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巨人的花园》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套 部编版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巨人的花园》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套 部编版
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突
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我主要采取的有以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根据课文的描述,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想象,体会巨人花园的不同景色。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 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洋溢、允许、 围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 交流阅读的感受。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六、说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七、说板书设计 25 巨人 的 花园 赶走 孩子 冬天
留住 孩子 春天 分享快乐 (这样设计,从内容到思想,清晰地浓缩了本课的文眼和精髓, 本课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一目了然。)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 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我相信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本课的教学 任务。
改进措施: 下次讲这个童话时,介绍了童话的特点后,要举例子加以说明, 帮助学生理解童话的特点,为以后写童话故事打好坚实的基础。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奇妙的童话”,编排的课文都体现了童话的奇 妙想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想象美。本课 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 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四周筑起围墙,将孩子 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一片荒凉,一直处于寒冷的冬天。后来, 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知道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 拆除围墙,和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故事告诉我们,能 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文章生动活泼,想象奇妙,意 蕴深刻,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 8 个生字,会写“硕、允”等 11 个字。正 确读写“允许、禁止”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花园的前后变化以及巨人行动和 心理上的变化。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并和同学交流感受。 4.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花园的前后变化以及巨人行动和心 理上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非常喜爱,也读了很多课内外的童话故事。 这个故事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又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相信本文能够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 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 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 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 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 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 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讲解法。在学生探究理解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引导,实现 教师的主导作用。
朗读体会法。通过自由读、默读、表演读、感情朗读等,让学生 走进人物,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童话的神奇想象。
自主探究与交流延伸相结合学习法。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 自主探究学习,感知故事内容,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感知童话的 寓意。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及反思(一)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 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 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 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 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 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 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 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掌握了文章的主题,并学到了对比手法 的写作特点,并能够学以致用。 2、读写结合,在学习了童话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把 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并在小组内评比,推 出写得比较棒的在班内展示交流。 不足之处 在讲解童话特点的过程中,没有举例子说明,学生理解起来比较 抽象,不如举个例子说明得更具体。
1.以前,那么可爱的大花园,现在变得这样凄凉。巨人回来 后到底做了什么?指名生读 3-5 自然段。 2.从巨人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总结:可见,巨人的自私、冷酷让他赶跑了孩子,花园凄凉的 景象,就像他那颗自私、冷酷的心。花园景色因孩子们的离开而发生 了变化。(板书:赶跑孩子) (五)引读“变化”,深化认识 1.师生合作,引读课文。思考:花园的景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什么让花园的景象发生了变化?
福
永
驻
赶走孩子 只有寒冬
心
房
快 乐 大 家 分 享
砌起围墙
巨人醒悟 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
才是真正的幸福
六、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让感悟充盈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心灵 的体验,将知识和情感深深地植入内心深处。在设计中,我非常注重 “读”,不是放任自流、毫无目的地读,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循序渐 进地零距离读,使学生进入童话的意境,引导他们通过揣摩课文中的 语言文字所负载的内容,体验语言文字所渗透的情感,从而能够感悟 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
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
何人在里面玩。”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 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 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 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 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 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 我多么自私啊!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又有 很 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1.教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 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 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读题想象。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在你的心目 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 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 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 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 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
看到这一情景,巨人明白了——
没有孩子和快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巨人明白了后,他这样做——生齐读 13—14 自然段。
2.梳理变化。 当孩子们来到花园,花园变成了(春天) 当孩子们纷纷逃离花园,花园变成了(冬天) 当一个最小的孩子落在树枝上,花园又变回了(春天) 巨人终于明白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六)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回顾全文,总结道理。 2.说说巨人的快乐是什么?学了这篇童话,你又明白了什么? (快乐要与大家分享) 3.思考: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 4.完成本课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 耍的情景写下来。 (七)课文小结 本文讲述了巨人拥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但自私的他却不准任 何人进入,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也一样。失去了孩童稚真笑语的 花园变得不再美丽,鸟儿不再歌唱,花儿不再绽放,春天不再光临, 冰雪封冻了整座花园。有天,由于孩童的再度来到,春天的美景又重 现花园,触动了巨人的心,也让巨人不再自私。告诉我们,能和大家 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五、说板书设计
(一)研读 6—9 自然段,感受花园的凄凉。 1.课件显示花园冬景图片,生看图说感受。(板书:凄凉) 2.默读课文 6-9 自然段,用“___”画出描写花园凄凉景象的句 子。 3.读读你画出的句子,说一说你能从哪些词句体会到花园的凄凉。 4.指名生汇报。
(二)回读 3-5 自然段,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过渡,鼓 励学生质疑。)
了!”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