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心田上的百合花语文

2019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8心田上的百合花语文

28.心田上的百合花【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朗读材料,查阅好有关百合花的图片和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你最喜欢什么花?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谈论回答)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株花——百合花,出示图片,你见过百合花吗?了解它吗?请说说。

(学生谈论回答)2、教师结合学生的了解介绍百合花的有关知识:出示图片及文字资料:百合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百合鳞茎由许多鳞片抱合而成,故名百合。

产地及分布: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等温带地区。

百合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

百合花种类繁多,花色艳丽丰富,花形典雅大方,姿态娇艳,花朵皎洁晶莹雅致、清香宜人;百合花既宜盆栽和插花,又是常见的庭院花卉。

是世界著名的鲜花。

3、录音朗读课文,整体感悟现在百合花已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温馨的祝福,那么你们知道百合花生长在哪里吗?今天,老师要让你们认识一株生长在特殊地方的百合花。

我们一起来欣赏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也许她会给我们新的感悟。

齐读课题:心田上的百合花。

4.简介作者及推荐其作品(出示课件)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

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

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听课文朗读,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学生回答明确:一株长在断崖上的百合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开出了洁白的花,并形成了一个“百花谷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敬仰。

)4、研读赏析,品味课文语言感悟百合精神师:一株长在断崖上的看似野草的百合,又是经过怎样的努力而获成功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划出自己有触动感悟的语句,并写上自己的评析,然后谈自己的感受。

以“我认为这是一株的百合花因为”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理解。

出示课文重点句子:齐读:“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这里百合说了几次我要开花?(三次。

)这是一组排比句,排比的句式要读出气势。

练习朗读。

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花?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小结:这是一株坚定的百合、顽强的百合花、不向命运低头的百合花、坚持不懈的百合花,这是一株自信的百合花、纯洁美丽的百合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百合花、名副其实的百合花。

这是一株近乎完美的百合花。

5、探究问题师:这株百合以她坚定的信念,以她执著的精神,以她的不断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一株执著坚韧智慧的百合花,是一株让人感动,令人敬仰的百合。

(1)如果你是野草,你会怎样做?为什么?(2)如果你是百合花,又会怎样做?为什么?(人的价值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或在逆境中要百折不挠)(3)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困难和别人的嘲讽呢?师: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

她,的确不是一株野草,,而是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

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

6、归纳写作手法师:本文既然在写第一株百合的成长经过,那么文章的题目可以换成“百合花的传说”你认为可不可以?为什么?(本文通过描写一株百合的成长经过,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同时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面对困境要百折不挠只有这样才会成功)师:你知道这种叫什么写法吗?除了这种写法还运用了什么手法?(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还运用了拟人、衬托等)7、课外延伸师:百合花以她淡淡的清香,秀美的风姿得到了我们的喜爱,以她的药用价值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健康,更以她的纯洁执著真情赢得了我们的赞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来尽情地描绘她,赞美她。

请欣赏后梁梁宣帝南宋陆游的诗及席慕蓉的诗(出示幻灯片)百合萧察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陆游)山百合席慕容与人无争静静地开放一朵芬芳的山百合静静地开放在我的心里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它的洁白只有我的流浪者在孤独的路途上时时微笑地想起它来如今的百合花们继承了第一株百合花的精神,经过她们一代一代不懈的努力,她们的家族更加繁荣昌盛,百合花的含义也更广。

(出示百合花语)百合(所有的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香水百合:纯洁、婚礼的祝福、高贵白百合:纯洁、庄严葵百合:胜利、荣誉、富贵姬百合:财富、荣誉、清纯、高雅野百合:永远幸福狐尾百合:尊贵、欣欣向荣、杰出玉米百合:执著的爱、勇敢编笠百合:才能、威严、杰出圣诞百合:喜洋洋、庆祝、真情水仙百合:喜悦、期待相逢8、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这一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的百合花,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困境、遇到挫折时我们一定会乐观豁达,挺胸走过,因为我相信这一株坚韧智慧的百合花,已经长在了我们的心田里。

