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美术高考的模式化教学的一些体会

浅谈美术高考的模式化教学的一些体会

浅谈美术高考的模式化教学的一些体会
在中国当代的美术高考热潮,大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开始大办美术班,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得学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记得1999年广东的美术考生才3000名左右,到2010年已经上升到23000多,甚至山东的考生有一年就有150000左右,可想而知,竞争有多残酷,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在培养美术生的过程中,已经不是着重培养艺术细胞和审美情操,而是将考生培养成会考试的“工具”。

从而使得学校和学生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大多学校的教学也是越来越模式,越来越机械,不太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是照样画葫芦。

这其实对美术的发展很不利,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好。

1.模式化教学的弊端
所谓模式化教学,就是“套路”。

让所有学生画同样的一种艺术效果,因为此法比较容易操作,效率也比较好,升学率比较高。

现在很多学校都教学生这一套路,这是一大弊端,当然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是想做个画家?还是想通过捷径考上大学?如果想考上大学,背几个套路也没问题。

如果想做个好画家,就得从基础学起,打好基本功,学好美术技能和审美。

我觉得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随波逐流,没有自我判断,像萨特的名言“他人就是地狱”。

学生以为在追求真理,实际上是把时尚当真理,其实远远地背离了真理本身,所有好的学校都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大多数学生都急于求成,忽略了这种基本的训练,欲速则不达。

2.模式化教学很难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专业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并选拔符合院校要求的学生,但如果长期的模式化教学会导致学生对艺术的认知越来越机械和概念。

高考是一件事,绘画是一种事业,一种生活。

如果说你办件事的话,可以迎合。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现在考试规模非常大,一上午让你看几千张卷子,很匆忙,在瞬间就要作出判断,不能排除误判的可能。

所以现在神会上也出现了很多高考指南,教给考生一套方法。

比如10天速成法、更是有些画室打着30天上大学的口号,如教他们画苹果,亮部用柠檬黄加浅绿加白,中间青色加玫瑰红,暗部朱红加浅绿加土黄,这样不用写生就可以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

如此一来,学生就跟机器一样,只是机械地画,并不懂为何这样画,缺少了那张画画那张最原始的东西,就是自己对事物的那种感觉。

许多补习班把这块砖头当艺术的标准,糟糕的是考生习惯了老不肯撒手,这样的学生到了大学后很难进步,他很难丢掉多少笔画画一个苹果的套路,甚至忘了苹果的香气、苹果的温暖的感觉。

你曾经听过大学美术老师这样说过,“现在很多高考高分的学生到了大学,怎么感觉绘画基础那么差,画面机械且概念,画不出自己的感觉和体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这值得我们中学艺考教育工作者好好反思。

艺术提倡“个性、感受、体会”,所以中学艺考教育即肩负着高考的重任,也肩负着学校美育发展,我们在培养优秀美术人才真的任重而道远。

总之,我认为高考美术教学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功,要明确基本功才是硬道理,关系是本质的,风格是表面的。

美术教学“套路”可以学,但不要死记硬背,要活
学活用,在教学中多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注重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这样的学生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