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1 工程概况 (2)1.2 规划设计内容及范围 (3)1.3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 (4)1.4设计原则及子系统设计 (6)1.4.1 数据通信系统 (8)1.4.2融合通信系统 (9)1.4.3综合布线系统 (9)1.4.4安全防范系统 (12)1.4.5一卡通系统 (14)1.4.6公共广播系统 (16)1.4.7信息发布系统 (18)1.4.8智能会议系统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20)1.4.9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1)1.4.10机房工程 (22)1.4.11信息化建设PDM/CAD/CAM/ERP软件建设 (25)1.1 工程概况厂区主要建设功能分布情况:一:生产区:共约151472平方米;含第一联合厂房第二联合厂房第三联合厂房第四联合厂房二:动力辅助区:含综合站房油化库地磅废屑打包处理站三:生活辅助区含倒班宿舍餐厅四:厂前区域含科技大楼食堂地下停车库等通过建立安全完善的企业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实现产品设计、行政管理与生产过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提供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办公自动化和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以CAD/CAM/CAPP/CAE/PDM为主的设计/工艺/制造系统,实现产品开发的虚拟样机技术;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建立网络系统(含综合布线)和数据库系统作为信息系统的基础支撑。
1.2 规划设计内容及范围本次项目的设计部分为:➢一:信息设施系统1.1通信接入系统1.2语音通信系统1.3通信网络系统交换机系统服务器系统存储与备份系统网络安全与认证无线局域网网络管理平台➢二: 无线信号覆盖系统➢三:综合布线系统➢四:有线电视系统➢五:会议系统➢六:有线广播系统➢七: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八:建筑设备监控与能源管理系统8.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含冷热源与空调控制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动力监控系统电梯监测系统8.2: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对生产要素中的水、电等的计量分析和管理➢九:安全防范系统9.1视频监控系统9.2防盗报警系统9.3巡更管理系统➢十:一卡通系统门禁10.1停车及门禁控制系统10.2 一卡通系统➢十一:企业信息化系统11.1信息系统五级基础构架11.2办公自动化系统11.3 CAD/CAE/PDM 设计/工艺/制造系统11.4 企业资源管理ERP➢十二:智能集成系统(IBMS)➢十三:机房工程13.1机房精密空调13.2电源供应13.3机房装饰13.4接地及防雷13.5气体灭火13.6 环境监控1.3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6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6.《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8.《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9.《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1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11.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12. 《视频显示系统测量规范》GB50525-201013.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1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199818.《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0.《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1.《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2.《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2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24.《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Y/T106-9225.《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用户技术要求》GYJ26-862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062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2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2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3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32.《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委[2003]2116号3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09X70034.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20053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36、《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199537、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GB/T 19000.3-19943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39、设计院建筑、各专业设计施工图及装饰图纸除非特别声明,本工程使用上述标准和规范时将采用该标准和规范的最新版本。
除本系统技术规格另有规定外,本工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单位,不在法定计量单位范围内的,将使用国际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
