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编号:LX-FS-A97675 电缆端接施工方案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电缆端接施工方案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4.1 人员应有足够的施工人员,且已经过安全、质保及本岗位技能的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资格;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和相关施工方案及管理程序;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并以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4.2 工机具电缆端接施工中所使用的工机具有用于动力电缆的液压压线钳、用于控制及测量电缆的管状端子压钳、用于O 型端子的压钳和用于检查线路绝缘的兆欧表,以及断线钳、电吹风等相关的端接工具应配备齐全,且使用有效。
4.3 材料施工所需设备及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电缆端接施工所需要的铜接线端子、热缩指套、热缩管安装材料准备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设备应有铭牌,附件、备用件齐全,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4 文件设计文件齐全,并已对图纸文件的有效性进行确认;施工方案、质量计划、安全技术交底等技术文件准备完毕,且得到批准及发布。
4.5 环境现场条件电缆端接前施工现场应具备如下条件:验证电缆要连接的设备如:配电盘柜、操作台、仪表、电动机、接线盒等已永久性的安装好;确认将要端接的电缆已经敷设好;现场通风条件和环境温度满足端接材料的工艺技术要求;电缆施工时现场还应具备良好的照明条件。
由施工班组根据下达的电缆端接单落实端接所需的先决条件,尤其应了解被端接设备的预留孔、电缆密封接头的配备情况。
施工前检查(检查、核对物项标识和标记以确保物项完全符合有关技术规格书和图纸的要求)。
5. 工作流程6. 详细描述6.1 确认端接电缆1)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结合现场情况,排定须端接的电缆清单;2)由技术人员通过电缆施工管理软件根据排定的电缆清单打印电缆端接任务单,下达施工班组执行。
6.2 电缆端接6.2.1 电缆进(出)设备的排列、固定电缆在被端接设备外进(出)的排列、固定应根据现场条件参照设计文有关电缆的固定及安装标准具体实施;电缆在被端接设备内的排列、固定应根据设备内的结构、空间、线槽情况实施,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6.2.2 设备的开孔及密封电缆进(出)被端接设备的开孔及密封应根据被端接设备的出厂条件确定,如果设备带的开孔及电缆密封接头不满足端接电缆的需求,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孔;6.2.3 电缆终端加工1) 中压电缆头制作中压单芯或三芯电缆头制作采用厂家成套热缩电缆附件,应严格按照其工艺操作(生产厂家不同,其要求工艺可能有差别),以交联三芯电缆为例,其通常的工序如下:a) 剥外护套及钢铠(如有)户外电缆头剥去外护套约950mm,户内电缆头剥去外护套约650mm。
如电缆有钢带铠装,则在外护套断口处,留钢铠约30mm;b) 剥内护层、装接地线、绕包填充胶和密封胶在钢铠断口处保留约20mm 内护层,其余剥除。
用砂纸将地线区打光,将地线分别焊接(或绑扎)在铜屏蔽和钢铠上。
用填充胶填平钢铠断口处并覆盖钢铠地线连接区。
用密封胶缠绕在电缆外护套断口处。
(如电缆无铠装,则在外护套断口处保留约20mm 内护层,地线装在铜屏蔽上,用填充胶包绕地线连接区,密封胶缠绕在电缆外护套断口处;c) 固定三芯指套将三芯指套套入三叉根部并压紧,由中间向两端加热固定;d) 剥铜屏蔽层、半导体层、缠绕应力疏散胶从三芯指套上端向上取约50mm 铜屏蔽层,其余剥除。
从铜屏蔽层断口向上取约20mm 半导体层,其余剥除。
清理绝缘表面,将应力疏散胶拉薄,缠绕在半导体和绝缘层交接处,将斜坡填平,各搭接约5-10mm;e) 固定应力控制管、压接端子将应力控制管套入绝缘芯线,搭接约20mm 铜屏蔽,加热固定。
在芯线端部剥去长度为端子深加约5mm 的绝缘层,压接端子;f) 包绕密封胶在三芯指套指端包绕密封胶,用密封胶填平金属端子压接处和线芯绝缘连接处,搭接端子和线芯绝缘各约10mm;g) 固定绝缘管在线芯绝缘层表面涂硅脂膏,将绝缘管套住三叉根部,从电缆分叉处向端头方向加热固定;h) 固定密封管和相色管将密封管套入接线端子外,加热固定。
将相色管分别套在相应芯线上,加热固定。
完成电缆头的制作;补充说明:部分中压铝芯电缆需使用铝铜过渡的压接端子。
中压电缆在安装电缆端头之后但尚未连接设备之前进行耐压试验,所用直流电压值等于该电缆额定交流电压值的4倍,试验时间15 分钟,试验完毕后对电缆进行放电处理,并填写相应试验记录。
