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组题:xxx(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使用时间:2014-1-15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一级 B.二级C.三级 D.四级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势能 B.生物能 C.太阳辐射能 D.风能3.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A.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B.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C.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D.指南针失灵4.读图2,正确表示北半球春分日的是:5.过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天,北极圈里的极昼范围开始缩小: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6.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③处,需要l恒星年图123°26′N23°26′S0°①②③④⑤图3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 探测器携带“玉兔号” 月球车(下图)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玉兔号” 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
据此回答第7题。
7.根据材料,玉兔号将面临一系列的考验中,可能会有()A. 狂风暴雨,黄沙漫天B. 沟谷密布,泥泞难行C. 冷热剧变,宇宙射线强D. 月球引力较大,爬坡困难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第8题。
8.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 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 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 8月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
右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
读图,完成9~12题。
9. 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 黄土高原B. 青藏高原C.东南丘陵 D. 云贵高原10. 上题所选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距太阳近C.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11. 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A.乌鲁木齐 B.武汉 C.郑州 D.北京12.对于该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叙述有错误的是( )A.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B.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C.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 D.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如图所示,某年9月23日(秋分日),站在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站在山顶的人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已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700米。
完成13~14题。
13. 此时,山顶夜长约为()A. 8小时B. 14小时C. 10小时D. 16小时14. 此山顶海拔高度约为()A. 700米B. 1400米C. 800米D. 1600米15.电影《2012》中夸张地认为太阳耀斑剧烈爆发可能会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下列对于耀斑的认识错误的是()。
A.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一种能量剧烈释放的形式B.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强大的电磁辐射C.耀斑爆发可能导致地球磁场的异动D.直接导致全球温度上升速度加快南京青奥会,于2014年8月16日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8月28日结束。
南京青奥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
右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6~18题。
16.南京青奥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中的()A.① B.②C.③ D.④17.南京青奥会期间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大B.地球公转速度越越快C.郑州市昼渐短,夜渐长D.哈尔滨昼长比海口长18.住在美国旧金山的王先生要赶回参加开幕式,飞机飞行约11小时后王先生于北京时间8月16日18点到达南京,请问王先生在旧金山(120°W)是当地时间几点起飞的?()A.8月16日2点 B.8月15日15点C.8月16日7点 D.8月15日18点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9~20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1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0.四地所处纬度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甲乙丁丙 D.丁丙乙甲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太空授课。
下图为北京市的日出时间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这一天,北京市的日出时间最接近图中的( )A.a 点B.b 点C.c 点D.d 点22.在图中d 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北极出现极昼现象B.全球华人欢度春节C.澳大利亚冬雪纷飞D.河南各地抢收小麦23.正午竿影在一年中既有朝南,又有朝北现象的地区范围有( )A .只有在赤道上B .只有在回归线上C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据我国某年某月的日历的一部分所反映的信息,完成24~25题。
24.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23°26′N,120°E)B .(0°,21°W)C .(23°26′S,21°W)D .(0°,120°E)25.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 ( )A .180°经线、0°经线B .0°经线、120°E 经线C . 0°经线、101°W 经线D .180°经线、159°E 经线26.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此日在( )A .3月21日前后B .6月22日前后C .9月23日前后D .12月22日前后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完成27~28题。
20日 今日春分 21时24分 (北京时间)27. 下列节气,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28. 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昼长夜短C.南半球昼长夜短 D.极点附近有极昼极夜现象2014年11月1日,哥斯达黎加境内的图里亚尔瓦火山大规模喷发,地热蒸汽夹着火山灰最高喷达1500米高空。
根据初步统计资料,受图里亚尔瓦火山本次喷发影响的居民达到100万人,火山灰飘落最远至53公里处。
回答29-30题。
29.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
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30.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姓名:班级:分数:一、选择题答题卡(60分)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地球自转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4分)(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月日前后,湖北省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值。
(大或小)(3分)(2)A、B、C、N四点中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的是点,线速度最大的是点。
(2分)(3)L线是(晨或昏)线,A点地方时为时。
(2分)(4)如果C点所在经线经度为0°,那么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此时北京时间是时。
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4分)(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1分)(6)D点的地方时是,昼长小时(2分)32.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读图回答问题。
(共6分)(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半球,(1分)此时甲地地方时是点。
(1分)(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半球,(1分)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1分)(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小时。
(1分)(4)如果该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1分)3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分)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D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
(1) 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
(4分)(2) 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 ,B 。
(2分)(3) 简述今天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
(4分)34、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渡,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其判断依据是;该面以上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
(4)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E层的顶部。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 (共60分)1-10 BCCCB CCCBC11-20 BCABD BABDB21-30 CDCBD CBACB二、综合题(共40分)31.(14分)(1)6 22 大(2)N A (3)晨 6(4)(23°26′N,30°E) 18 150°W向东到180°(5)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6)4 1632.(6分)(1)西(1分) 6点(1分)(2)北(1分) 60°E(1分)(3)11小时(1分)(4)69°(1分)33、(10分)(1) ②④①④①③②(每空1分,计4分)(2) ④②(每空1分,计2分)(3) 昼短夜长(2分)昼先变短后变长,夜先变长后变短(2分)34.(10分)(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横波纵波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3)消失突降固态物质(4)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