1.4设计原则及子系统设计通过对本建筑智能化及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以及对后续工程的实施支持,让建成后的XX集团迁建厂区成为能与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厂,能实现信息共享和科学管理。
设计中各子系统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保证智能化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在各个子系统采用模快化和开放式系统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升级的需要;同时通过系统集成系统将各子系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可以对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集成,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通过模块化的框架组合在技术发展和系统升级时,仍然保证现有的投资;同时针对项目的后续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针对BMS以及融合通信系统的二次软件开发,保证建设单位的投入能达到实际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经济性用最少的投资,设计和选择最适合本工程的系统、产品;系统不追求最先进,减少盲目投资。
➢先进性采用国际上或国内起主导地位的先进技术,保证系统投入使用之后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可以满足应用的要求,同时又具有先进的性能。
➢成熟性在保证系统先进性的同时,在系统设计时还要求强调以实用为原则,所应用的系统必须经过工程实际应用检验。
➢安全性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系统自身的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
➢标准化系统设计须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标准化的产品。
➢可扩展性各子系统设计应在保证现有功能的情况下,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为以后系统扩展及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针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概要特点描述:1.4.1 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设计以XXXX集团的应用需求为基础,包括满足XX集团内部以及下属公司和上级管理公司(机电股份)的数据通信业务需求,建设一个安全、先进、灵活,高带宽、高可靠性的多业务网络承载平台和高质量的多业务平台。
设计定位的考虑:首先保证本次迁建中内各个相对独立管理单位(如技术中心、各个联合生产厂房等)的管理;配合与管理相适应的系统架构以便满足本项目的特殊管理需要;数据通讯系统结构采用标准三层网络架构,核心层与汇聚层之间采用万兆带宽方式进行连接,在各个子管理层设置汇聚交换机,与其下的千兆接入层交换机进行连接;其次系统设备的设计中考虑到与机电控股集团的资源共享,与分级管理配合,相辅相成;系统设计的网络流量以及出口带宽的预留中考虑今后的发展,暂定网络带宽出口预留为40M,具体出口带宽依据与电信运营商的商谈和划分,可以独立划分4个出口;其次,其中涉及到技术研发中心等高保密性要求的子单位,需要考虑各种不同密级和管理级别的应用,使得各种实时性较强的应用能够畅通运行同时也不会违背其保密要求;实现视频、语音、数据网络(包含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融合,在整个系统平台管理中,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个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满足XX集团内办公的自动化管理,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电子邮件、远程网络视频传输等以及办公人员数据、语音、视频等多功能要求;计算机网络布线和语音通信实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布线部分设计详见综合布线的设计,同时通过网络和综合布线系统,为厂区后续进行的信息化应用如CAD/CAM/CAPP/CAE/PDM以及ERP等构建网络基础平台。
系统设计的先进性:为了保证数据通信网络能实现万兆,因此主干布线采用OM3万兆多模光纤,汇聚交换机的机箱上采用万兆光口上联,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千兆光口上联汇聚层交换机。
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本系统在设计中也考虑具体实施的实际可行性,具体在设计上考虑如下:主交换机及路由器设计放置在可以共同管理的机房区域内,汇聚层交换机和楼层接入交换考虑为分楼层管理放置-也就是各个具体使用数据通信业务的公司或单位具体使用管理,路由链路由综合布线系统考虑。
1.4.2通信接入系统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考虑XX集团的办公通信协作应用,建设一个安全、高效、便捷,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办公协作平台,降低集团内部沟通成本、提升沟通效率、办公协作水平。
设计定位的考虑:融合通信系统设计中包括电话系统、和办公通信协作系统,将集团下属企业的语音通信系统。
设计的先进性:通信解决方案基于标准的协议开发,运行于标准Intel架构,通过强大的高可用性设计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并通过支持SIP/H.323协议转换,实现H.323网络的无缝接入。
用户接入层实现用户终端的接入,VG语音网关接入普通模拟电话、实现与PSTN和PBX的连接。
1.4.3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充分满足机电大厦今后语音视频及数据通信系统的要求,按照本大厦的实际建设需要,在数据及语音通信中考虑采用融合通信技术,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用一根六类网线,承载所有语音、数据及其他业务。
设计定位的考虑:按照机电大厦办公室内的实际,办公室按照每个座位按1个信息点(通过融合通信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设置在每间办公室内预留1个布线信息点;在目前由于装修图纸中部分区域未确定办公桌椅布置的产业楼宇研发区以及预留大开间办公室,考虑在这些区域设置区域配线管理箱,按照以后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考虑,语音及数据业务不考虑融入大厦的融合通信系统中,(只需在弱电间内设置相应的管理小机柜或者交换机设备即可),信息点的布线设计原则为考虑按每个工位设置1个单孔信息插座,一间办公室考虑备用1个数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