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W光伏电站调查报告范本

MW光伏电站调查报告范本

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2)1.1项目概况 (2)1.4场址概况 (2)1.5投资方简况 (3)1.610MW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 (3)第二章太阳能资源和当地气象地理条件 (5)2.1太阳能资源条件 (5)2.2市其它气象条件 (10)2.3项目所在地地理条件 (11)2.4光伏电站场址建设条件 (12)第三章其他必要的背景资料 (14)3.1国际光伏发电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国光伏发电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省电力现状及发展规划 (14)3.4市电力建设基本情况及发展规划 (14)3.5项目所在地电网现状及规划 (15)第四章项目任务与规模 (15)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4.2项目任务与规模 (19)第五章总体设计方案 (22)5.1升压站及光伏区阵列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0工程设计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23)11.1项目概况 (23)11.2项目投资估算 (23)11.3经济评价 (26)11.4总体经济评价结果 (28)第一章综合说明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10MW并网光伏发电示项目(2)建设单位:XXXXXX有限公司(3)建设规模:建设总容量10MW(4)主要发电设备:普通晶体硅光伏组件、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低倍聚光式光伏发电组件。

(5)关键电气设备: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

(6)光伏组件支撑系统:固定倾角式金属支架、向日跟踪支架系统(7)选址:XX省XX县XXXXX,建设光伏电站及办公生活设施,建设工程总面积约XXX亩。

站区坐标围:东经112°23′41.6″~112°23′58.5″,北纬40°15′29.4″~40°16′4.3″。

1.2 场址概况XXX县位于XXX省的XXX端,地理坐标为东经000°00′00″~00°00′00″,北纬000°00′00″~00°00′00″。

北隔XXX县、和XXX县为邻,西接XXX区,XXX县,东临XXX县,北与西北以XXX为界,全县东西宽000公里,南北长000公里,总面积1964平方公里。

该县属黄土丘陵缓坡区,四周环山,沟壑纵横,南高北低,山多川少,年平均气温8.6ºC,极端最高气温36º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ºC。

年平均降水410毫米,雨量最多在7~8月份,占年降水量65%,无霜期限为104天。

平均海拨1400米,县城所在地海拨XXX米。

该县属X水区,主河XX河,属XX水系,年径流量XXXX万立方米,源于XXX,向北入XXX县,本县境干流长XX公里,流域面积XXXX平方公里,10公里以上的支流11条。

南部的XXX河属XXX水系,本县境干流长XX公里,流域面积XXX 平方公里。

XX县城座落在XXXX,位于县域XX。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县城东、西、南、北环路已建成开通,XX线、XXX国道在县城交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全县通讯网络与全国联网,XX万伏变电站已列入建设规划;XX万伏和XX万伏变电站已开通使用。

经过多年发展XX县的交通变得四通八达。

部交通方面,村村通公路沟通了各条主干道,也开通了“村村通”班车,全县有多条道路通往周边省份和城市。

去往XX,驱车沿XX国道X小时即可到达;去往XX,XX小时可以到达,并且可选择三条道路前往;去往XXX,也只需要XX小时。

目前,通过XX的XX高速公路已经修建完成。

1.3 投资方(有限公司)简况(略)1.4 10MW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满足初步设计深度要求,拟建的XXXX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项目的电站概况见下列特性表。

表1-1 10MW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特性表第二章太阳能资源和当地气象地理条件2.1 太阳能资源条件2.1.1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析地球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有关。

资源丰度一般以全年总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表示。

就全球而言,美国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亚、中国、中东等地区的全年总辐射量或日照总时数最大,为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项目所在地图2-1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我国将图2-1中日照辐射强度超过9250MJ/m2的西部地区以外的地区分为五类。

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小时,年辐射量在7500~9250MJ/m2。

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北部、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5850~7500MJ/m2,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西北部、北部、南部、南部、中部、东部、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辐射量在5000~5850 MJ/m2,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东南部、南部、新疆北部、、、、北部、东南部、南部、南部、中北部和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辐射量在4150~5000 MJ/m2。

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和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辐射量在3350~4190MJ/m2。

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主要包括、两省。

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不小于2200h,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

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2.1.2 XX县太阳能资源分析2.1.2.1 参考气象站的选择本报告中,除日照辐射强度数据的其它气象数据取自距离本项目最近且环境状况最相近的XXX市气象局。

