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统计学重点

旅游统计学重点

旅游统计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旅游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学的创立时期1、在我国古代,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了土地和人口统计。

据《尚书》记载,我国两千多年前已有数量标志和分组的统计慨念。

2、17世纪中叶,英国威廉.配第《政治算术》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统计学的诞生。

二、统计学的发展时期三、现代统计学时期第二节旅游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旅游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3、具体性4、社会性5、服务性二、旅游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指在对旅游经济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总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对现象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以充分详实的资料作为认识的基础。

2、分组法:(基本方法)根据,旅游经济现象的特点以及统计研究的目的,把旅游经济现象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组,这就是统计分组。

3、综合分析法4、归纳推断法第三节旅游统计的作用和组织一、旅游统计的基本作用1、统计的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2、旅游统计的基本任务:对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3、旅游统计的主要作用:a、反馈信息b、提供咨询c、实施监督d、支持决策二、旅游统计工作的过程1、旅游统计任务的确定2、旅游统计设计(准备阶段)3、旅游统计资料收集(基础阶段)4、旅游统计资料的整理(过渡阶段)5、旅游统计资料的分析(决定性阶段)6、旅游统计资料的管理和提供三、我国的旅游统计组织1、国家综合旅游统计组织2、业务部门专门旅游统计组织3、基层单位旅游统计组织第二章旅游统计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旅游统计学研究的范围和指标体系一、统计总体和总体1、统计总体:a、概念:统计所要求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事物的全体。

简称全体B、性质:大量性、同质性、确定性、变异性2、总体单位:指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即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事物的基本单位。

二、统计指标与标志1、统计指标:指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概念或范畴2、统计标志:a、概念:用于表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简称标志。

b、按性质分:①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只能用数字说明而不能用数值。

②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C、按变异性分: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变异标志)三、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旅游统计指标概念:在旅游统计工作的实践中,旅游统计指标是反应旅游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表明总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关系等。

第二节旅游统计的综合指标一、综合指标按其表现形式和特点分为1、总量指标2、相对指标3、平均指标二、相对指标1、概念:将两个性质相同或互有联系的指标总值进行对比求得的比率或商数就构成相对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相对数。

2、分类:(类型,类型定义P27~P30)①、结构相对数:在某种标志分组下,将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相对比所得的结果。

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比重或比率指标。

总体部分数值结构相对数=——————————╳100%总体全部数值②、动态相对值(发展速度):是将某旅游经济现象的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相对比的结果。

报告期水平发展速度=—————————╳100%基期水平③、比较相对数:将不同时空条件下同类现象指标数值水平相对比的结果。

它可以是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同类现象之比,也可以是总体内部各部分之比,说明先进或落后的程度。

公式(P29)④、强度相对数:将两个有联系的总体总量指标相对比所得的结果。

用于说明某种现象的程度、密度或普遍程度。

有正逆指标之分。

正(正比例,越大越好)逆(反比例,越小越好)公式(P29)⑤、计划完成相对数:将经济现象在某时期内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相对比所得到的结果。

表明计划完成程度的综合指标。

公式(P30)三、平均指标(31~36)1、概念:用以反映旅游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表现形式是平均数。

它是度量统计分布的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

公式:P312、中位数:把现象总体中的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

可以用来表示现象的一般水平3、众数:是现象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标志值,可以表明现象的一般水平。

四、标志变异指标1、类型:(p36)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总体各单位或各组标准值与平均数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称为标准差或均方差。

d、变异系数第三节动态数列(概念与计算!!!)一、动态数列(时间数列)慨念:将某经济现象指标在不同时间按其先后所得的数列。

二、发展速度和增减速度1、发展速度:报告期基期水品水平之比。

分为: 环比发展速度(以报告期的前一期做基期计算的发展速度)公式:定基发展速度:以固定时期作基期计算的发展速度公式:2、增减速度:增减量和基期水平之比。

分为环比增减速度:公式定基增减速度:公式四、序时平均数※(P41~P44)(一)、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各期相加除以项数)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要分三种情况:(1)连续时点数列(2)间隔相等的时间数列※(例六)首末折半法:用动态数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一半,加上中间水平各项,然后除以项数(3)间隔期不等的时间数列(例七)2、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例九※)第四节统计指数一、统计指数的特点:1、综合性2、代表性3、相对性4、平均性二、因素分析(P52)第三章旅游统计调查第一节旅游统计调查内涵一、旅游统计调查的概念:是根据旅游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旅游统计资料的过程。

