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

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

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所发出的光则更有限,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在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中,发出了多少光和热。

有多大的力就发多大的光,这是一种气魄和胆量,这是一种执著和诚恳,这是一种意志和信仰,这是一种柔韧和坚强。

顺天福超市花垣店生鲜区员工宋友琴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身体力行诠释着人生的价值。

“苦累活尽管叫我,没问题”
这是宋友琴经常对顺天福超市保靖店食品区方主管、花垣店生鲜区罗主管经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37岁的宋友琴,2006年10月,被招进顺天福超市保靖店食品区当一名营业员。

进入公司一年多来,宋友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工作,从来不言一句苦,未说一声累,大伙儿的活,她总是主动抢着去做,别看宋友琴个子不大但她肯下蛮劲,下狠劲。

2006年中秋,保靖县毛沟冶炼厂订购了几千斤绿豆和几千斤白糖,食品区方主管组织了食品区几个员工去分装,一包白糖、一袋绿豆都是一百斤重,要移动,要分装,要上车,如果是一个男子汉,也要费好大的精力。

装了不到几袋,就有同志叫怨不已,并且开起了小差,宋友琴协同方主管等同志坚持着,宋友琴手都磨起了血泡,等全部分好装上车,她已累的全身酸痛,骨头像散了架,她却笑着说:可
以按时交差了,值!每次长沙来货,主管未到,宋友琴都主动帮清货,有几次她都下班了,六点多钟了,她不辞辛苦地去把货一板车一板车地运到区域陈列。

别人有事,她都毫无怨言地主动替上。

2007年9月8日来,她天天从早上6点来晚上5点多才离开,有时7、8点钟还去卖场看看销售情况。

有时她还半夜出去帮采购员去采购。

生鲜区员工颜时蓉不无感慨地说:“小宋,你太厉害了,难道一点儿不感到苦累?”宋友琴回答:“我是老员工,多做点没啥,苦累也算不了什么。


“吃哪棚瓜,就要为好哪棚瓜”
宋友琴有句口头禅:吃哪棚瓜,就要为好哪棚瓜。

宋友琴,本身就是一名普通员工,但她总想让自己普通的的身份有所作为。

普通的她却时刻关注着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只要是超市的需要,她总是主动挺身而出。

2007年9月初,顺天福超市花垣店筹建准备时期,吉首、怀化,长沙等地来货很多,花垣店收货人手少,无法应付得过来,且需要天天加班,宋友琴毫不犹豫地加入筹备队伍。

花垣店开业不久,人员不太稳定,何况生鲜区每天比其它区域员工要上班的早,早上6点前必须赶到,相比之下要辛苦,想进生鲜区的人很少,有段时间,进入生鲜区的人又陆续辞工,当时,生鲜区面临瘫痪,姚董事长找到宋友琴,
告诉了她想调她来支援花垣店,宋友琴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并表示一定帮生鲜区找几个可靠、做事认真的员工。

可以这么说:现在生鲜区稳定经营与宋友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也许,我们都不知道宋友琴的家庭情况,其时她到花垣店工作实在不容易。

她的老公龚永平长年外出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她家中有两位老人:一个是74岁的休弱的婆婆,一个是97岁长年生病的老公的姑姑。

两个儿子,一个17岁,读初二,一个6岁,在保靖迁小读一年级。

她家梅花龚家湾距迁小需走40多分钟的路。

儿子的上学,多病的老姑姑以及家务杂事均交给了74岁的婆婆来料理。

舍小家为为大家,超市的需要,宋友琴义无反顾。

正如她说,吃了这棚瓜就要为好这棚瓜。

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宋友琴却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她对超市的经营特别关注,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把超市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想方设法激活超市的经营,是我们每位员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她不光积极帮超市帮区域主管出谋划策,还经常给同事工作提合理化建议。

销售不完的青辣椒,不能再销售了,按以前倒掉,超市损失了很可惜,她给主管建议:做火烧辣椒。

自火烧辣椒面市后至今一直畅销,为超市增添了品种,增加了效益。

有一次,她看到猪肝快要变质仍无人问津,她建议:调低猪肝的价格,调高畅销商品的价格但不能高于市场价。

这“一减一补”的营销方法,使滞销
品猪肝变成了畅销品,并且维持了其它畅销品继续畅销,商品的利润提高了。

她还给生鲜区采购员建议:采购的品种要多,数量要适中,要时刻注意销量,根据销量逐渐增加,畅销商品不能断货。

根据她的建议,畅销品米粉由原来的5斤销量达到了40斤。

她还给同事建议: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必须讲究正确的操作法和陈列法。

例如,怎样砍肉、腰肉、整理才能保证超市有利润可图……。

她的合理化建议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合理化建议不下于50次,被采纳率70%以上。