距离XXX最近的一个具有日照辐射强度数据的气象观测站是XX 气象局,但根据对两地的1980年之前(1950年到1980年之间XX当地具有日照辐射强度观测点)日照辐射强度测量数据的对比来看,该两地气象局的测量数据存在较大差别。

鉴于上述情况,决定不使用XX气象站的近年日照辐射数据。

本报告中所采用数据来自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和美国宇航局(NASA)联合开发的软件RetScreen全球气象数据库。

该数据库的日照辐射数据来源有两种情况:1、当地基础气象台;2、若附近无基础气象台,则根据当地经纬度,通过卫星定位测量数据。

此卫星测量数据所组成数据库已被全球认同,并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

2.1.2.2 项目实施地的太阳能资源分析省XX市10MW并网光伏发电示项目选址位于XX县,纬度跨域围小于0.1度,选址朝南的山地缓坡,地势较为连续和平整。

项目实施地的太阳能资源如表4-1。

表2-1 项目实施当地日照辐射总量分布表2-2 XX市主要气象数据与其它典型阳光资源丰富地区对比. . .. . ..2.1.3 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分析结论XX地处XXXX,日照充足。

全年日照时数为000小时~000小时,年日照率为63%~65%。

各月日照数以5月份和6月份最多,月平均281.9小时~284.2小时;11月~12月最少,月平均191.1小时~198.2小时。

一日中,日照时数1月~2月和11月~12月每天平均6小时,3月和9月~10月每天平均7小时,4月和7月~8月每天平均8小时,5月~6月每天平均9小时。

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量为6071.78(MJ/m2),属我国第二类太阳能资源区域,非常适合建设光伏电站项目。

2.2 XXX县其它气象条件2.2.1 气温2.2.2 日照2.2.3 降水2.2.4 蒸发XXX多年平均蒸发量1700毫米~2300毫米,降水与蒸发之比在1:4~1:5之间。

一年中,1月份最小,5月、6月为蒸发量旺盛期。

2.2.5 湿度XXX年平均相对湿度54%。

7月、8月空气比较湿润,相对湿度也最大。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比较明显,最大值在日出之前,最小值在下午2时左右,与气温日变化正好相反。

2.2.6 风霜年平均风速2.4米/秒~4.2米/秒。

年均7级~8级的大风日数有14.3天~44.5天。

最大风力达9级,最高风速22米/秒。

历年8级或8级以上大风平均日数23天,一般多在春季,大风日数最多可达50天,沙尘暴日数是10天左右。

境无霜期短,年均102天~137天。

最长132天~162天,最短81天~122天。

初霜最早年份出现在9月1日~10日,最晚年份开始于9月28日,一般年开始于9月12日。

春霜最早年份终止于5月11日,最晚年份终止于6月12日,一般年终止于6月1日左右。

2.2.7 冰冻一般年份XX月封冻,XX月解冻,封冻期为000天左右。

最大冻土深度000厘米~000厘米,平均000厘米。

XXX地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气温3.68℃,极端最高00℃,极端最低-00℃,气温高于和等于30℃的日数多年平均为9天,最多年19天,最少年3天。

高温出现在5月上旬到8月下旬。

无霜期多年平均为104天,最长年分184天,最短年份84天。

最大冻土为169cm 。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0mm。

多年平均蒸发1743.5mm,其中4、5、6三个月是同期降水量的7.35倍,7、8月份蒸发量是同期降水量的3.68倍。

该区季风性气候明显。

夏季多东风,其它季节为西和西北风。

多年平均风速 2.6米/秒,一年中6级以上大风平均为28天,最多年达52天,风力最大达到9级。

多年平均冰雹日数为4天。

多年平均湿度47.8%。

2.3 项目所在地地理条件XXX县地貌特征是四周环山,地势由东向西北倾斜。

一般海拔00~00米。

最高的XX山000米,最低的XXX100米。

境西部为土石山区,植被较稀疏,形成岩石裸露和切割较深的沟谷。

东部和东南部为丘陵地貌,坡面宽阔,地势较平缓,沟堑相对也浅,土质疏松。

北部和东北部为中低山及台地区,山顶平缓,台面被黄土覆盖,局部地带沙化比较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