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10月25日合肥市包河区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14年10月25日合肥市包河区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14年10月25日合肥市包河区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word打印版)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的测试。

2.应试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热点关键词】带薪休假社会保障假日改革旅游管理【热点背景】1、据《检察日报》12月26日报道,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快5年过去了,条例落实情况如何?“如今,最奢侈的不是LV而是休假。

”网民的这句调侃成了不少职场人的感慨。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我国职场人每年带薪休假天数在5天至15天。

然而,现实中该制度并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五成职工没享受过带薪休假,近七成职工选择忍气吞声。

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带薪休假,法国、德国有几十年的历史,我们和这些国家法定节假日差不多,主要差别在于落实不够。

2、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

中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

2007年12月7日中国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已经通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从此,职工带薪年休假就有了法律保障。

带薪休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3、据零点公司最近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 个大、中城市3502 位城市居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自由弹性带薪休假带薪假”受到将近一半市民的欢迎。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20 至39 岁的年轻人对“灵活自由的度假”方式更加偏爱,他们最希望“单位每年给职工10-15 天的带薪休假时间,但具体在什么时候用,由职工自己与单位商量决定。

”40岁以上的中年人一方面表现出对最方便自己的“自由、灵活带薪假”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更有利于全家人共同度假的“积累假期集中休闲”方式的喜爱。

而十八九岁初离校门或仍流连在大学的青年人仍然表现出对“寒暑假休闲度假”的最高喜好度。

单身、夫妇二人加14 岁以下孩子或者夫妇二人加老人这 3 种结构的家庭对带薪灵活长假最为青睐,尤其是单身贵族,61.2%的人选择带薪灵活长假。

带薪休假将使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那种闹哄哄乱糟糟的观光旅游将被闲适自在的度假旅游所代替。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酒店度假村网络化经营研讨会上,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国家旅游局已向政府建议,在我国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

如果建议被采纳,国家将采取一定措施确保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城市职工可供休闲的节假日将由114 天增加到120多天,这意味着城市人口休闲将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

4、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在休假期间获得休息,有利于身心健康,在享受闲暇之时实现了自由,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带薪年休假制度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劳动者通过行使协商权、检举控告权、请求调解权、请求仲裁权、诉讼权等权利,实现自己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权利。

国家则通过立法权、司法权、执法监督权等公权力的行使,保障本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

用人单位则要按照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规章制度等履行法定或约定义务,让本单位的劳动者实际享受带薪年休假。

5、在各地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存在较大差距,市场竞争激烈、多种用工制度并存的情况下,短时间、大面积施行带薪休假,难度的确很大,这是中国的国情。

我国婚姻法、计划生育政策、九年义务制教育等政策法规的贯彻,也都经历了类似过程,而非一声令下就可辞旧迎新。

期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带薪休假就普降给所有职工了,那是不太现实的。

但也决不可因此而丧失信心,应以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信念,努力克服现实困难,循序渐进地扩大带薪休假覆盖面,直至最后让大多数劳动者的休假权名至实归。

【考点】结合给定资料,请概括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

措施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答题参考要点】一、原因:1、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实施细则。

2、相关部门监管缺失。

对于不执行带薪休假制度的用人企业缺乏处罚措施。

3、工会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为劳动者争取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

4、劳资双方话语权不对等。

用人单位消极执行。

员工担心职业前景受影响,选择忍气吞声。

二、解决措施:1.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带薪休假的实施细则,明确消极执行制度的处罚措施。

2.相关部门提供公权力的支持,加强对用人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制度。

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为劳动者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

4.组织用人单位和员工座谈会,用人单位保障员工合法休假权利和福利待遇。

申论模拟真题:带薪休假1.就带薪休假制度而言,即便是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员工按照规定提出休假,单位通常不会拒绝,但员工会考虑到由此可能会产生的种种影响,比如工作一时走不开、会给上级造成不好的印象而影响晋升机会等等,从而导致很多员工并不能“坦然”提出休假。

一项制度执行不力,无外乎是两类原因。

其一是制度本身的规定不符合民众的意愿,也不符合实际条件;其二是涉及到的经济利益关系没有理顺。

在带薪休假制度中,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不存在的。

我国的市场化转型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人口必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流动起来,当下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外出务工经商,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了经济绩效的全面提升,几乎所有人都从中得益,生活水准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传统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模式的解体,这是现代化过程所滋生的必然副产品。