2) 低压电缆头制作a) 用电工刀沿电缆终端方向,纵向剖开电缆护套,将电缆外皮去除;b) 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包绕绝缘时应注意清洁;c) 制作电缆终端头,从剥切电缆到完成应缩短绝缘裸露时间;d) 根据端接需要剥切相应长度电缆外护套和填充物;e) 在芯线端部剥去绝缘层,压接端子;f) 加工电缆端部要细心操作,以免损坏芯线的绝缘;g) 将相色管分别套在相应芯线端子尾部与芯线绝缘的接缝处,加热固定,完成电缆头的制作;h) 电缆终端头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
3) 控制电缆及测量电缆端接a) 用电工刀沿电缆终端方向,纵向剖开电缆护套,将电缆外皮去除;b) 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包绕绝缘时应注意清洁;c) 剥除电缆护套后对控制电缆芯线进行校验,确认正确后才能进行端接;d) 制作电缆终端头,从剥切电缆到完成应缩短绝缘裸露时间;e) 根据端接需要剥切相应长度电缆外护套和填充物后,电缆头采用热缩管密封外护套断口,热缩管的长度约80mm;f) 制作电缆头时,绝缘带应清洁、干燥、无折皱、层间无间隙,抽出屏蔽层接地时,不应损坏绝缘;g) 加工电缆端部要细心操作,以免损坏芯线的绝缘;h) 在芯线端部剥去线芯绝缘层,压接端子,如果电缆带有屏蔽线,还需对屏蔽线压接端子;有铠装的电缆应把接地线固定到铠装上;i) 将相色管分别套在相应芯线端子尾部与芯线绝缘的接缝处,加热固定,完成电缆头的制作;j) 完成电缆头的制作后,在连接电缆之前,采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100MΩ(特殊要求的专用电缆端接应另遵循相关规定);k) 仪表的专用接地端子应采用绝缘导线与大地良好连接,不允许接在零线上,如与电气接地系统相连接,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l) 电缆终端头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
6.2.4 热缩工艺要求a) 热缩套管的规格及核安全级别与其所连接的电缆一致;b) 热缩套管的表面光滑、无明显折皱,无损裂;c) 热缩前应清洁包敷部位,热缩时温度应满足有关要求;d) 加热时火焰要漫漫接近热缩材料,并在周围沿圆心方向移动,待径向收缩均匀后在向轴向延伸;e) 热缩时从端接点的根部开始热缩,为了防止损坏外皮在操作时持续移动热气枪或喷灯以达到最理想电缆头制作效果;f) 热缩管收缩后必须清洁在其表面残留的碳迹,表面应光滑,无折纹、无气泡,能比较清晰地看出其内部结构轮廓;g) 热缩套管和保护层内如果有胶,应从压线鼻子端开始加热,向绝缘层处移动直到出现细微胶水痕迹(这时表示密封性能良好);注:该方案适用于所有热缩套管,当有精密设备或存在着火焰有可能损坏设备、零部件的危险时,必须采用适当而且安全的保护措施。
在未采取保护措施前不得使用喷灯和热气枪。
6.2.5 电缆连接1) 接线端子的连接a) 在制作好电缆头后,将电缆与设备接线柱(端子)进行连接。
连接前,对控制电缆、测量电缆的芯线应按设计端接图加套线芯标识;b) 动力电缆与母排连接时,应涂抹导电膏;c) 对于中、低压电缆头与电气设备端接螺栓应按照厂家的技术要求、相关图纸及技术规格书中的要求进行紧固。
2) 接地(屏蔽)线的连接a) 中压电缆接地线:如设计端接图有规定时,应按照设计端接图施工。
如果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单芯中压电缆应采用单端接地,接地点规定在电气柜侧;三芯中压电缆应采用双端接地。
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直接接地;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必须穿过电流互感器后与接地点连接;b) 测量电缆屏蔽线:测量电缆屏蔽应采用单端接地,接地点在仪表机柜侧6.2.6 电缆挂标志牌电缆连接后,应在被端接设备外对电缆悬挂标志牌,标志牌应字面朝外,方便查看。
电缆标牌内容由设备编号、电缆编号、电缆设计型号组成;以上具体数据均应以设计蓝图及技术规格书为准。
安全分析:在端接动火时要持有动火票,并且要有专人监火。
6.3 电缆端接质量检查在电缆端接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相应质量计划的控制点,实行班组的自检、QC 人员专检并积极配合监理人员的检查。
除上述的电缆绝缘检查外,还有以下主要检查项目:1)所端接电缆与电缆端接任务单应相符;2)电缆接线与端接图的符合性;3)电缆接线端子的压接应牢固可靠;4)检查电缆与接点连接之后的绝缘电阻;5)热缩套管安装时,应防止烧伤、疤痕、松脱现象;6)检查热缩电缆附件的使用是否正确、热缩加工是否良好;7)检查电缆标牌、线芯标识的完整、正确性;8)检查电缆进(出)被端接设备的紧固、密封情况;9)检查电缆连接处的受力情况,接线处不得有额外受力;10)电缆在被端接设备内是否留有余量,电缆的绑扎、排列、固定情况;6.4 填写电缆端接记录电缆端接工作完成之后,应按要求填写施工记录表格;6.5 完工检查1) 电缆应已安装在相应的通道并端接到对应的设备;2) 电缆的两终端均已做标识;3) 电缆最大允许拉力或最小的弯曲半径不能超过规定值;4) 电缆外壳、绝缘或导线不应有外形损坏;5) 检查端接相位是否正确;6) 所有的端接工作是否按照设计图纸执行;7) 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导体的连续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