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自然辩证法04——08考试试题与答案+自然辨证法题库

哈工大自然辩证法04——08考试试题与答案+自然辨证法题库

2008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一,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科学理论总是以一些不能被证明的基本预设作为基本出发点,因而缺乏充分的理性基础,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始终是有限度的。

2、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很多经验定律是通过归纳法获得的,因此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可靠方法。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科学共同体内每一个科学家获得科学资源、做出科学发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4、在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中,判决性实验是在两个对立和相互竞争的理论中决定取舍并最终断定某个理论命运的经验检验。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2004年底,圆明园开始实施湖底防渗工程。

此时了解圆明园湖底即将铺膜的只有圆明园管理部门、水利和圆明园的上级管理单位。

圆明园管理部门没有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做环境评价。

直到2005年一位环保人士春游偶然发现,才最终引发了这场铺膜事件的激烈争论。

铺膜事件从事发、叫停、召开防渗工程听证会到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清华大学出具的环评报告要求全面整改,大约100天的时间。

但在这短短的100天时间里,来自民间的环保人士、学者、市民等一些原本并不相识的人却为了保护圆明园遗址和生态不再遭破坏,走过了一段艰辛却有意义的历程。

这件事给圆明园带来直接损失有四五百万之多(相当于一年的游船收入),还不包括铺膜和拆膜的费用。

据圆明园管理部门介绍,圆明园整改工程投资在3000万以上,希望这么多钱能买来我们永远记住的教训。

问题:1)这一案例涉及到技术研究和开发中的何种方法?2)讨论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3)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2、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一次讲演中曾讲到这样一件事:美国罗技公司WAND牌无线鼠标生产中的利益分配是这样的:一只销售价40美元的无线鼠标,其中有15美元归于分销商和零售商,13美元给零部件供应商,只有3美元给在中国苏州的装配厂,剩下8美元留给自己。

从这个利益分配链上可以看到,罗技公司450名员工的年薪永远要超过苏州那家装配厂4000名职工的工资。

这是因为,苏州的装配厂只是简单的装配,而反映鼠标核心价值的芯片制造技术,是来自零部件供应商。

对此,人们将其称之为“鼠标现象”。

问题:1)“鼠标现象”揭示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是否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面对“鼠标现象”,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作何种抉择?3)现在有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叫做“以市场换技术”,即只要市场开放了,技术也会随之而来,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引进大批技术,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3、洗澡,这是普通之至的事情,但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时,水的涡流总是向左旋,即是逆时针方向转的。

这是他所用的浴缸的特殊现象吗?谢皮罗决心穷追到底。

1962年,谢皮罗发表论文,认为这种现象和地球自转有关。

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是顺时针方向形成涡流的;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涡流。

谢皮罗教授的论文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他们纷纷进行观察实验,其结果是屡试不爽,完全与谢皮罗的论断相符。

问题:1)这一事例说明了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什么问题?2)对于这一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三,讨论题(合计25分。

其中题(1)15 分、题(2)10分)1、在美国关于枪支管制的争论中,支持管制的一方曾经打出“抢可以杀人”的标语,但反对管制的美国枪支协会(NRA)则回击说,“不是枪杀人,而是人杀人”。

请根据相关原理提出你自己的看法以及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2、据报道,我国筹备一年多的大飞机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挂牌,这标志着中国大飞机项目正式启动。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实施大型飞机研制重大专项对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背景介绍: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洲四国和俄罗斯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而占领国际市场的只有美国波音和欧洲的空客。

)2008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试题评分原则一、评分基本原则本次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是否在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方面确有收获,而评定的标准,不是学生记住了哪些条条。

因此,考核采取开卷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情况。

因此,试卷评阅中总体把握以下原则:1、每小题只确定总分数,不再设定具体采分点。

2、回答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抄书,而没有针对性回答的语言,即使知识点都提到,也不能得满分。

3、回答了完全没有必要回答的内容,即使包括了应回答的知识点,也要扣掉2-3分。

4、材料题必须是就材料谈问题,完全脱离所提供的材料,即使所谈理论和材料相符,也要扣掉2-3分。

5、不论是何种问题,均允许从多侧面、多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且符合本门课程的思想方法,均应给分。

某题从某一角度的论述非常深刻,即使知识点有遗漏,也可不扣分。

6、讨论题必须和现实或实际(或案例)相结合,只有理论而无和实际的结合,只能得一半分。

案例和理论脱节,也不能得满分。

二、具体评分原则第一部分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此题考查学生对科学理论结构的理解。

承认基本假设是理论建构的基础,且不能被证明,实际上就是理论的界限或边界。

科学是在特定条件下相对客观的认识。

2、此题考查学生对归纳法的理解,肯定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但并不可靠,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共同体分层的“权威结构”和“马太效应”的全面理解。