愿我们以心里的百合花来影响他人,使我们人世间成为一片圣洁的“百合谷地”。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piān pìbǐyíshìfànɡbúxièjǐn jì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泪滴()的花朵()的念头( )的山谷()的水珠()的风姿三、近义词找朋友。

偏僻—( ) 洁白—( ) 嘲笑—( )高兴—( ) 证明—( ) 欣赏—( )【参考答案】一、偏僻鄙夷释放不屑谨记二、激动美丽纯洁遥远晶莹秀挺三、偏远洁净讥笑欢乐证实观赏【板书设计】28.心田上的百合花坚定顽强不向命运低头坚持不懈自信纯洁以花证明名副其实近乎完美【课后反思】《心田上的百合花》是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8课,它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拟人化的哲理性散文,笔触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文中主要讲了在一个偏僻的山谷断崖边上,一株百合长在杂草丛中,它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实现自己作为花的价值,不顾身旁杂草的冷嘲热讽,努力释放内心的能量,最后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而真正打动作者心灵的是在此种环境下的淡泊、执着与坚定的品质,它带给了作者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

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品质的百合花不仅仅是开在断崖之上,也开在了作者的心田上,更开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田上。

“百合谷地”,让我们感动地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让我们的心在颤动,百合花不仅触动了我们的眼睛,更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三维目标。

本课教学,我主要让学生敞开心扉去触摸语言,去感受语言,去体味语言,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字里行间感受百合花那种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提问让学生交流,整体感知百合花留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重点注意描写百合花的词语、句子、段落,接着全班交流:“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让学生自己用一个词把百合的形象概括出来,以加深对百合的精神,品性的了解,并勾画出对他们有所触动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最后,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并抽生说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接下来,品读语言,走进百合。

为了读懂百合,我主要抓住百合心中始终有一个纯洁的念头,引读百合说出的三句话。

让学生以读为主,从读中悟,读中品,以读促思,以情促读,去感悟百合花的坚强、自信、执着、美丽、纯洁、百折不挠的精神。

然后创设问题,让学生思考:百合花最终能开出美丽的花朵,除了心中有纯洁的信念,还有什么力量促使它开花的?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去体会百合心中除了有坚定的信念,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开出美丽的花。

同时,让学生领悟到,小小的一株百合,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执着、坚强地与困难作斗争,它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它承受了鄙夷和嘲笑,终于以花来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以花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花是如此,人也一样。

最后,通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一株杂草,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一株百合你又会怎么做?让学生在百合花的精神中去感悟到:人的价值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证明,哪怕是在逆境中也要百折不挠。

最后提问点题:为什么开在山谷里的百合花,作者要说是《心田上的百合花》,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1.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

整个课堂流程:预习导学—展示点拨—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与文本进行一次次亲密的接触,圈点批注他们喜欢的语句,为展示做充分准备。

展示环节,学生踊跃发言,并且感悟深刻,表达富有文彩,无不让教师感到意外。

教师点拨深化学生的认识,在师生互动中,百合的形象逐渐丰满;文本深刻的内蕴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时,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热烈,并把本组讨论的要点条分理析,经过谈论,基本读懂每一篇文章后面都站着一个血肉丰满的作者。

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为百合花写一首小诗,孩子们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也看出百合真正开在了每个人的心田上。

2.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小组的每个成员轮流发言,学生都很自信的阐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同时本组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得本组成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然后,由一同学代表本组参与全班交流,在交流时当本组的意见与其他小组有不同,可随时起来发言,通过辩论的方式使学生的思想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3.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我要求学生把语句流畅、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学生读完之后,教师给予及时的点评与指导,让学生不仅是在朗读方面有所提升,同时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语感养成创造了条件。

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注重关注学生的自我阅读,而这种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够全面。

在文章感知方面,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读完全文,你仿佛看到了一株怎样的百合?学生只是从文中选取有关百合花的语句概括:我仿佛看到了一株坚持不懈的、有信念的、坚韧、执着的、坚定的百合花;而忽略了对整篇文章的感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