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物理中考总复习《运动和力》单元理论与例题系列辅导材料(8)

2015年物理中考总复习《运动和力》单元理论与例题系列辅导材料(8)

2015年物理中考总复习《运动和力》单元理论与例题系列辅导材料(8)
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

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

——伽利略(意大利)
◆学习指要
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

另一方面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用自己的语言清楚表达对一些生活事例的分析。

了解摩擦力。

考查能否准确复述二力平衡条件,并能根据这一条件,已知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的大小。

在科学探究领域,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考查学生是否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

中考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题形式考这部分物理知识,分值在2—6分之间。

◆考点金题解析
【例1】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⑴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__________要素。

⑵他们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A 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

请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 f与压力F N的关系图像。

( g取10N/Kg)
⑶根据你作出的图像所得出的结论判断: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____N。

【解析】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即:等于A的重力与砝码重力之和;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答案】⑴猜想与假设⑵如下表⑶图像如右图
【详解易错点】:此题从压力的计算、描点法画图像,然后利用图像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2】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

小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的;小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不受力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力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

通过学生的思维碰撞,考查学生能否自主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根据物理事实和条件,运用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论证,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能够运用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合理解释就可以的。

小明的说法错误,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必须满足这个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合力为零。

物体受力但合力不为0,这个物体做变速运动。

不受力也不一定总是静止的,不受力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因为物体受力,合力不为0,这个物体做变速运动。

物体不受力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易错点详解】对不受力作用的物体,学生容易作答静止或者作答匀速直线运动,应该结合具体问题、具体条件解释才是正确的选择。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也就是指任何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要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解决易错点的关键所在。

【例3】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 )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判断物体平衡要依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
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因此选A。

[答案] A)
【易错点详解】本题对一般学生来讲,能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就能准确答出。

对有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认为A中的两个力不是水平,也不是竖直,物体不会平衡,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

所以,对二力平衡的条件一定要深刻体会,满足条件的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与两个力是否水平或者是否竖直无关。

【例题4】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
【解析】A、影响力的作用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在此题中,只告诉了其中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

所以其作用效果不确定,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受到的一种作用。

故B错误。

C、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故C正确.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时,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D错误。

【答案】C
【详解易错点】本题易错点是对惯性的实质不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它不是外界施加的一种作用.在解释惯性现象的题目时,很多同学会出现画蛇添足的现象:本来是由于惯性,而说成由于受到惯性或由于惯性作用,而造成知识性错误。

【例5】(2013河北中考题)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A .伽利略 B .奥斯特 C .帕斯卡 D .阿基米德
【解析】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帕斯卡研究了液体压强;阿基米德测出了浮力的大小。

【答案】A
【考查的知识点】综合考查物理科学史的认识
【例6】(2014•河北中考题)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问题是初中物理的难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解析】因为原来汽车和乘客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开动时,汽车向前运动,而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故A正确;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但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一定相等.故D正确.
【答案】ACD.
【考查的知识点】考查了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等多个知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