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题.docx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题.docx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题冲刺 100 分强化训练第三、四单元一、填空。

1、(光照)、(温度)、(湿度)、(雨)、(雪)、(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鱼的生活。

2、(水温)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温急剧(升降),会引起金鱼的不适甚至死亡,所以,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

3、(阳光)、(水)、(氧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4、金鱼是(杂食性)动物,金鱼是比较(耐饿)的。

5、养金鱼时,把自来水静置 2 、 3 天的目的是(排除水中消毒用的氯)。

6、养金鱼时,每天换水量要(少),换水过勤,金鱼会(褪色)。

7、金鱼不喜欢吃(粉末状饵料)。

8、走访调查时,要注意讲话的(语气)和(态度),查阅资料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

9、对比实验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实验)条件,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而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

实验时,尽可能避免(非关键)因素对自己的实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10 、“放养密度”实验只能改变(放养密度),而水质、水温、饲料投放量等都要相同。

11、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反比)关系,(自来水)是很好养金鱼用水,如果缸养金鱼大部分游到水的表面,说明(氧气不足)和(密度过大)。

12、展示实验成果的方式有(撰写实验报告)、(手抄报)、(制成科技展板)、(橱窗)等。

13、金鱼在水中很少单独流动,经常是(聚群游动)寻找饵料。

14、金鱼的祖先是(野生的红鲫鱼),喂养金鱼可供选择的饵料有(活饲料)、(冷饲料)、(干饲料)。

1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要注意做到(注意放养密度)、(使用自来水养鱼)、每天换水量要少)、(利用鱼虫保水)、(控制金鱼食量)。

16、我们日常使用的雨具有(雨衣)、(雨披)、(雨伞),雨伞容易被风(吹翻)、视线容易被(遮挡)、尖顶太尖,容易(伤人),如果在雨伞上安装一盏灯,晚上打伞就(安全)多了,雨披(扭头)不大方便,穿雨衣时,裤子容易(淋湿)。

17、观察雨具可以从(面料)、(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18、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

要发明创造,必须具备(勇于质疑)、(善于质疑)、(不迷信权威)。

19、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0、改进雨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功能),或者改换(材料)。

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它1 / 5的(反光性)、(透明性)、(导电性),正确选择(材料)十分重要,有的材料是可以(再生)的,而有些材料是不可以(再生)的,因此,我们要节约材料。

21、常见的人工材料有(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剪刀、手电筒、水泥、光导纤维),天然材料有(木条、石块、竹竿、木块、羊毛、)。

22、改进的雨具要具备(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

23、我们经历的改进与制作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4、雨衣是英国工人(麦金杜斯)发明的。

率先大量生雨衣的商人是(查尔斯)。

26、如果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办法,不防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一下,这种方法叫(逆向思维法)。

27、要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就要有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百折不挠)的太度。

科学实践需要科学知识,还需要(自然)、(社会)、(生活)的综合知识。

二、判断题。

(对的打 V,错的打 X。

)1、养殖密度不影响金鱼缸的生长。

(X )2、金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强。

(V )3、给金鱼喂食时,必须每次都让金鱼吃饱。

(X)4、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时,就会影响很多生物种类的生存。

(V )5、生物会用各种方式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V )6、要研究各种因素对小金鱼的生活影响,需要多人分工合作。

(V )7、经常换水对金鱼有好处。

(X )8、金鱼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广,水温对金鱼的影响不大。

(X )9、实验需要正确操作,不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V )10、给金鱼换水不是越勤越好。

(V )11、金鱼适应水温的能力较强,但不适应水温的突然变化。

(V )12、放养密度直接影响金鱼的呼吸。

(V )13、每次喂金鱼时,按总食量的三分之一投放饵料就行了。

(V )13、生物总是生活在各自适合的环境中。

(V )15、人类是当今自然界中最强大的生物类群,他比其他任何生物类群对环境的破坏都要严重。

( V)16 、为让实验取得成功,必须尽量减少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V )17 、重复试验次数,得到的试验数据更可靠。

(V )18 、现在的雨具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才发明的,没有缺点。

(X )19、要了解雨具的缺点,可以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还可以到商店和厂家采访。

( V)20、凡是能遮雨的物体都是雨具。

(X)22 、改进雨具可以从生活中其他事物得到启示。

(V)23 、改进雨具要有明确的目的。

(v)24 、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创造的起点。

(V)25 、欲望和需求是发明之母,是发明的源泉。

(V)26 、改进雨具时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不能更改。

(X)27 、我们可以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V)28 、为了改进雨具,我们可以破坏雨具,不断尝试。

(X)29 、解决发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多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

