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模拟试卷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道考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1.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气血津液学说D.病因病机学说E. 脏腑经络学说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的书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雷公炮炙论》3.平性药是指:A.无毒之药B.毒性不显著的药物C.治疗作用广泛的药物D.寒热偏胜之性不显著,作用比较平和的药物E.以上均非4.下列药材除哪一项外均是地道药材?()A.四川的附子B.辽宁的细辛C.山东的阿胶D.云南的五味子E.河南的地黄5.下列除哪项外,其它诸药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明目:()A.淡豆豉B.桑叶C.木贼D.蝉蜕E.菊花6.功能舒筋活络,除湿和胃的药物是:()A.川乌B.草乌C.木瓜D.络石藤E.威灵仙7.治疗寒凝气滞,小腹胀痛,伴肾阳不足,小便频数者,应首选:()A.香附B.小茴香C.乌药D.青皮E.木香8.消食药研末用效果比入煎剂好的药是:()A.鸡内金B.神曲C.山楂D.麦芽E.莱菔子9.药物来源不是同一植物的是:()A.槟榔与大腹皮B.干姜与高良姜C.苦楝皮与川楝子D.何首乌与夜交藤E.地骨皮与枸杞子10.具有补肝肾、安胎功效的药组是:()A.杜仲、砂仁、续断B.杜仲、阿胶、桑寄生C.菟丝子、桑寄生、白术D.杜仲、续断、菟丝子E.杜仲、续断、桑椹(二)、B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
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选用两次,或一次也不选用。
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A.修制法B.火制法C.水制法D.水火共制法E.其它1.淬法属于:()2.水飞法属于:()A.马勃B.大青叶C.板蓝根D.山豆根E.射干3.功能祛痰利咽的药物是:()4.功能止血利咽的药物是:()A.知母、黄柏B.大黄、栀子C.香附、附子D.干姜、附子E.香附、高良姜5.治疗阳黄,茵陈蒿宜配:()6.治疗阴黄,茵陈蒿宜配:()A.尿血B.便血C.咯血D.衄血E.吐血7.槐花长于治疗的出血症是:()8.小蓟长于治疗的出血症是:()A.泻肺平喘B.宣肺平喘C.清肺平喘D.敛肺平喘E.降气平喘9.苏子具有的功效是:()10.白果具有的功效是:()(三)、C型题(ABCD是备选答案,下面两问是两道考题,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在题后的括号内填上A;如只与B有关,则在题后括号内填上B;如与AB都有关,则在题后括号内填上C;如与AB都无关,则在题后括号内填上D。
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A.温中B.行气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白豆蔻具有的功效是:()2.肉豆蔻具有的功效是:()A.利湿退黄B.利水排石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茵陈蒿具有的功效是:()4.金钱草具有的功效是:()A.肺虚证B.脾虚证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5.茯苓、薏苡仁可治:()6.人参、党参可治:()A.姜黄B.郁金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7.活血行气多用:()8.利胆退黄多用:()A.可明火煅烧B.入汤剂宜打碎先煎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9.龙骨的正确用法是:()10.朱砂的正确用法是:()(四)、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两个以上(含两个),必须将其全部选用,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1.中药炮制的目的是:()A.消除药物的毒性B.纯净药材C.改变药物性能D.便于服用E.便于制剂2.可以清泻肝经实火的药物是:()A.芦荟B.龙胆草C.青黛D.青葙子E.夏枯草3.可以治疗肠痈的药物是:()A.火麻仁B.大黄C.败酱草D.红藤E.牡丹皮4.木香主要用治:()A.脾胃气滞B.泻痢后重C.腹痛胁痛D.湿热黄疸E.胸痹结胸5.西洋参、山药、黄精的功效共同点是:()A.养阴B.补气C.益肾D.生津E.清火6.肺虚久咳常选用:()A.百部B.甜杏仁C.紫菀D.乌梅E.款冬花7.入汤剂宜后下的药物是:()A.桑叶B.肉桂C.菊花D.砂仁E.钩藤8.僵蚕的主治病证是:()A.急惊风B.慢惊风C.风热头痛D.风疹瘙痒E.瘰疬痰核9.具有补肝肾、明目之功的药物是:()A.车前子B.女贞子C.菟丝子D.决明子E.枸杞子10.能敛肺止咳的药物是:()A.诃子B.乌梅C.山茱萸D.罂粟壳E.覆盆子二、填空题(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
如填药名,每空限填一种药名。
)1.药物七情中,应避免配伍的配伍关系是,。
2.薄荷、牛蒡子的功效共同点是均能疏散风热,,。
3.鱼腥草的功效是清热解毒,,。
4.藿香、佩兰的功效共同点是均具有、之功效。
5.青皮的功效是,。
6.乳香和没药均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然乳香偏于,没药偏于。
