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互感器原理及测试方法

电流互感器原理及测试方法


局部放电测试
返回
使用仪器 无局放高电压试验变压器及测量装置( 无局放高电压试验变压器及测量装置(电压测量总 不确定度≤± ≤±3% 局部放电测量仪。 不确定度≤± %)、局部放电测量仪。 试验方法 局部放电试验可结合耐压试验进行,即在耐压60 60s 局部放电试验可结合耐压试验进行 , 即在耐压 60s 后 不将电压回零, 直接将电压降至局放测量电压停留30 30s 不将电压回零 , 直接将电压降至局放测量电压停留 30s 进行局放测量;如果单独进行局放试验, 进行局放测量;如果单独进行局放试验,则先将电压升 至预加电压, 停留10 10s 至预加电压 , 停留 10s 后 , 将电压降至局放测量电压停 30s进行局放测量。 留30s进行局放测量。 局部放电预加电压、 局部放电预加电压、测量电压及局放量限值 查表,必须正确地应用数据。区分不同的CT。 查表,必须正确地应用数据。区分不同的 。
电流互感器绝缘试验推荐程序
安全措施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 所电气部分)》中有关规定; 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后应对试品放电; 在进行主绝缘及电容型套管末屏对地的tgδ及 电容量测量时应注意高压测试线对地绝缘问题; 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和局部放电测试等高电压试 验时,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及被试品周围设围 栏并有专人监护,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 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 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极性检查
返回
使用仪器 电池、指针式直流毫伏表(或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伏档) 检查及判断方法 各二次绕组分别进行。 将指针式直流毫伏表的“+”、“-”输入端接在待检二次绕组的 端子上,方向必须正确:“+”端接在s1,“-”端接在s2或s3上; 将电池负极与CT一次绕组的L2端相连,从一次绕组L1端引一 根电线,用它在电池正极进行突然连通动作,此时指针式直流 毫伏表的指针应随之摆动,若向正方向摆动则表明被检二次绕 组为“减极性”,极性正确。反之则极性不正确。 注意事项 接线本身的正负方向必需正确;检查时应先将毫伏表放在直流 毫伏的一个较大档位,根据指针摆动的幅度对档位进行调整, 使得即能观察到明确的摆动又不超量程打表。电池连通后立即 断开以防电池放电过量。
detail detail detail detail detail detail detail detail
一般要求
试验开始之前检查并记录试品的状态, 试验开始之前检查并记录试品的状态,有影响试验 进行的异常状态时要研究、 进行的异常状态时要研究 、 并向有关人员请示调整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 详细记录试品的铭牌参数。 详细记录试品的铭牌参数。 试验后要将试品的各种接线、末屏、盖板等恢复。 试验后要将试品的各种接线、末屏、盖板等恢复。 应根据交接或预试等不同的情况依据相关规程确定 本次试验所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程序。 本次试验所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程序。 一般应先进行低电压试验再进行高电压试验、 一般应先进行低电压试验再进行高电压试验、应在 绝缘电阻测量之后再进行介损及电容量测量, 绝缘电阻测量之后再进行介损及电容量测量,这两 项试验数据正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和 局部放电测试;交流耐压试验后还应重复介损/电容 局部放电测试;交流耐压试验后还应重复介损 电容 量测量,以判断耐压试验前后试品的绝缘有无变化。 量测量,以判断耐压试验前后试品的绝缘有无变化。
电流互感器原理及测 试方法
电流互感器原理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对 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但 一般的测量和保护装置不能直接接入一 次高压设备,而需要将一次系统的大电流 按比例变换成小电流,供给测量仪表和保 护装置使用。
电流互感器原理
主绝缘
n1
i1
铁芯 铁心罩壳
一次导电杆
n2
倒置式电流互感器
金属 膨胀器 铁芯 一次导电杆 高压 绝缘 套管 绝缘油 接线盒 铝罩壳 一次接线排 外壳 吊攀 绝缘子
立U型电容型CT结构原理图
1—一次绕组; 2—电容屏; 3—二次绕组及 铁芯; 4—末屏
试验项目
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 绕组及末屏的绝缘电阻测量 极性检查 变比检查 励磁特性曲线 主绝缘及末屏对地的tgδ 主绝缘及末屏对地的 δ及电容量测量 交流耐压试验 局部放电测试
交流耐压试验
返回