尽管“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在科学共同体内由于科学的优势积累效应,每一个科学家获得科学资源、做出科学发现的机会是不均等的,处于金字塔上层的科学家更易获得科学成果。

从机遇等其他角度回答,酌情给分。

尽管回答“均等”,但能大致自圆其说,也酌情给分。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判决性实验”的理解。

肯定判决性实验的“在两个对立的假说中决定取舍”的功能,但不能“最终断定某个理论的命运”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技术评估”方法的理解,包括技术评估的内涵、技术评估的必要性以及技术评估的特点。

考生必须把上述问题融入对问题的回答和分析中,虽然也回答了上述问题,但未和所讨论的具体问题结合的,只能得一半分。

上述问题回答虽不全面,但有独到见解的也可得满分。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主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特点的理解,思路应该开放和灵活。

要理解“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的经济发展法则,并指出“独创性的技术是不可能靠市场换来的”。

立论可自己建立,但要结合我国目前自主创新的现实。

回答问题未突出“自主”二字,只是简单的抄书,只能得一半分。

针对某一问题说理透彻,也可给满分。

3、本题可从多视角回答。

从机遇、观察和理论的关系、观察的敏锐性、科学问题的提出等角度谈均可。

但无论从何种角度谈,必须针对题中所给的材料,而不能简单抄书。

第三部分讨论题(合计25分。

其中题(1)15 分、题(2)10分)1、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技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

从“技术价值观”、“技术的双重后果”和“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角度谈均可。

但均应从理论的基础上展开,谈出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2、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于高技术或者技术创新的理解,学生可以采用开放性的答题方式,不论是从高技术的带动作用,还是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对基础科学的拉引作用等角度回答均可。

不要求回答全面,但要求某一方面的分析有一定深度。

尤其不能“文不对题”、“不着边际”。

2007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一,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由于自然科学具有可错性,因此,科学理论的对错是无所谓的,只要对人类有用的就是科学。

2、技术评估作为一种确定未来技术发展战略领域的宏观决策方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只能由技术专家根据自己的技术知识给出科学的判断。

3、技术就是仪器、设备、工具,技术的本质是人们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

4、科学发展在时间上具有不平衡性,曾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日本的汤浅光朝,他对近现代科学成果做了统计分析,发现了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

转移的顺序是: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

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技术创新的条件时,戚发轫告诉记者:“搞创新搞探索,是不可能次次都成功的,肯定有失败”,“作为一个大的工程来讲,当然要尽量避免失败,必须成功,这个要求是合理的,但是这之前需要做很多研究、探索的工作,创新开发是以前没有做过的,要允许这些前期的工作有失败。

”问题:①你如何看待文中所说的“允许技术创新的前期研究有失败”的观点?②既然技术创新存在风险,为什么还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基本行为”。

③请结合学习或工作实践,谈谈在技术创新中,如何处理好“敢冒风险”和“谨慎稳妥”之间的关系。

2、19世纪,天王星轨道运行出现异常,运用力学规律预测它未来的位置总是不成功,理论上计算出的轨道和实际观测结果不符,但是,天文学家并没有由于这个反常放弃和否定牛顿理论,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和勒维烈提出在天王星外还有一个未知的行星,由于它的存在,导致天王星轨道异常,并根据牛顿力学理论计算和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并被柏林天文台证实,“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上”的发现。

问题:①为什么一个观察实验的否定结果,并没有推翻牛顿理论反而进一步证实它?结合相关原理说明之。

②从此案例出发,谈谈你受到哪些启示?3、2003年,当一种致命疾病的踪影首先出现在亚洲仅仅两个月,在它尚未以SARS的名称迅速扩大到世界舞台之际,科学家不仅已经找到了致病的罪魁祸首,而且还全面破解了它的基因排序。

世界卫生组织已最后确认致病的原因是一种叫做冠状病毒的病毒“家族”新成员。

来自三大洲的研究人员取得这一成就的方式,堪称现代科学史上的高速个案研究。

他们利用因特网联系方式和一种高技术新科学探测装备,揭开了一个令人畏惧的难解之谜。

问题:①是什么原因促使科学家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已经找到了致病的罪魁祸首,而且还全面破解了它的基因排序?②从此案例出发,谈谈你受到哪些启示?三,讨论题(合计25分。

其中题(1)15 分、题(2)10分)1、如何从科学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科学抽象过程)以及科学精神的养成等三方面,论述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对工科研究生的重要意义?2、在技术决定论看来,技术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并且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以技术进步为目的的现代化模式;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是相关利益群体协商的结果、技术是由社会型塑的,因此现代化模式是可以被选择的,人类可以朝向一个自己所希望的未来。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上述观点及人类未来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