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欣赏《森吉德玛》教学设计

欣赏《森吉德玛》教学设计

课型
聆听
课时
1
教学目标
1.感受和理解速度、节奏、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创编节奏型、律动。
3.理解和感受乐曲,并为乐曲分段。
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
1.理解和感受乐曲,并为乐曲分段。
2.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创编活动。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1.理解和感受乐曲,并为乐曲分段。
2.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创编活动。
紫阳小学电子备课
教学预案
备课序号:5年级:三学科:音乐
主备教师
刘雯雯
协备教师
刘雯雯
教学内容及分析
欣赏《森吉德玛》及创编打击乐伴奏型、律动.
《森吉德玛》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于1945年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他采用复调的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彩变化对这首民歌旋律加以精心的发展,体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憨厚的性格,写出了他们迎接解放时的欢欣心情。
4、学唱歌谱。(可分组演唱)
师:蒙古人民都喜欢这首乐曲,你们愿不愿意学唱呢?
5、复听乐曲,师提要求。
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旋律上相同还是不同。造成两个部分的强烈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四、创编活动
全体学生分四组,进行创编活动。(乐器组、舞蹈组、诗歌组、绘画组)
五、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检测反馈
检测作业
反馈情况
3、导入欣赏曲《森吉德玛》
师:蒙古美丽吗?(美丽)蒙古有美丽的景色,有勤劳、善良的人民,这里的小伙子健壮、剽悍,这里的姑娘美丽、大方。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首由贺绿汀爷爷创作的乐曲《森吉德玛》,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分享这首乐曲。
三、教授新课
1、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及他的作品《森吉德玛》的来历。
2、初听乐曲,师提要求。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联想到了什么?
3、复听乐曲,师提要求。
(a)、师:你能听出这首乐曲分成几部分吗?每部分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并用你手中的画笔把不同的情绪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b)、教师总结
乐曲体现了蒙古人民的淳朴、憨厚的性格,写出了他们迎接解放时的欢欣心情。全曲分为两段,第一段用慢板演奏,一开始就呈现缓慢而安静的旋律。描写了辽阔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第二段的音乐主题变为活泼的快板,表现了蒙古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
过关作业
(全体学生)
闯关作业
(中等以上)
探究作业
(学有余力)
板书设计
教学札记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在教学中应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不是老师强加的。学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轻松的学习,感知明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寻找问题的最终答案。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蒙古大草原,去聆听那动听的乐曲,再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段,分析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然而,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之处:
对待学生的答问,应该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课堂用语、评价的语言应该更恰当,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教学用具
电子琴,PPT




第一次备课(学生参与活动涂红)
二次备课
一、律动《草原英雄小姐妹》。
二、导入新课
1、 学生介绍蒙蒙古族,给大家介绍一下。
2、教师介绍蒙古族。(播放多媒体课件,屏幕显示一望无际的草原画面,配背景音乐《森吉德玛》,教师进行解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