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两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南京条约》,英国等资
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 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 略权益,他们再次发动侵略战争,以此来逼迫清政府 就范。因此说,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归纳总结
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往往会找到一些借口 来发动战争。总结如下:
1.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 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背景
《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时间
1860年10月初
参与国家 英法联军
概况
(1)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 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2)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担任议和大臣,留守 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的性质相同:都是侵 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 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 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扩大:鸦片战争,侵略者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 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侵略力量 扩大。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 年之久,侵略时间增长。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权 益主要在沿海部分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到沿海 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有什么影响? (1)从文化角度来看,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
上的一次浩劫,这一行为践踏了世界文明。 (2)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火烧圆明园给中华文
明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这一落后挨打的惨祸震惊了 有识的中国人。
2.具体情况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争的爆发更为沙俄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提供了有利条件。第 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是主凶,沙俄和美国是帮凶。沙俄 以“调停人”的身份,采取武力与外交并用的策略,利用清 政府的软弱,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 割占了大片土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1.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1)继续: 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 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参与国家 英、法、美、俄
借口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 件”
(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9世纪 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 以及以后5个勘界 中国西北部 议定书
7万多平方千 米
易错误区
【错误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割占我国领土150多 万平方千米。 【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中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北 京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沙俄共割占我国领土100多万平方 千米。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1881年的中俄《改 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 的。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割占我国领土不是150 多万平方千米。
归纳总结
归纳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占: (1)野心:由来已久。 (2)手段:趁火打劫、武力相逼、步步蚕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中国如此多领土的原因。 (1)清政府腐败无能。清政府屈服于沙俄的武力威胁,出
卖中国大量的领土以换取沙俄所谓的“调停”。 (2)早在17世纪沙俄就开始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
过程
(2)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3)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 近天津
《天津条约》 条约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 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 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 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 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 60多万平方千 安岭以南、黑 米 龙江以北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 约40万平方千 以东(包括库 米 页岛在内)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60年 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 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 44万多平方千 湖以东以南 米
《通商章程 善后条约》
《天津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与 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 条约》,通过该条约清政府被迫承 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858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 桂良、花沙纳赴天津,向英法求 和。因为《天津条约》中的外国 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 人得入内地游历传教等条款影响 到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所以 咸丰帝一再讨价还价,不肯让步。 桂良、花沙纳对咸丰帝的苦衷虽 然十分了解,但他们畏敌如虎, 向咸丰帝奏称“战之不可”“战 则必败”。在英法联军的胁迫下, 清政府最终不得不屈服,与俄、 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 津条约》。
内容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赔款额大幅增加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概况
时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位置 我国东北和西北 面积 150多万平方千米
圆明园海晏堂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工匠们开凿湖泊,堆 积土山,再点缀些亭台楼榭,形成 许多秀丽的景点。他们还大胆吸收 了外国建筑艺术,建造了海晏堂、 远瀛观等一组带有中国风格的西洋 楼。海晏堂前有十二生肖喷泉。喷 泉饰物十二生肖兽首像是用铜制作 的,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 遗失。近年来,中国有关方面已收 回多件铜兽首。
(3)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 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 火烧毁
2.《北京条约》的签订
背景 时间
(1)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 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 (2)奕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 津条约》批准书 1860年
签订国 中英、中法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