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和谐高效课堂的精神为指针,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立足我校的教学
实际,即以我们教师现有的文化水平、教育理念、备课主动性,师生现在的在校时间,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值等,在此基础上研究教育教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抱着对工作、对学校、对同事、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心工作,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任务,达到提高工作质量,教师从容工作的效果。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终
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为重要标志,实施新课程教学;
二、教情分析:
1、教师:
初一三位教师,刘福利、贾咏梅、郭主任,共13个教学班,困难不少,压力较大;有利的方面是全组都能帮助指导。
2、学生:初一新生初次接触历史,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本学期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规范学生学习习惯作为教学重点。
小学的生活毕竟和初中的生活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所以要他们一下子接受初中生活的高要求,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
另外,他们的学习习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养成,这一切都给授课造成一定的难度。
3、课程:本学期,我们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先慢后快,寓教于乐,提高趣味性,同时,“每课一练”,做到堂堂清。
4、教学重难点
1、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和半坡、河姆渡居
民,华夏祖先黄帝、尧、舜、禹。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为封建制开端。
夏、商、
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西周的分封制,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的史实,
商鞅变法,中华文明的勃兴文字等,儒家法家道家人物代表及百家
争鸣。
3、秦、两汉封建制形成、巩固时期。
秦的统一与巩固措施,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两汉经济的发展,匈奴的兴起及与汉
朝的和战,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昌盛的秦汉文化。
4、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鼎立期间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科技文化、书画艺术、石窟艺术和思想成就。
三、教学要求:
1、教师:
(1)注意师德修养,为人处事,光明磊落,确实能够做到为人师表;
(2)认真钻研教材,学习课改理论,正确领悟学校教学的要领,明确学校教学的宗旨;
(3)选择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并且做到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质量,不要搞形式;
(4)注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等诸方面的教育。
(5)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力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学生多感悟,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2、学生:
(1)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物质,知识,心理);上课认真听讲,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并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时复习,真正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武装自己,“历史使人智慧”;历史正是让同学
们在对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懂得许多道理,学会
怎样做人,尤其是学会怎样思考、分析、处理问题。
(2)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写字正规,会审题,会答题的能力等;上课勇于发言,虚心向先进的同学学习,不断地修养自身的学习能力,让自
己成为一个主动学习,会学习的优秀中学生。
四、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1、在抓好学习习惯及品质修养的同时,力求考试的平均分达到70以上,
优秀率达到25%以上。
2、力求全体学生弄清楚所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能在课本上找出即可);
2/3以上的同学应达到将这些内容掌握,并当堂消化;1/3的同学经过
进一步努力熟记
3、通过本学年的教学,在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上,力求达到不会自学
的初步自学,稍微有点基础的基本能自学,原本会一点自学的达到基
本能自学,而基础较好的达到独立钻研——即自己学习。
五、有关的教学措施:
(一) 学生方面
1、坚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力求做好每节评价,不能面面俱到,也至少让
一些表现不佳或表现优秀的同学能得到中肯的评价;
2、坚持堂清,力求能及时的将学生的测试成绩得分及时反馈给家长,让
家长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能及时有效的在家中做
好配合工作;
(二) 教师方面
1、坚持教学研究制度,大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
学效益;
2、坚持教学常规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个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
有所得;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抓好学习习惯与自学能力的培养,稳扎稳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和学习能力,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对教材和大纲要吃透,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决不随便应付一节课;备课要以学生的学为主,多备学生,重方法和教育,而不必拘泥于形式;以效率为宗旨;坚持堂堂清:每堂教学都要有一个横向的比较,对自身教学也有一个纵向的比较;做到心中有数;多听课,多学习,注重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
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化底蕴。
六、教学进度:
1、时间:从开学至期中考试这一阶段,约两个月,八个教学周的时间:期中后约10周
2、授课任务:第一课至第十三课;第十四课至夺十四课
3、具体安排:(初定,会根据情况变化的)
第1周第1、2课第2周第3、4课
第3周第5、6课第4周第7、8课
第5周第9、10课第6周第11、12课
第7周第13课,复习第8周复习
第9周复习第十周考试
第11周第14、15课第12周第16、17课
第13周第18、19课第14周第20、21课
第15周第22、23课第16周第24、单元拓展课
第17周复习第18周复习
第19周复习第二十周考试
七、教研
根据教研组安排第一周教研(在开学前)
目的:为开学做好一切准备。
重点:将动员课备好,一定要达到在第一堂课上,让学生明白如何做才能上好历史课,为以后的学习做好规范,养成习惯。
主要内容:
1、进一步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本学科的职责及应遵守的规范;
2、讨论并制定好本学科的计划;
3、提前备好开学第一周和第二周的课;
4、将教材熟悉到第二课,将开学第一周所用的资料及相关用题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