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生物试题2008.3说明:命题人延庆一中平国志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2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涂至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4分。
1、2005年6月,在四川发生的人—猪链球菌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猪链球菌。
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猪链球菌通常进行分裂生殖B.猪链球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来自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猪链球菌无核膜、无细胞器D.组成猪链球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8种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D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3、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
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人类正利用这一点进行基因工程,从而产生了基因污染。
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对基因污染产生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B.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生物的新性状C.基因工程对生物体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影响的研究5、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下列有关于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生物对N2的利用B.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C.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D .尽管水稻生长在水生环境中,其吸水的主要动力仍是蒸腾拉力6、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的效果。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 .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 等试剂或离心、震动、电刺激等方法C .驱蚊草的培育过程是植物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D .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7、17 下列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各种膜)上的是( )A .DNA 复制B .暗反应C .叶绿素a 被激发失去电子D .氨基酸脱水缩合8、右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b 箭头表示的是O 2进出细胞的过程B .e 、f 箭头表示的是CO 2进出细胞的过程C .以C 18O 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l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D .以H 218O 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18O 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9、右图是自然界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B .b 过程中有机物的重量一直持续增加C .基因重组过程可以发生在c 过程D .在d 过程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10、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正确说法是A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B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
C .眼泪中的溶菌酶破坏侵入机体的细菌,这种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D .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产生多。
11、下列有关生物代谢的描述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B .人体内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
C .HIV 病毒只要侵入人体内环境,就能进行旺盛的新陈代谢,增殖后代D .寒冷刺激使人体肾上腺素增加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12、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A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 .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C .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D .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13、下列四个遗传过程,一定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有① 纯种高茎黄粒豌豆×纯种矮茎绿粒豌豆21F F −→−→⊗② 红果番茄1F −→−⊗③ 紫茉莉花斑枝条(♀)×绿色枝条(♂)1F →枝条性状④ 取某植株基因型为Ab 的花药→单倍体→二倍体−→−⊗后代 A. 四种 B. 三种 C. 二种 D. 一种14、下列有关“S ”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符合的叙述是A .x 轴为时间、y 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 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 值将改变。
B .x 轴为光照强度,y 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 点提高CO 2的浓度,k 值将改变。
C .x 轴为氧气分压,y 轴为水稻根细胞对Si 的吸收速率,在c 点时,中耕松土,k 值将改变。
D .x 轴为时间,y 轴为黄色短杆菌产生的谷氨酸的量,在c 点时,改变细胞通透性,k 值将改变。
15、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
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
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A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B .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物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C .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 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D .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16、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 的色盲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A .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 .卵细胞、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C .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精子、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17、下列关于人和高等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B .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C .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D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元分解为葡萄糖18、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A .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氮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B .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C .在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D .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19、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2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关于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长期分泌不足的人会逐渐消瘦,其直接原因是糖元合成受阻、糖元储备减少B.水分在人体内的调节只受抗利尿激素的影响,垂体合成和分泌的该激素作用于肾小管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调节中枢主要在下丘脑D.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皮肤的血管舒张、立毛肌收缩,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21、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下列各项中不能对此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22、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A.外加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是促进花粉管萌发的最适浓度B.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6.0(mg/L)时,对花粉管的萌发起抑制作用C.外加生长素浓度为0(mg/L)时,花粉管中不含有生长素D.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23、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桑基渔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其能量可循环利用B.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C.水产养殖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应多养殖肉食性鱼类D.在某池塘遭到严重污染,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动植物全部死亡的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2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25、(12分)图1表示A 、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 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 2环境条件下,A 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3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在较长时间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1中,在c 点时,叶绿体中ADP 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e 点与d 点相比较,e 点时叶肉细胞中C 3的含量________;e 点与f 点相比较,e 点时叶肉细胞中C 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
(4)在图3中,假如C 18O 2作为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 2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3中的________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