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II)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

2.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实现00′00″到59′59″的可整点报时的数字计时器。

三、实验内容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2.设计实现00’00”-59’59”计时器单元电路。

3.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

含防抖动电路(开关k1,频率F2,校分时秒计时器停止)4.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开关K2)5.设计实现整点报时单元电路(产生59’53”,59’55”,59’57”,三低音频率F3,59’59”高音频率F4)四、实验器件1、集成电路:NE555 1片(多谐振荡)CD4040 1片(分频)CD4518 2片(8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CD4511 4片(译码器)74LS00 3片(与非门)74LS20 1片(4输入与非门)74LS21 2片(4输入与门)74LS74 1片(D触发器)2、电阻:1KΩ1只3KΩ1只150Ω4只3、电容:0.047uf 1只4、共阴极双字屏显示器两块。

五.元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1.NE555 1片(多谐振荡):(1)引脚布局图:图1 NE555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引脚4 ) V表1 NE555逻辑功能表2.CD4040 1片(分频):(1)引脚布局图:图2 CD4040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说明:CD4040是一种常用的12分频集成电路。

当在输入端输入某一频率的方波信号时,其12个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分别为该输入信号频率的2-1~2-12,在电路中利用其与NE555组合构成脉冲发生电路。

其内部结构图如图4所示。

引脚图如图3所示,其中VDD 为电源输入端,VSS为接地端,CP端为输入端CR为清零端,Q1~Q12为输出端,其输出信号频率分别为输入信号频率的2-1~2-12。

3.CD4518 2片(8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1)引脚布局图:图3 CD4518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表2 CD4518逻辑功能表4.CD4511 四片(译码器):(1)引脚布局图:图4 CD4511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LE表3 CD4511逻辑功能表5.74LS00 3片(与非门):(1)引脚布局图:图5 74LS00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表4 74LS00逻辑功能表6.74LS20 一片(4输入与非门):(1)引脚布局图:图6 74LS20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表5 74LS20逻辑功能表7.4LS21 2片(4输入与门):(1)引脚布局图:图7 74LS21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表6 74LS21逻辑功能表8.74LS741片(D触发器):(1)引脚布局图:图8 74LS74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表7 74LS74逻辑功能表9.电阻:电路所用的电阻为4色环电阻,阻值为330Ω或者300Ω的电阻共28只、阻值为1kΩ和3kΩ的电阻各1只。

10.电容:0.047uf 1只11.共阴极双字屏两块:(1)引脚布局图:图9共阴极双字屏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表8 共阴极双字屏逻辑功能表六、实验原理电子计时器是由计时电路、译码显示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几部分组成的,其中控制电路可以分为校分电路、清零电路和报时电路。

其具体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0电路原理框图电路各单元工作原理及逻辑设计总工作原理:由振荡器产生的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再经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

秒计数器记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

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

记时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进行校分,校秒。

扩展电路必须在主体电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功能扩展。

1.秒脉冲发生电路逻辑图如下:图11脉冲发生电路图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电路提供计数脉冲,因为设计的是计时器,所以需要产生1Hz的脉冲信号。

这里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

具体电路可由频率为f=212Hz的晶体振荡器和12位二进制串行分频器CD4040实现。

CD4040的最大分频系数是212,即Q12=1Hz,从Q12可以输出脉冲信号。

2.计时电路计时电路钟的计数器,可以采用加法计数器CD4518实现。

将分和秒的个位、十位分别与七段数码显示器上对应管脚连起来,使显示器上显示从0分0秒到59分59秒,然后清零重新计数。

图11电路左半部分对应的是分的十位和个位,右部分对应的是秒的个位和十位。

秒的个位的CP端和分的个位的EN端都由校分电路提供信号。

同时分十位的EN 连到分个位的6号角,秒同分。

3.译码显示电路译码器选用四线-七段译码器CD4511,显示器选用共阴双字显示器。

图13 译码显示电路图将译码器CD4511的7个输出端1、2、3、4、5、6、7分别与显示器上的对应端相连,译码器的3,4,5脚分别接1,1,0,输入端接计数器CD4518的输出端,即可实现数字显示的功能。

两者都是从计数器的输出端向CD4511的输入端输入信号,通过译码器4511后再输入到数码管中。

(330Ω的电阻是以防电流过大使数码管烧毁)4.报时电路图14报时电路图当需要在某一时刻报时,就将该时刻输出为“1”的信号作为触发信号,选通报时脉冲信号用蜂鸣器进行报时。

要使蜂鸣器在59′53″、59′55″、59′57″时发出低声(频率为500Hz);在59′59″时发出高声(频率为1KHz)。

蜂鸣器的一端接地,则另一端的输入应满足以下式子:H=59′53″f3+59′55″ f3+59′57″ f3+59′59″f4=59′51″(QB f3+QCf3+QDf4)D 3Qd3Qa2Qc2Qa1Qa=D C B 433''51'59其中,Q B 、Q C 、Q D 分别是秒个位的输出。

