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pptx
第五章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pptx
⑵ 主体特色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目的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所以调查的时候应该确定一个主题,作为调查的核 心。这也是以后旅游开发的主题。
·广泛性普查——寻找最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 ·对核心民俗文化深入调查 ·注意核心文化与别的文化的关系
⑶ 科学真实原则
·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即如实记录并解释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不能曲解、 夸大或虚构,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访谈,忠实记录。 ·调查方法的科学性 如主题确定、选择观察对象、调查方式等。
⑴ 观察与参与观察 观察,也称现场观察。指考察者对考察对象进行有 目的地考察与了解。既了解静态的自然环境、服饰、饮 食、建筑等,也要考察动态的生活方式、生活礼仪、行 为制度、节庆活动等。 参与观察——深入民众生活,同吃同住,既是观察 者,也是生活体验者。在参与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保持 一定的心理距离和时空距离,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其文化 事相。 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生活,而 是以局外者的身份观察了解其文化事相。
第五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二、调查的内容和重点
一、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1.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概念p117 田野调查是指民俗研究者在拟将开发的旅游 目的地针对潜在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市场所进行的 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实地调查与研究 ·调查对象——潜在的民俗旅游资源 ·调查目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客位观察 走马观花
主位观察 深入生活
⑶ 社区与个案研究法 社区的三要素:人群、共同居住的区域、 共同的生活方式或传统文化。 社区调查——从整体上对整个社区的民俗 文化进行调查。 个案研究——以社区中的某一具体的个体 为调查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种 生活方式等。个案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个体的 属性来思考整个社区民俗文化。
⑷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思考“有什么”,目的是确 定调查对象所具有的文化及其性质。 定量分析——思考“有多少”,目的是确 定调查对象所的数量及其组合。定性分析要求 搜集尽可能完整的资料。 一般来说,调查民俗文化,我们先进行定 性分析,弄清所调查民俗文化的性质;然后再 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这些民俗文化的数量 与组合方式。
一般来说,主位与客位观察法的运用,常 常先深入民众生活,亲身参与,进行主位观察; 然后,再从局外人的角度来思考,审视其文化 现象。
例子: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他们生活常态 下的表象。人们常年穿着这样的服饰,并没有 感受到其中的文化。而外来的调查人员,从局 外人的角度来思考,往往能够挖掘其中的文化 特色。
⑶ 小型调查座谈会——集体访谈形式 ·人数的确定——四五人为宜 ·人员的选定——代表性、融洽性 ·做好先期准备工作(目的、主题、顺序等) ·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
⑷ 抽样问卷调查 ·问卷的设计 要求:主题明确,结构合理,便于答题,长 短合理,便于统计。 ·和访谈结合运用 在填写完问卷之后,调查者往往还要进行短 时的访谈。 ·讲究礼貌
⑸ 知情人自传调查 选定有代表性的人,全面调查和记录其生平 经历,写出纪传式的调查报告。 ·人员的选定——典型性、代表性 ·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 ·调查方式——直接谈话、侧面调查
⑹ 连续性跟踪调查
对某一社区或某种民俗文化进行间隔性的长期持续 不断的调查,以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⑺ 文物文献搜集
根据一定目的,搜集民间具有历史价值、文化底蕴 的文物、文献,包括手抄本、印本、记事簿、礼仪簿、 碑刻等相关文字资料,也包括服饰、器用、家具、雕像 等实物。
·课题研究的支撑材料 ·文物文献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正常途径获取
4.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的原则 ⑴ 全面系统原则 ·民俗文化的系统性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分为精神、制度和物质三 个结构层次。各种民俗文化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 形成一个民俗文化网络体系。 ·把握民俗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宏观调查——针对比较大区域进行的调查,从宏观 的角度来了解一种民俗文化的本质。如西南地区民俗文 化调查、崇左市民俗文化调查等。 微观调查——对比较小区域进行的调查,如调查一 个村寨、一个社区。
宏观调查 微观调查
区域大小 大
小
调查人员 多
少
调查内容 宏观、普遍
具体、特殊
调查方式
⑸ 专题与综合调查法 专题调查——就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的 调查研究。要求调查者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 料,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 的思考。 综合调查——为了解决某一专题,综合调查 与之相关的生活事相,并综合运用民族学、人类 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理论进行研究。
3.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技术
2.民俗旅游资源田野调查方法
⑴ 主位与客位观察法 主位观察——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 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这种观察法可以克服“族际 差异”带来的障碍,但不能把握民俗文化的本质,往往 只流于表面。 客位观察——站在局外人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观 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这种观察法可深入分析表象后 面的深层结构,能总结出事物规律,显得更为理性。
⑵ 知情人个别访谈 即带着一定的问题直接拜访知情人,通过交谈的方 式来了解情况,搜集第一手资料。 ·访谈人员的选定——典型性、代表性 ·访谈方式的选定 结构性访谈——先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访谈 提纲、问题等。目的较为明确,效果更好。 非结构性访谈——没有实现设定的提纲、问题等,以 一种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漫谈。 ·忠实的记录 原始记录访谈对象的原话,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 行篡改。同时,注意记录的方式,不要给访谈对象带来 不安。(笔录、录音、当面记录、过后追忆)
⑷ 旅游者中心原则
民俗调查最终目的是旅游开发,所以调查过程中应 该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选取那些能够满足旅游者求 新求异愿望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寻找民俗文化的差异性 ·挖掘民俗文化的奇异性
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重点 1.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⑴ 民俗旅游资源储存状况 即对旅游开发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总体上的 调查,了解其类型、数量、品质、分布等特点, 搜集相关的文字、实物、照片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