(V)2 / 53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V)31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失败,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V)32 、我的改进很有价值,我保密。

(V)33 、对同一种物品可以应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改进。

(V)34 、需求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

(V)35 、森林可以像抽水机一样把地下水分散发到空气中。

(V)三、选择题。

1、金鱼最喜欢吃的食物是(A)。

A、动物性饵料B、植物性饵料C、人工饵料2、金鱼的放养密度是一般 1 立方米体积的水体可放养7 厘米的金鱼( B )条。

A、 1800B、 180C、 183、预防金鱼疾病的最简单的办法是水体中放入少量的( B )。

A、醋B、盐 C 、漂白粉4、金鱼的主要用途是( A )A、观赏B、食用 C 、科学研究5、给金鱼换水的正确做法是(C)A、经常换水B、不经常换水 C 、每天少量换水6、饲养金鱼适宜的水温是( C )度之间。

A、0—10B、0—20C、0—347、研究放养密度时,要必变的因素是( A )A、放养密度B、水质 C 、水温8、研究水质时只能改变( B )A、饵料B、水质 C 、放养密度9、如果马上使用自来水养金鱼,可以在水中放入微量的( C )进行去氯。

A、盐水B、醋C、硫酸钠10 、( D )对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A、食物B、氧气C、水温11 、放养密度对金鱼的影响主要是因为( B )A、密度越大,活动空间越小。

B、密度越大,氧气越少。

C、密度越大,光照越少。

12 、养金鱼可用( B )加热。

A、加热水或冷水B、加热器C、通风的办法13 、养金鱼时,短时间内水温变化不应超过( A )A、3—5B、4—6C、5—1014 、可以从面料、结构、(B)等方面寻找雨具的缺点。

A、大小B、功能 C 、观赏15 、下列哪种物体不是雨具( C )。

A、雨披 B 、雨伞 C 、帐篷16 、改进雨伞的理由是(C)。

A、增进知识B、雨伞有缺点 C 、参加实践17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B )A、起点B、阶梯C、专业3 / 518 、改进雨具的理由是(A)A、雨具有缺点 B 、个人爱好C、进行科学探究活动19 、改进雨具应选取(C)材料。

A、天然B、购买大量C、就地选择安全,适用,方便获得的20 、选择材料的原则是(A)。

A、安全方便获得B、便宜废旧再利用 C 、需要想象再创造21、在必进雨具的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设计时,应该( A )A、马上修改完善 B 、按原计划实行C、放弃改进22、科学探究中,对待合作学习的正确态度是( B )A、被动参与B、积极参与并发表看法C、参与但不发表看法23、合作学习有利于(B) ,缩小个体差异。

A、激发思维B、优势互补C、突发奇想24、征集金点子行动是对事物的(A)。

A、再认识 B 、本质认识 C 、解决过程25、欲望和需求是发明之母,是发明的(B)A、课题B、源泉C、方法26、改进雨具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是(B) 。

A、拆卸雨具B、查找资料C、冥思苦想27、寻找雨具的缺点,就是探究过程中的(C) 环节。

A、观察B、实验C、提出问题四、简答题。

1 、你认为金鱼死亡的原因有哪些?答:放养密度大,换水次数多且水量大,水质差,食物缺乏,空气湿度大,温度变化大。

2、如何控制金鱼的食量?答:金鱼不要喂得过饱,,每次喂食时,按总量的三分之一投放就可了;家庭养金鱼,最好一天喂一次,时间最好是中午;如果要出门旅行,最好不喂,走之前只要换好水就行了。

3、研究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答:研究主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共同承担人等。

4、怎样科学地给金鱼换水?答:每天换水量要少,最好是将鱼的排泄物和剩余饵料用吸管吸出,然后补进吸出的水量就行了。

5、实验过程包括哪些步骤?答:选定实验课题,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它包括:弄清实验原理,搜集相关实验资料,选择实验方法,落实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和评价;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

6、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答:食物链指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样,几乎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发生的食物关系。

7、谈谈对发明创造的理解?答:借助一定的科学思想和科技手段创造出的新事物和新方法是发明创造,改进和完善身边事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一定能搞发明创造。

8、简述选择发明的原则?答:需要性原则,需要是发明之母;假造性原则,发明就是要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新的方法;可能性原则,选择时务必考虑到自己的主观条件和周围的客观条件,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4 / 5态度。

五、连线题。

法布尔《旧石器时代之艺术》白种人非洲达尔文《昆虫记》黒种人亚洲东部裴文中《物种起源》黄种人欧洲人工材料天然材料木条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石块剪刀蜂鸣器手电筒竹竿5 /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