压力:(节水9□/18□分)。
采用同层排水或其他降低排水噪声的有效措施,套数采用率在50%以上:是□,否□(室内环境4□分)。
7.室内自然采光设计指标与评价:
8.
最小窗地面积比:,最小外窗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卧室、起居室最小窗地面
积比,户型的室内采光系数标准值:(室内环境14□/17□分)。
9.室内自然通风设计指标与评价: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节能5□/10□分);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室内环境10□分)。
6.
7.下凹式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节地8□分)
8.
9.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节地7□分)。
10.
11.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节地8□分)。
五、给排水设计指标
1.水资源利用是否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是□,否□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审查表模板
工程名称:总建筑面积:m2
建 设 目 标 及 关 键 绿 色 设 计 指 标
关键绿色设计指标
建筑节能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透水地面比例
一、规划设计指标
1.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指标:m2/人(节地50□分)。
2.
3.绿地率:(节地11分□)。
4.
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节地3□/6□/12□分)。
12.
13.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节材15□/19分)。
14.
15.主体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 非黏土砖砌体结构体系及木结构□ 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 其它
16.
17.属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的建筑形体不规则。是□,否□;属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的建筑形体规则。是□,否□(节材6□/18□分)。
2.
3.住宅空调形式:家用分体空调□ 户式中央空调□ 区域供冷供热□
4.
5.空调系统能效比:家用分体空调:,户式中央空调:(节能5□/8□分)。
6.
7.主要功能房间的通风换气形式:排气扇□ 集中新风系统□
8.
9.空调能耗指标:参照建筑空调年耗电量:kWh/(m2·a),设计建筑空调年耗电量:kWh/(m2·a)(节能11□/22□分)。
32.
33.公用浴室采用带恒温控制与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是□,否□;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是□,否□(节水5□/10□分)。
34.
35.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外的节水技术措施,采用节水技术或措施的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节水8□/12□分)。
六、空调采暖设计指标
1.建筑节能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是□,否□
22.
23.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是□,否□
24.
25.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补偿措施(节地7□)
26.
27.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是□,否□
14.
15.场地内设有幼儿园:是□,否□。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节地4□分)。
16.
17.场地内设有小学:是□,否□。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节地3□分)。
18.
19.场地内人行通道与活动场地无障碍设施包含:(节地13□分)。
20.
21.自行车和机动车停车场所设计情况:(节地2□/4□/5□/8□/10□/11□/13□/15□分)。
28.
29.建筑规划布局是否满足:国家或地方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是□,否□
30.
31.应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是□,否□
二、建筑设计指标
1.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是□ ,否□
2.
女儿墙高度:m;
装饰性构件工程造价:万元,工程总造价:万元;
双层外墙面积:m2。
3.楼板隔音设计:浮筑楼板□ 隔音楼板□其它□
9.建筑隔热强化设计:除常规保温隔热设计措施外,本工程屋面和东西向外墙采取以下强化隔热设计措施:种植屋面□遮阳屋面和墙体□ 蓄水屋面□ 外墙绿化□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屋面和墙体□
10.
11.工程交楼标准:精装修□ 毛坯□
12.
13.对于毛坯交楼标准:建筑构件上的孔洞预留和装修面层固定件的预埋:是□,否□
5.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的比例:%(节材6□/9□分)。
6.
7.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使用比例:400MPa高强度钢使用比例:%(节材6□/10□/15□/19分)。
8.
9.高性能混凝土使用比例:%(节材19□分)。
10.
11.6混凝土结构中高耐久性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达到50%,或钢结构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型防腐涂(节材11□分)。
2.
3.公共场所的照明是否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是□,否□
4.
5.公共场所照明的控制方式:分区分组控制□ 智能控制□ 声光感应控制□ 其它控制(节能14□分)。
6.
7.主要功能房间是否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装置:是□,否□
8.
9.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是□,否□(节地10□分)。
6.
7.公交站点距小区出入口距离:m,数量:。轨道交通站点距小区出入口距离:
8.
m,数量:(节地7□/14□/15□/22□分)。
9.1000m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种类:(节地5□分);
10.
11.相关公建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是□,否□。(节地5□分);
12.
13.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节地3□分)。
10.
11.是否采用雨水回用技术:是□,否□;回用雨水用于:室外绿化浇灌□ 室外道路冲洗□ 室内车库冲洗□ 室内冲厕□ 其它
12.
13.是否采用中水回用技术:是□,否□;中水用于:室外绿化浇灌□ 室外道路冲洗□ 室内车库冲洗□ 室内冲厕□ 其它
14.
15.给水管材采用:,连接方式:;排水管材采用:,连接方式:(节水3□/6□分)。
4.
5.建筑体型系数,朝向,楼距,窗墙比(节能40□分)。
6.
7.建筑外遮阳设置:
8.
外遮阳设置的位置和形式:东西□ 南北□ 建筑构件□ 遮阳构件□ 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外窗平均外遮阳系数值:南向;东西向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如平开的百叶窗、室外卷帘、内置百叶的中空玻璃等)的外窗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室内环境12□/25□分)
16.
17.本工程是否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年发电量占年用电总量的比例为;□否(节能12□/□分)。
18.
19.地下车库设有联动排风设备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是□,否□(室内环境11□分)。
八、智能化设计指标
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技术先进、实用可靠,具备如下子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 管理与监控子系统□
18.
10. 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材效果。是□,否□(节材10□分)。
四、园林设计指标
1.室外绿化种植植物是否为乡土植物:是□,否□。
2.
3.室外绿化是否采用复层绿化:是□,否□(节地13□分)。
4.
5.每100m²绿地上的乔木数量:,(节地12□分),遮阳、避雨的走廊、雨棚设置形式。
10.
11.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是□,否□(节能5□分)。
12.
13.不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是□,否□
14.
15.居住空间的供暖末端装置可独立调节(非采暖地区本条直接计分):是□,否□(节能17□分)
七、电气设计指标
1.住宅是否实施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是□,否□
外墙、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高于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达到或高于高要求标准限值□(室内环境6□分/12□分);
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低于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低于高要求标准限值□(室内环境4□分/8□分);
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合理,减少避免噪声干扰:是□,否□。(室内环境4□分);
10.
11.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满足自然通风需要:是□,否□(室内环境11□分);与相邻建筑的间距
12.
(室内环境7□分)。
7. 屋顶、东西外墙隔热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要求。是□,否□
十、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指标
1.系统型式:
2.
集中供热水系统□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分散供热水系统□
强制循环系统□自然循环系统□直流式系统□
3.集热器:
4.
类型: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型集热器□其它
安装面积:m2
安装位置:屋顶□阳台□其它
5.辅助热源:电□热泵□燃气□其它
10.
11.合理选用电梯,并采取电梯群控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是□,否□(节能8□分)。
12.
13.本工程各房间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设计标准的:现行值□,目标值□(节能2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