使用仪器 高电压试验变压器及测量装置(电压测量总不确定度≤± ≤±3% 高电压试验变压器及测量装置(电压测量总不确定度≤± %)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一般采用50Hz交流耐压 。应无内外绝缘闪络或击穿, 一次绕组交流 交流耐压60s。应无内外绝缘闪络或击穿, 一般采用 交流耐压 耐压值根据相应规程(见表2 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交流耐压2kV(可用 耐压值根据相应规程( 见表2 ),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交流耐压 ( 2500V兆欧表代替 ) 。 全部更换绕组绝缘后应按出厂值进行耐压 。 对于 兆欧表代替 110kV以上高电压等级的 的主绝缘现场交接试验时 , 可随所连断路器进 以上高电压等级的CT的主绝缘现场交接试验时 以上高电压等级的 的主绝缘现场交接试验时, 行变频(一般30~ 行变频(一般 ~300Hz)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 注意事项 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湿度,相对湿度超过75%时不应进行本试验; 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湿度,相对湿度超过 %时不应进行本试验; 升压设备的容量应足够,试验前应确认升压等设备功能正常; 升压设备的容量应足够,试验前应确认升压等设备功能正常; 充油设备试验前应保证被试设备有足够的静置时间: 充油设备试验前应保证被试设备有足够的静置时间:500kV设备静置时间 设备静置时间 大于72h, 220kV设备静置时间大于 设备静置时间大于48h, 110kV及以下设备静置时间大于 大于 , 设备静置时间大于 , 及以下设备静置时间大于 24h。 。 耐压试验后宜重复进行局部放电测试、介损/电容量测量 电容量测量。 耐压试验后宜重复进行局部放电测试、介损 电容量测量。
励磁特性曲线
返回
检查对象: 检查对象: 在继电保护有要求时对P级绕组进行 使用仪器设备: 使用仪器设备: 调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毫安表(均为1级 以上),有时需小型试验变压器及测量用PT。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各二次绕组分别进行;待检CT一次及所有二次绕组均 开路,将调压器或试验变压器的电压输出高压端接至待检二 次绕组的一端,待检二次绕组另一端通过电流表(或毫安表) 接地、试验变压器的高压尾接地,接好测量用PT、电压表, 缓慢升压,同时读出并记录各测量点的电压、电流值。
电容型CT主绝缘、 电容型 主绝缘、末屏对地 主绝缘 tgδ及电容量测量 返回 δ
使用仪器 升压装置、电容/介损电桥 或自动测量仪)及标准电容器( 介损电桥( 升压装置、电容 介损电桥(或自动测量仪)及标准电容器(有的自动介 损测量仪内置10kV标准电容器和升压装置); 标准电容器和升压装置) 损测量仪内置 标准电容器和升压装置 现场用测量仪应选择具有较好抗干扰能力的型号,并采用倒相、 现场用测量仪应选择具有较好抗干扰能力的型号, 并采用倒相 、移相等 抗干扰措施。 抗干扰措施。 测量方法 测量电容型CT的主绝缘时 二次绕组、外壳等应接地,末屏( 的主绝缘时, 测量电容型 的主绝缘时,二次绕组、外壳等应接地,末屏(或专用测 量端子)接测量仪信号端子,采用正接线测量,测量电压10kV;无专用 量端子)接测量仪信号端子,采用正接线测量,测量电压 ; 测量端子,无法进行正接线测量则用反接线。 测量端子,无法进行正接线测量则用反接线。 当末屏对地绝阻低于1000MΩ时应测量末屏对地的 δ,测量电压 当末屏对地绝阻低于 Ω时应测量末屏对地的tgδ 测量电压2kV。 。 注意事项 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度、湿度。 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度 、湿度。 拆末屏接地线时要注意不要转动末屏结 测量完成后恢复末屏接地及二次绕组各端子的正确连接状态, 构;测量完成后恢复末屏接地及二次绕组各端子的正确连接状态,避免 运行中CT二次绕组及末屏开路。 运行中 二次绕组及末屏开路。 二次绕组及末屏开路
铁芯
i2
I2 =
n 1 x I1 n2
二次导线
CT按绝缘结构分类: 按绝缘结构分类: 按绝缘结构分类
油纸电容型、 500kV及以 油纸电容型、胶纸电容型 :500kV及以 下 干式(固体绝缘) 一般35kV 35kV及以下 干式(固体绝缘):一般35kV及以下 干式电容型:目前一般为110kV, 110kV 干式电容型:目前一般为110kV,干式套 管结构, 管结构,U型 气体绝缘:110kV 500kV kV- SF6气体绝缘:110kV-500kV CT(法拉第磁光效应) 半光CT 光CT(法拉第磁光效应)、半光CT 套管CT 套管CT
变比检查Biblioteka 方法二: 方法二:测量电压比
返回
使用仪器设备 调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毫伏表 检查方法 待检CT一次及所有二次绕组均开路,将调压器输出接 至待检二次绕组端子,缓慢升压,同时用交流电压表 测量所加二次绕组的电压U2、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一次 U 绕组的开路感应电压U1 ,计算U2/U1 的值,判断是否 与铭牌上该绕组的额定电流比(I1n/I2n)相符。 注意事项 各二次绕组及其各分接头分别进行检查。二次绕组所 施加的电压不宜过高,防止CT铁心饱和。
电容型CT主绝缘、 电容型 主绝缘、末屏对地 主绝缘 tgδ及电容量测量 返回 δ
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主绝缘20℃时的tgδ值不应大于表1中数值 中数值, 主绝缘 ℃时的 δ值不应大于表 中数值,且与历年数据 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油纸电容型绝缘的CT的 δ一般不进行温度换算。 油纸电容型绝缘的 的tgδ一般不进行温度换算。 末屏对地的tgδ不大于2% 末屏对地的 δ不大于 %; 复合外套干式电容型绝缘CT、 气体绝缘CT的 δ 复合外套干式电容型绝缘 、SF6气体绝缘 的tgδ值的限 气体绝缘 其出厂技术条件;固体绝缘CT一般不进行 测量。 一般不进行tgδ 值参阅 其出厂技术条件;固体绝缘 一般不进行 δ测量。 当tgδ与出厂值或上一次测量值比较有明显变化或接近上述 δ 限值时,应综合分析tgδ与温度、电压的关系, 限值时,应综合分析 δ与温度、电压的关系,必要时进行额 定电压下的测量。当tgδ随温度升高明显变化,或试验电压由 定电压下的测量。 δ随温度升高明显变化, 10kV升到 升到Um/√3,tgδ增量超过±0.3%时不应继续运行。 升到 , δ增量超过± %时不应继续运行。 电容型CT的主绝缘电容量与出厂值或上一次测量值的相对 电容型 的主绝缘电容量与出厂值或上一次测量值的相对 差别超过± %时应查明原因。 差别超过±5%时应查明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