假设分十位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为1Q D ,1Q C ,1Q B ,1Q A ;分个位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为2Q D ,2Q C ,2Q B ,2Q A ;秒十位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为3Q D ,3Q C ,3Q B ,3Q A ;秒个位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为4Q D ,4Q C ,4Q B ,4Q A 。

其中,Q 4为高位,Q 1为低位。

在59′51″时,四个计数器的输出分别为:1Q D 1Q C 1Q B 1Q A =0101, 2Q D 2Q C 2Q B 2Q A =1001, 3Q D 3Q C 3Q B 3Q A =0101, 4Q D 4Q C 4Q B 4Q A =0001。

因此,此时的触发信号F =1Q C 1Q A 2Q D 2Q A 3Q C 3Q A 4Q A 。

而报时脉冲信号可以由CD4040输出分频信号中得到,低音选用500Hz 的脉冲,高音选用1KHz 的脉冲。

连好之后,将输出接到蜂鸣器的一端,蜂鸣器的另一端接地即可实现了定点报时的功能。

5.校分电路图15校分电路图如图,校分开关打到“0”时,计数器正常计数;当开关打到“1”时,分计数器以2Hz的频率进行快速校分。

校分电路工作原理:当校分开关打开时:输出为3Qc,接到分个位的EN端,实现正常进位;当校分开关闭合时:2Hz的脉冲正好送到分个位的EN端,使得分位的数字能以2Hz的频率快速跳动,从而实现快速校分。

在校分过程中,将原本接地的秒个位的CP端接到74LS74的Q端。

这样,当校分开关打开时:实现正常进位,正常计数;当校分开关闭合时:相当于秒个位的CP端接高电平,秒个位停止计数,仅由分个位快速校准。

6.清零电路图16清零电路图清零电路的工作原理:分别将分十位和秒十位的QB 、QC端与非,之后再和一个清零开关与非,最后的输出接到分十位和秒十位的Cr端。

这样,就可以实现任意状态功能:任意状态清零:若清零开关在某一时刻闭合,则无论1QB 、1QC的值是多少,清零电路的输出都为高电平,这样可以实现任意状态的清零。

59″清零:清零开关断开,无论是对分位还是对秒位,计数器计数到59时,如果再计数一次到60,即在秒十位到6的瞬间,3QB和3QC同时出现高电平1,则会产生清零脉冲信号到达秒十位的Cr端实现59到00的清零;分位上的原理相同。

九.实验总结与感想本次电工电子实验总共持续了两天时间,主要通过设计一个数字电子计时器来考察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电路的能力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开学前一天下午,在实验室聚精会神的听完老师对我的实验要求之后,回到寝室的我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我们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加上从网上搜集的各种资料,渐渐的设计出了完整清晰的逻辑图,虽然我们对每个部分的功能都进行了仔细的划分和设计,但是等到了试验台的时候才发现一切不是那么回事,首先是几个集成元器件的布局问题,虽然在设计电路,画电路图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但在真实的实验台上连线的时候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次的时候因为布局的不合理导致线路连到后面非常的乱,并且很难安装电阻和电容,接着就是每个芯片都应该连接电源,但是在做实验的时候,却在检查电路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很多芯片并没有连上电源,导致很多芯片并没有工作,所以虽然我第一个半天就已经把线路连好,但是在接上电源之后显示屏并没有任何的反映,当天回到寝室之后,仔细研究了一下电路图,又回想了一下当天的问题,显示屏上的数字完全没有动,说明整个电路都没有工作,那就可能是芯片的电源没有接上去,或者就是电路设计错误。

第二天到了实验室之后开始检查电路,发现线路和自己的电路图没有什么两样,之后从时间的角度考虑,最终选择放弃了第一版的电路图转而选择了第二版的电路图,重新开始了连线,但是在连完线之后发现电路依然不工作,最后我选择用万用表一个接一个管脚的去试,最后发现是试验台的电源处不供电,换了一个电源之后,电路总算开始工作了,但是仅仅是秒钟的部分,分钟的部分依然不走,经过仔细的检查发现,竟然有一根线完全没有接进显示屏,而是接在了外面,最终经过检查和调整,所有的部分都正常运行,除了蜂鸣器,有了前几次的检查经验,这次检查起来就顺风顺水多了,一会会儿就发现蜂鸣器不响的原因是没有接地,最终在中午结束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的实验。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发现在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戒骄戒躁,心平气和的去连线,每一根线都要看清楚,不能连串了,要找准各管脚的位置,另外要注意一些1和0 的管脚借口,然后是安装秒脉冲电路,要注意1千欧和3千欧的区别,这个可以用欧姆表测量。

计数器电路选好进位管脚即可,但是要注意接入校分和清零电路时引脚的细节。

报时电路接口比较复杂,从4518引出导线时注意吧,很多同学都是进位没有处理好导致功能总是不对,这个进位项必须注意一下就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