有时,她在宿舍里她经常性地与主管与采购员讨论生意、讨论营销、讨论创效。

宋友琴,一个弱女子,把心和身全拴在了超市的经营上,既使主管未到,她主动承担起主管的责任,把事情料理得妥妥当当。

保靖店的方主管曾发表过这样的感慨:“宋友琴调走了,我失去了一只得力的臂膀。

”花垣店生鲜区罗主管也自豪地说:“有宋友琴在,我工作好轻松!”
“没有挑剔的顾客,只有可挑剔的服务质量”
宋友琴最信奉的就是:没有挑剔的顾客,只有可挑剔的服务质量。

有这么一条是千真万确的:顾客是来和你交易来的,是来给你送钱来的,我们不能得罪他(她),我们一定要为他(她)服务好。

宋友琴深谙其道。

我们捕捉到了一个
信息;2007年圣诞节促销活动期间,有一天,猪脚火锅打待价,由于电子称故障,造成了价格没有调低,顾客看海报上的价格与实际的不符,顾客气势汹汹地冲到生鲜区大吵大闹,宋友琴过去劝说和解释,顾客反而怒气冲冲地辱骂起了宋友琴,丑话脏话一大堆,宋友琴一直是轻言细语,她一再向顾客真诚地说:“我代表超市真诚地向您道歉,多收的钱我自己掏腰包给您补上。

”顾客终于为她的真诚所打动。

事后,有人问宋友琴:“与你没有关系,反而被辱骂了一通,想的通吗?如果是换了别人,非教训那人一顿不可。

”宋友琴说:“服务态度好,才能留住更多的顾客,超市的生意才会更好起来,受点委屈不要紧的。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纯朴的心!
“作为老员工,带好头,做新员工的思想工作,是我份内的事”
对于新员工,宋友琴总是耐心地教陈列法、称称法、包装法,教怎样陈列、包装最漂亮,来勾起顾客的购买欲。

教怎样称称才不会出错,超市才不会受损失。

生鲜区有一位做得比较好的员工,一段时间有了想辞工的动摇思想,宋友琴找到她苦口婆心地给她做思想工作,帮她分析人生的价值,分析家庭的定向,分析未来的前景,那位员工决定留了下来。

生鲜区员工龙林英真情地对宋友琴说过一句话:“你人真好,我们不开心,你都能让我们开心愉快起来,愉快地工作。


“我有两个内疚:一是为家庭而内疚,二是在超市没有什么贡献而内疚”
宋友琴说的很实在,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却很少留在儿子们的身边,几天才回去一个晚上,儿子的功课没有时间辅导,就连儿子们的衣服儿子自己洗,6岁的小儿自己做起了饭。

有时学校要交费用,宋友琴都是晚上约老师出来。

老师曾开玩笑:“给孩子交生活费要到晚上,你做强盗似的。

”“我只能晚上来,超市那边我放不下呀。

”儿子有几次在校发高烧,都是老师亲自送到她家里的。

为了工作,为了超市,她只能把孩子们托付给老师。

她对儿子内疚啊。

宋友琴说过:对家中的两位老人,她更感到歉疚,她真是对不住她们呀。

多病的老姑姑因自己走动,不慎摔了一跤,还是邻居看见了,主动帮忙扶起的。

老姑姑一直来大小便失禁。

老姑姑个子比较大,74的婆婆照顾老姑姑都吃力,又要料理家务和照看小孩,真是难为她了。

家里也确实需要宋友琴请几天假去料理,然而,宋友琴只是每天下班了才回去照料。

她不想请几天假,她怕丢下了超市会影响了其他员工的工作。

她而是嘱咐已嫁出去的孩子姑姑多回娘家看看,帮料理料理。

宋友琴,很爱两位老人,很孝敬她们,每次回去,她都要买吃的穿的
给二老,她自成家以来,从来没有同两位老人吵过,从来没有板起面孔对二老高声说过话,总是笑容满面,轻言细语的。

她的婆婆生病什么的,总只肯告诉她这个儿媳妇。

她的家庭相处得特别融洽,她的婆婆很支持她的工作。

为了超市,为了工作,宋友琴没完全尽到作为儿媳妇的责任,但她的这种牺牲精神正迎合了中华五千年遗传的“大义、大忠、大贤”的祖训和美德。

宋友琴,是一面旗帜。

她用自己的行动铸就了这面旗帜,她用自己顽强树立了这面旗帜,她用自己的心血染红了这面旗帜,她用自己的诺言飘扬了这面旗帜。

我有好大的力,就发好大的光,是她——宋友琴,给了这面旗帜最好的注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