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税收理论学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和垄断统治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出理了不同的税收理论学派:
1.重商主义税收理论: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税收理论。
产生于15世纪,流行于16、17世纪,衰弱于18世纪下半叶,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托马斯·曼,法国的财政总监柯尔培尔,意大利的斯卡卢非等。
认为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商业是致富之源。
主张政府干预经济,把税收作为政府干预经济、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2.重农学派的税收理论: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时期的资产阶级税收理论。
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
认为农业是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农业才能使物质财富增加。
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废除包税制的征收制度,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
3.古典学派的税收理论:是17世纪中叶代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税收理论。
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弟,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最后由大卫·李嘉图完成。
认为国家经费属于非生产性费用,要压缩经费,实行廉价政府。
主张经济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税收转嫁与归宿的理论。
4.凯恩斯学派的税收理论:是流行于当代帝国主义时期的一种资产阶级经济学派。
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凯恩斯、萨谬尔逊、琼·罗宾逊等。
认为社会失业和经济危机是由于人们心理作用引起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由政府运用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5.货币学派的税收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税收理论。
其创始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引起物价和经济流动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应归结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主张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应与预期的经济增长率相适应。
6.供给学派的税收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济学界出现的、着重从供给方面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新流派。
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孟德尔、拉弗、弗尔德斯坦、罗伯茨、吉尔德等。
认为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中,供给是主要方面,剌激经济发展应该是增加商品和劳务的供给。
主张恢复自由市场机制,反对凯恩斯学派的国家干预政策,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提出了著名的税收“拉弗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