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糖异生2.糖酵解途径3.糖的有氧氧化4.磷酸戊糖途径5、三羧酸循环6、巴斯德效应参考答案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2.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3.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4.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5、三羧酸循环:是指在线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
这一循环反应过程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6、巴斯德效应:糖的有氧氧化可以抑制糖的无氧酵解的现象。
有氧时,由于酵解产生的NADH 和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而产能,故糖的无氧酵解受抑制。
二、填空题1.糖酵解途径中三个酶所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酶依次是()、()和()。
2.1摩尔葡萄糖酵解能净生成()摩尔ATP, 而 1摩尔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产生摩尔ATP()()。
3.组成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三种主要酶是()、()、()、五种辅酶是()、()、()、()、()。
4.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周,共进行()次脱氢,其中3次脱氢反应的辅酶是()、1次脱氢反应的辅酶是()。
5.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H +H+必须依靠()穿梭系统或()穿梭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分别转变成线粒体中的()和()。
6.乙醛酸循环不同于三羧酸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和()。
7.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只能产生()分子A TP,而有氧分解可以产生()分子ATP。
8.丙酮酸脱氢酶系位于()上,它所催化的丙酮酸氧化脱羧是葡萄糖代谢中第一个产生()的反应。
9.TCA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
由()、()和()所催化的反应是该循环的主要限速反应。
10.TCA循环中有二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和()催化。
脱去的CO2中的C原子分别来自于草酰乙酸中的()和()。
11.1 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 分子乳酸净生成()分子ATP12.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
13.2 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ATP。
14.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 来自于()的氧化。
15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阶段,分别称为()和(),其中两种脱氢酶是()和(),它们的辅酶是()。
16.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葡萄糖基的受体是()。
17.糖酵解在细胞的()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同时生成()和()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8.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淀粉磷酸化)_酶降解α–1,4 糖苷键,靠(转移酶)和(α-1,6 糖苷)酶降解α–1,6 糖苷键。
19.TCA 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和()催化。
20 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 磷酸化成ATP 的高能化合物是()和()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和()。
21.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和()。
22.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其辅酶为();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
23.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 种酶,它们是(),(),()。
24.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它需要()和()作为辅因子。
25.将淀粉磷酸解为G-1-P,需(),(),()三种酶协同作用。
1.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2. 2,32;3.丙酮酸脱氢酶,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TPP,硫辛酸,CoASH,NAD,FAD;4.4,NAD+,FAD;5.甘油-3-磷酸,苹果酸-天冬氨酸,FADH2,NADH;6.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7.2 30~328.线粒体内膜CO29.柠檬酸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10.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C1C4 11.2 个ATP12.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13.6 个ATP14.甘油醛3-磷酸15.两个;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NADP 16.UDPG;果糖17.细胞质;葡萄糖;丙酮酸;ATP NADH18.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α-1,6 糖苷酶19.异柠檬酸脱氢酶;α- 酮戊二酸脱氢酶20.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1.TPP;NAD+;FAD;CoA;硫辛酸;M g22.转酮醇酶;TPP;转醛醇酶23.α-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2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ATP;GTP25.淀粉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三、选择题1.下列激酶中哪些参与了EMP 途径,分别催化途径中三个不可逆反应?( )A.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B.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C.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D.都不对2.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A.糖酵解途径B.三羧酸循环C.戊糖磷酸途径D.脂肪酸合成(从头合成)3.糖原中一个葡萄糖残基转变为2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 )A.1B.2C.3D.44.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多种酶和辅助因子。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分?( )A.TPPB.硫辛酸C.FMND. NAD+5.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A.1摩尔B.2摩尔C.3摩尔D.4摩尔6.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ⅠD.磷酸果糖激酶Ⅱ7.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A.丙酮酸B.葡萄糖C.果糖D.乳酸8.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
A.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9.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的反应的酶是()。
A.磷酸已糖异构酶B.磷酸果糖激酶C.醛缩酶D.磷酸丙糖异构酶10.乳酸脱氢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催化生成:()A.丙酮酸B.乳酸C.3—磷酸甘油醛D.3—磷酸甘油酸11.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酶是()。
A.已糖激酶B.6—磷酸果糖激酶ⅠC.丙酮酸激酶D.果糖双磷酸酶12.糖的无氧酵解与有氧分解代谢的交叉点物质是()。
A.丙酮酸B.乳酸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乙醇1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
A.FADB.硫辛酸C.辅酶AD.NAD+14.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B.草酰乙酸C.乙酰CoAD.CO215.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A.CO2+H2O+ATPB.乳酸C.丙酮酸D.乙酰CoA16.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净产生A TP的摩尔数是()。
A.12B.36C.38D.36—3817.从糖原开始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净产生ATP的摩尔数为是()。
A.13B.37C.39D.37—3918.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进行彻底氧化分解的途径只有()。
A.磷酸戊糖途径B.三羧酸循环C.β—氧化D.糖酵解途径19.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几次?()A.2次B.3次C.4次D.6次20.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A.糖的有氧氧化B.磷酸戊糖途径C.糖酵解D.三羧酸循环21、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A、异柠檬酸脱氢酶B、6-磷酸果糖激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转氨酶22、下面哪种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1,6-二磷酸果糖激酶D、已糖激酶23、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A、糖酵解B、TCA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氧化磷酸化作用24、在TCA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A、柠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25、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A、生物素B、FADC、NADP+D、NAD+26、糖酵解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的。
()A、线粒体基质B、胞液中C、内质网膜上D、细胞核内27、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A、FADB、CoAC、NAD+D、TPP1.B2.B3.C4.C5.B6.B7.D8.C9.C10.B 11.B 12.A 13.D 14.A 15.A 16.D 17.D 18.B19.D 20.B 21.C 22.B 23.D 24.B 25.B 26.B 27.C四、判断题1、每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 TP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A TP多一倍。
()2、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3、糖酵解反应有氧无氧均能进行。
()4、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还原型的辅助因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而被氧化,以使循环所需的载氢体再生。
()5、动物体内合成糖原时需要ADPG提供葡萄糖基,植物体内合成淀粉时需要UDPG提供葡萄糖基。
()6.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7.三羧酸循环可以产生NADH+H+和FADH2,但不能直接产生ATP。
()8.乙醛酸循环和TCA循环中都有琥珀酸的净生成。
()9.暗反应只能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
()1.错2.对3.对4对 5.错6. 错7. 对8. 错9. 错五、问答题1、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2、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3..由1摩尔乙酰CoA经三羧循环彻底氧化可产生多少摩尔ATP?4.由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可产生多少分子ATP?5、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6、在EMP途径中,磷酸果糖激酶受ATP的反馈抑制,而ATP却又是磷酸果糖激酶的一种底物,试问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使酶失去效用?7.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生物学意义?8.为什么长期泡水的甘薯或马铃薯的块根具有酒味?1、答:(1)产生的5-磷酸核糖是生成核糖,多种核苷酸,核苷酸辅酶和核酸的原料。
(2)生成的NADPH+H+是脂肪酸合成等许多反应的供氢体。
(3)此途径产生的4-磷酸赤藓糖与3-磷酸甘油酸可以可成莽草酸,进而转变为芳香族氨基酸。
(4)途径产生的NADPH+H+可转变为NADH+H+,进一步氧化产生ATP,提供部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