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安息香的合成及表征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12 班同组人员钟坤徐再鸿何德维刘洪念熊泽雨学号1108110391 1108110375 1108110384 1108110379 1108110389指导老师郭妤老师实验时间:2013年12月5日安息香的合成及表征前言1943年Ukai等发现噻唑盐具有和氰负离子相同的催化性能,同样可以用作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维生素B1(VB1)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噻唑盐,因此容易获得的VB1可作为催化剂用来进行安息香缩合反应。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VB1催化反应产率低且不稳定,重复性差。

何强芳通过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H值、VB1用量、反应物料加入方式对糠偶姻合成的影响,改进了VB1催化糠醛缩合生成糠偶姻的反应条件:常温下糠醛与VB1的质量比为20∶1-15∶1,滴加2.5mol/L NaOH使溶液pH 值为8-9,然后65-75℃回流反应60-90 min,产率可达74.16% -76.19%。

安息香缩合反应一般采用氰化钾(钠)作催化剂,是在碳负离子作用下,两分子苯甲醛缩合生成二苯羟乙酮。

但氰化物是剧毒品,易对人体危害,操作困难,且“三废”处理困难。

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B1代替氰化物作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以维生素B1作催化剂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原料,耗时短,污染轻等特点。

芳香醛在氰化钠(氰化钾)作用下,分子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α-羟酮,称为安息香缩合反应。

氰离子几乎是专一的催化剂。

反应共同使用的溶剂是醇的水溶液。

使用氰化四丁基铵作催化剂,则反应可在水中顺利进行。

安息香缩合最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是苯甲醛的缩合反应。

2 C6H5CHOCN-C2H5OH-H2OC6H5CHOHCOC6H5这是一个碳负离子对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氰化钠(钾)是反应的催化剂,其机理如下:C6H5COH+ CN-CO-HCNC6H5C-OHC6H5CNC6H5CH=OC6H5CHOHCOC6H5 COHC6H5CNCO-HC6H5CO-C6H5CNCOHHC6H5+ CN-除了CN-外,噻唑生成的季铵盐也可对安息香缩合起催化作用。

因为氰化物为剧毒药品,使用不方便,现今多用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B1的盐酸盐代替氰化物催化安息香缩合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无毒且产率高。

反应式如下:VB1OCH COH安息香2CHO苯甲醛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或噻胺,是一种辅酶,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结构如下:SNNNNH2CH3CH2CH3CH2CH2OH+Cl HCl绝大多数生化过程都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酶的参与可以使反应更巧妙、更有效及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维生素B1在生化过程中可对形成偶姻(如α-羟基酮)反应发挥辅酶作用。

从化学角度看,VB1分子最主要的部分是噻唑环,其C2上的质子由于受氮和硫原子的影响,有明显的酸性,在碱作用下,质子容易解离下去,产生碳负离子反应中心,形成苯偶姻。

反应机理如下: 第一步:碱作用下N S +H 3CR /R HVB 1H +N S +H 3CR /R -内鎓盐-第二步:亲核加成——烯醇加合物N S +H 3CR /R N S +H 3CR /R -C-H O+C-H O -N S H 3CR /R C-OH第三步:亲核加成——辅酶加合物H N S +H 3CR /R C-H O+N S H 3CR/R C-OHC OH COH第四步:辅酶复原H VB 1H +-N S +H 3CR /R N S +H 3CR /R -O C OH C OH H +N S +H 3CR /R CH C +OH H H +O CH C OH 安息香安息香在化学工业和药物合成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如抗癫痫药物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合成以及二苯基乙二酮、二苯基乙二酮肟,乙酸安息香等制备都用这个反应。

现阶段最佳的安息香合成方法是2009年厦门大学发表了一篇有关安息香合成方法的改进:以盐酸硫胺素为催化剂,V(水)∶V(乙醇)=3∶2,pH=9.5,常温下放置7d,其收率可达82%左右。

与传统的加热合成法相比,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收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制备安息香。

一、实验目的1.学习辅酶催化合成安息香的反应原理及其合成方法,利用红外光谱表征其分子结构。

2.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并熟练掌握溶液配制、加热回流、冰浴冷却、抽滤、重结晶、测熔点等实验操作。

3.通过综合型实验的学习,更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安息香合成的实验机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了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 B1(Thiamine)来代替剧毒的氰化物完成安息香缩合反应,反应时,维生素 B1 分子中的噻唑环上的氮原子和硫原子邻位的氢,在碱的作用下可生成负碳离子(Ⅳ)。

然后(Ⅳ)与苯甲醛作用生成中间体(Ⅴ),(Ⅴ)可以被分离得到。

(Ⅴ)经异构化脱去质子得到了中间体烯胺(Ⅵ),(Ⅵ)与另一分子苯甲醛作用时就得到了缩合中间物(Ⅶ),再进一步得到产物(Ⅷ)。

三、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1、试剂:维生素B1 苯甲醛 95%乙醇氢氧化钠蒸馏水食盐活性炭冰块 2、仪器:100ml三口圆底烧瓶一个 250ml圆底烧瓶一个试管电磁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减压蒸馏装置一套水泵熔点仪布氏漏斗抽滤瓶四、实验步骤1.原料处理与装置安装减压蒸馏苯甲醛.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约1/3至2/3的苯甲醛,连接简易减压蒸馏装置,温度稳定之前为前馏分;待温度稳定后,开始收集馏分,即为苯甲醛。