执行带薪休假制度,让传统的家庭关系适当得以维护,是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特征的,也符合多数民众的意愿。

2.带薪休假在我国早已是法定制度,但长期以来,“有假难休”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次,国务院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无疑是一大亮点,也让“有假难休”的问题看到了真正破解的曙光。

完备的法律是“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的根本保证。

因此,要“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带薪休假的相关立法,堵住立法上的漏洞。

比如,应将强制带薪休假写入《劳动合同法》,并明确罗列带薪休假权利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救济手段;应该删除《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5条“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规定,将不能干涉职工带薪休假作为企业的法定义务。

3.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规模年逾26亿人次,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旅游总人次还将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未来黄金周的考验更加严峻。

眼见黄金周变成浓稠拥堵的“黄金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首先,就是恢复“五一”黄金周,当年取消它是寄希望于带薪休假能够落到实处,继而让国人在传统节日有所休闲。

但是五年过后,带薪休假主要还是在行政机关执行得好,其余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效果都不见得好。

这样,人们既无法享受带薪休假,同时又少了一个黄金周出行选择,陷入了“双输”的境地。

尽管根据国民旅游宣传纲要的要求,2020年带薪休假制度要基本得到落实,但是,在这个制度落实前,我们还是应该让国人出游多一个选项,等带薪休假制度完全落实了,届时再取消一个黄金周也不迟。

4.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甚至对快乐有一定程度的“罪恶感”。

他们对辛劳、苦难情有独钟,视孟子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那一套为圭臬。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过,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已整体步入小康,她理当更加注重个体的生存愉悦感、生活幸福感。

这不是说要鼓励享乐主义,而是要在勤奋工作之余培育起久违的国民生活情趣。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所阐述的那样,闲暇之余躺在床上、坐在椅子上,谈话、喝茶、抽烟、熏香、喝酒、酒令、食物都是一种生活的享受,都能品位出日常生活的乐趣。

尽情享受假期、追求生活情趣不同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只是不必把“苦难”看得过于崇高,不必把夜以继日的工作当成“伟大的唯一”。

勤勤恳恳地工作,大大方方地休假,快快乐乐地活,舒舒服服地过,这“没什么罪过”。

5.从经济学上来看,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经济学认为,劳动市场上存在一条所谓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它表示,在货币工资水平较低的阶段,工资的提高会激励人们增加劳动的有效供给,刺激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在货币工资水平较高的阶段,或者说对于那些工资水平已经较高的群体来说,工资水平的再提高已经很难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的增强,不仅如此,甚至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也就是反而促使人们减少劳动的有效供给,降低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这是因为,人们在货币收入较高后,会增加对“闲暇”这种高级商品的购买,即对于休假有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或者说,人们这时甚至宁愿牺牲一定的货币工资收入,也希望获得多一些的“闲暇”。

工资和“闲暇”都被认为是工作的报酬和福利,人们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定的结构性平衡。

6.当下国民财富的积累已经奠定了人们可以享受休闲而不必担心温饱的基础。

文明的转型更改变了人们对于勤劳的认识。

《世界人权宣言》第24条规定,“人人有享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包括工作时间有合理限制和定期给薪休假的权利”,工作时间的合理限制和劳动者享有定期给薪休假权利,这两者相加不但不与“勤劳”定义相悖,相反工作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的劳动者只会是雇主和社会的福音,并在宏观经济领域对旅游等消费需求产生强烈刺激作用。

在重视公民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足文明标尺的语境下,《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出台的意义显而易见。

而在如何保障这一权利的问题上,纲要给出的方案是推动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落实,也堪称切中要害。

因为只有真正落实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把职工休假的主动权还给职工自己,休闲才能算是一项职工可以支配可以享受的权利。

7.本质上,休假应是国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不应沦落为发展经济时的一个选项。

而我国的黄金周,则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催生的,“以假期促消费”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在如今,它的成效日渐式微。

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思维下,我们更应该谋划好全国的旅游如何升级、民众的休假如何升级,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民众在休假的定位,为民众的休假创造良好的环境。

另外,带薪休假是项法定权利,关乎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切身感受。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起实施以来,我国职工的带薪休假权利并无普遍实现,这对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是严峻挑战,它也无形中损耗了政府的公共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