二、旅游调查的种类:1、按调查范围分:①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中的所有单位无一遗漏地进行观察登记的一种调查方式。

②非全面调查:对调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登记的一种调查方式。

2、按登记资料的连续程度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3、按统计方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三、旅游统计调查的方法1、直接观察法:由调查人员亲自到到现场对调查单位的调查项目进行清点、测定、计量以取得旅游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报告法3、实验法4、采访法第二节旅游统计资料的方案1、确定旅游统计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确定旅游统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旅游统计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4、确定旅游统计调查事件和调查方法5、制定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的实施计划第三节旅游统计报表1、旅游统计报表概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旅游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

第四节旅游统计的专项调查一、普查1、概念:是根据旅游统计工作的特定目的和任务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2、意义:a、领导重视,声势浩大,调查经费容易解决b、有利于旅游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协作c、能够较快制定出各种统计指标分类标准,目录等d、普通活动能统一行动并限期完成e、可为经常性旅游统计报表和开展旅游统计抽样调查打下较好基础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区分!P84)1、重点调查: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被调查的全部旅游单位中,取出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从而掌握总体基本情况的一种旅游统计调查方法。

2、典型调查: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根据旅游统计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全面分析研究旅游对象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具有示范作用的单位进行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旅游统计调查方法、借以揭示所研究旅游对象的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3、区分:三、抽样调查:定义:旅游统计调查工作中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旅游调查统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根据这部分调查单位的数量表现,推断整个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旅游统计调查方法。

第四章旅游统计资料的整理第一节旅游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一、设计旅游统计整理方案。

二、根据旅游统计整理方案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处理。

一个完整的旅游统计整理方案设计主要包括:1、统计分组方案的设计2、统计汇总方案的设计3、统计表的设计三、按照设计的要求对旅游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具体步骤:1、对旅游统计资料进行审核,以确保汇总资料的正确和有效2、用事先设计的方法对旅游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并计算出汇总数据3、对汇总数据进行复核,看其是否有差错4、确定无误后,将其在统计表中明确标出第二节旅游统计资料的分组一、分配数列1、定义:(次数分布数列)指旅游统计工作中按数量标志对统计总体进行划分,将总体各单位按变量值的差异,分配到各个相应组中,再按组汇总单位计数,最后形成一个总体各个单位分布在各数量组的统计数列。

2、分配数列包括两个要素:分组和次数(频数)二、变量数列的编制步骤:1、将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并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出全距:全距=max-min3、全距除以组数,求出组距4、按组距进行统计分组5、编制变量数列第三节旅游统计资料的汇总一、旅游统计资料汇总的组织形式1、逐级汇总2、集中汇总第五节旅游统计资料的表示一、统计表:构成:1、总标题2、纵标题栏3、横行标题4、数值二、统计图:构成:1、条形图2、面积图3、象形图4、统计地图5、曲线图第五章旅游统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第一节旅游统计资料分析与预测的一般问题一、旅游资料统计分析与预测的步骤1、根据旅游统计研究目的,广泛收集所需资料2、审核、调整核对统计资料的初步分析3、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适当的预测方法4、分析预测误差并完成分析报告第二节旅游统计资料分析与预测的方法一、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1、移动平均法:a、是一种最简单的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

它是对过去若干期的实际值求平均数,在时间上往后移,以此得到预测值。

b、过程(122)2、变动趋势分析预测法3、指数平滑法4、季节变动分析预测法二、回归分析预测法1、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法:预测模型(P132,例五)2、曲线回归分析预测法第三节预测误差和区间预测一、平均误差:1、定义: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用e表示,又称为离差。

2、公式:二、平均绝对误差三、均方误差四、均方根误差:公式:第五章旅游专项工作统计第一节旅游人数统计一、旅游者人数构成统计1、按旅游者是否是外国人分组。

这种分组方法有助于了解和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分为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2、按旅游者的国际分类有助于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来华旅游人数的规模和变化,以便针对不同国家游客的风俗习惯及个人爱好进行有组织地接待。

3、按旅游者乘坐的交通工具分组。

有利于了解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分为:船舶、飞机、火车、孔道。

4、按旅游者性别分5、按旅游者年龄分组二、旅游者停留时间分析1、旅游者旅游天数统计:报告期各个旅游者在某地的停留时间的总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