2.开始反应安息香的合成:○1在1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放入3.5g(0.010moL)维生素B1和10mL 水。

完全溶解后再加入30mL95%乙醇,塞上瓶塞,放在冰盐浴中冷却。

○2另取5mL15% NaOH于一支试管中,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冷却时间至少10min后,将冷却的NaOH溶液加入到圆底烧瓶内的维生素B1溶液内。

○3并立即将20mL(20.8g,0.196mol)新蒸馏的苯甲醛倒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均匀,测定pH,如果pH偏低,用15%NaOH溶液滴加调节PH 值使之在10左右(注意不要过量,不能回调)。

○4装上回流冷凝管,在65~75℃水浴中加热90min。

切勿将反应物加热至激烈沸腾,水浴温度不超过80℃,可以测定反应溶液的pH。

反应混合物呈橘黄色均相溶液。

○5反应完成后,冷却反应混合物至室温。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用冰水冷却,使晶体析出(如果反应混合物中出现油层,应重新加热使其变成均相溶液,再慢慢冷却结晶。

若无晶体析出,可用玻璃棒在溶液内摩擦容器内壁,促使其结晶析出。

○6减压过滤,用50mL冷水分两次洗涤晶体,干燥后得粗产物。

用95%乙醇重结晶,每克产物约需乙醇7ml。

纯化后产物为白色晶体。

3.计算产率,测定熔点,并测定纯产品的红外光谱并与安息香的已知红外光谱对比,指出其主要吸收带的归属。

本实验约需4~5h五、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六、数据处理七、实验结果分析八、注意事项1、维生素B1受热易变质,将失去催化作用,应放于冰箱内保存,使用时取出,用后及时放回冰箱中。

2、苯甲醛不能含有苯甲酸,使用前应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干燥后蒸馏。

因为苯甲醛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如发现实验中所使用的苯甲醛有固体物质苯甲酸存在,则必须重新蒸馏后使用。

3、若产物难以析出,可用力振摇或摩擦瓶壁,促使沉淀生成。

4、维生素B1在酸性条件下是稳定的,但易吸水,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失效,光及铜、铁、锰等金属离子均可加速其氧化;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噻唑环易开环失效。

因此,反应前维生素B1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必须用冰水冷透。

5、水浴上加热时,水浴温度应保持在80~85℃,否则反应难以进行。

6、安息香在沸腾的95%乙醇中,其溶解度为12~14g/100mL。

7、反应过程中,开始时溶液不必沸腾(即反应液的温度不超过80℃)反应后期可适当升高温度至80~90℃。

8、1 g产品约需6mL 乙醇。

在沸腾的95%乙醇中产物的溶解度为12~14 g/100mL。

必要时可加入少量活性炭脱色,若需脱色活性炭加入0.15 g 左右。

九、思考题1.合成安息香可选择的催化剂有哪些?答:传统的合成安息香的催化剂是氰化钾或氰化钠,但是氰化物是剧毒,对人体有害,而且实验中产生的三废难以处理;催化剂除氰化物外,也可以使用噻唑盐,而且使用噻唑盐做催化剂时,有α-H的醛也能够缩合。

现今大多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B1催化安息香合成,用辅酶维生素B1催化安息香,反应条件温和,无毒且产率较高。

还有就是2009年厦门大学对安息香合成的改进,用盐酸硫胺素作为催化剂,这种方法合成安息香实验操作简单,收率高,重现性好,很适合实验室合成安息香实验。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还有噻唑啉离子、三乙氧基膦和氯化三甲基硅、在LDA 存在下、烷基和芳基取代的咪唑啉啶也可以催化安息香的合成。

2.为什么要向维生素B1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用化学反应式说明。

答:向维生素B1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调节PH值,在此试验中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才能充分发挥催化剂的作用。

PH值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太高或太低均影响收率,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加入反应液中,同时检测反应液使其pH值在8~9之间;参考文献[1] 吴世辉,周景尧,林子森等编著.中级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 丁长江编著,有机化学实验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 李中华,白亦穷,辅酶催化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实验探究[J].大学化学.2012[4] 张国升,程俊等,安息香缩合反应的改进[J].,安徽中医学院报,2003,22(6)46-47[5] 王玥菊,李二成.安息香激光光解的CIDNP 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6.[6] 张国升,程俊等,安息香缩合反应的改进[J],化学合成.2003,(1)17.[7] 李仲杰,李四季.α-羟甲基安息香合成和光引发性能的研究[J],2004.[8] 何强芳,伍光仲,朱洁民,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影响因素[J].大学化学,2010,(3).[9] 刘汉标,石建新,雏小勇等.基础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0] 杜登学,马万勇等,基础化学实验简明教程[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