7.具有回乳功效的药物是,具有消骨鲠功效的药物是。
8.桑白皮、葶苈子均具有的功效是,。
9.下列药物的特殊煎法是:蒲黄入汤剂宜,辛夷入汤剂宜。
10.麻黄根主治,鹤虱主治。
三、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错处下划横线,并在线下写出正确答案,但不得改动已加边框的部分。
)12345四、简答题(共2小题,10分。
)1.简述中药的副作用与毒性反应的区别。
(5分)2.人参的用量用法、使用注意是什么?(5分)五、论述题(共3小题,30分。
)1.试述五味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病证和使用注意。
(10分)2黄连、车前子、白术、干姜、葛根均可治疗泄泻,它们的作用机理和主治病证有何不同?(10分)3.比较柴胡、葛根、升麻三者的性能功效和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0分)附:第二套模拟试卷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E2.B3.D4.D5.A6.C7.C8.A9.B 10.D(二)、B型题1.D2.C3.E4.A5.B6.D7.B8.A9.E 10.D(三)、C型题1.C2.C3.A4.C5.B6.C7.C8.B9.C 10.D(四)、X型题1.A B C D E2.A B C D E3.B C D E4.A B C D5.A B6.A B C D E7.B D E8.A B C D E9.B C E 10.A B D二、填空题1.相恶,相反2.透疹,利咽3.消痈排脓,利尿通淋4.芳香化湿,解暑发表 5.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6.活血行气伸筋,散血化瘀7.麦芽,威灵仙 8.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9.包煎,包煎10.自汗、盗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三、改错题1.辛温改为苦平,肝肾改为肺脾2.清肝明目改为清利头目,清热解毒改为疏肝解郁3.止泻痢改为舒筋络,下乳汁改为利湿退黄(或清利湿热)4.雄黄改为硫黄,藜芦改为五灵脂5.清热解毒改为利水消肿,软坚散结改为退虚热四、简答题1.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
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等也有密切关系。
2.人参的用法用量:入汤剂,5~10g;用于急重证,剂量可酌增为15~30g。
宜文火另煎兑服。
研末吞服,每次1.5~2g。
使用注意:反藜芦。
畏五灵脂。
不宜同时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补力。
五、论述题1.五味子的性味归经:酸,甘,温。
归肺、心、肾经。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主治病证:①久咳虚喘。
②津伤口渴及消渴。
③自汗,盗汗。
④遗精、滑精。
⑤久泻不止。
⑥心悸,失眠,多梦。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2.黄连苦寒,善于清热燥湿止泻痢,主治湿热泻痢。
车前子甘寒,善于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渗湿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主治暑湿泄泻属于水湿偏盛的大便水泻、小便不利。
白术苦甘温,善于补气健脾燥湿以止泻,主治脾虚湿盛的大便溏泻。
干姜辛热,善于散脾胃寒邪、助脾胃阳气而止泻,主治脾胃虚寒或脾胃实寒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
葛根辛甘凉,善于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止泻(升阳止泻),主治脾虚泄泻、湿热泄泻。
3.柴胡、葛根、升麻三者皆为辛凉之品,都能发表、升阳,均可用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证。
其中柴胡、升麻两者均能升阳举陷,同可用治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
而升麻、葛根两者又均能透疹,常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不同之处在于:柴胡辛苦微寒,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感冒发热,现有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证。
升麻辛甘微寒,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其升提(升阳举陷)之力较柴胡为强,并善于清热解毒,又常用于胃火上攻,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丹毒痄腮;外感疫疠,阳毒发斑、咽痛目赤;温毒发斑等多种热毒病证。
葛根甘辛凉,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达到生津止渴、止泻之功,常用于热病津伤、烦热口渴,阴虚消渴;湿热泻痢,脾虚泄泻。
同时,葛根解肌退热,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恶寒、头痛、项背强痛,无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