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成立成套电气设备公司可行性报告

关于成立成套电气设备公司可行性报告

关于成立成套电气设备公司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电气成套设备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在国计民生的各行各业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1980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国民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建设的投入加大,尤其是基础设施和电力能源投入的加大,极大地刺激了本行业的发展,我国在引进国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逐渐具备了自行设计、开发电气成套设备的能力。

而90年代以来,国际电气知名品牌开始进入中国投资建厂,建立合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

xxx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60.0万元,占公司股份78%;B公司出资130.0万元,占公司股份22%。

xxx公司以成套电气设备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公司计划总投资12204.2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78.19万元,占总投资的71.93%;流动资金3426.09万元,占总投资的28.07%。

根据规划,xxx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8442.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870.29万元,税金及附加255.11万元,利润总额6571.71万元,利税总额7733.26万元,税后净利润4928.78万元,纳税总额2804.48万元,投资利润率53.85%,投资利税率63.37%,投资回报率40.39%,全部投资回收期3.98年,提供就业职位510个。

电气成套设备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电力能源的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在引进国外产品的基础上,中国逐步消化吸收,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机构。

能够设计和开发电气成套设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知名电气品牌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合资,极大地促进了国内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技术的进步。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59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公司由x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60.0万元,占公司股份78%;B公司出资130.0万元,占公司股份22%。

(四)法人代表向xx(五)注册地址某经济合作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六)主要经营范围以成套电气设备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公司致力于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力的新型一流企业。

公司是跨文化的组织,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将诚信、平等、公平、和谐理念普及于企业并延伸至价值链;公司致力于制造和采购在技术、质量和按时交货上均能满足客户高标准要求的产品,并使用现代仓储和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配送及售后服务。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经济合作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成套电气设备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电气成套设备是指将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机避雷器等电气设备元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合理配置,并组合封闭在金属外壳内,形成一个统一的电气设备整体,同时具备相对完整的功能。

电气成套设备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电力能源的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在引进国外产品的基础上,中国逐步消化吸收,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机构。

能够设计和开发电气成套设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电气品牌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合资,极大地促进了国内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技术的进步。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成套电气设备项目背景分析电气成套设备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在国计民生的各行各业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1980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国民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建设的投入加大,尤其是基础设施和电力能源投入的加大,极大地刺激了本行业的发展,我国在引进国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逐渐具备了自行设计、开发电气成套设备的能力。

而90年代以来,国际电气知名品牌开始进入中国投资建厂,建立合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能源投入的发展,我国电气成套设备需求量逐年增加,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型号增多,技术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有了明显改进。

凭借比国外同类产品更高的性价比和服务优势,国产品牌已经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电气成套设备的一个主要应用是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因此电力行业是电气成套设备的直接消费行业,电力行业的投资和发展直接影响电气成套设备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

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电网的技改投入,特别是智能电网、西电东送、全国联网、农网改造以及城市化发展所涉及的城网改造对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必将推动电气成套设备的需求增长,特别是石油石化、钢铁冶金等国民经济支柱工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电力工业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上披露的数据,未来10年,我国电力投资总额将高达11.1万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将达到5.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长68%。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的数据:2010年我国电力规模继续扩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6亿千瓦,同比增长10.56%。

而目前我国的人均装机容量仅0.6-0.7kW,与发达国家人均1-3kW还有一定距离。

我国拟在2020年达到总装机容量18.78亿以上,因此我国还将新增加装机9亿kW以上。

我国目前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发展的重点领域,预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仍将持续增长,这无疑给电气成套设备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2011年5月27日公布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南》称,“十二五”期间,行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到2015年,行业总产值达到16万亿元,将极大地带动智能电气成套设备的高速增长,主要体现为:一是新增产能提供需求空间持续增加;二是由于总产能增加,为设备定期更换提供的空间持续增加。

我国冶金工业快速发展,钢铁产能急剧扩张,产量由2001年的1.4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6.2亿吨,年均增加约5,000万吨。

随着我国冶金行业产能的扩大,必然引发其对电气设备的需求增长,导致电气成套设备的产量的增长。

二、成套电气设备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电气成套设备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电力能源的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在引进国外产品的基础上,中国逐步消化吸收,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机构。

能够设计和开发电气成套设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电气品牌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合资,极大地促进了国内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技术的进步。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能源投入的发展,我国对电气成套设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型号增多,技术性能下降。

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有了明显的改进。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国内品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服务优势,主导了国内市场竞争。

电力设备的主要应用之一是控制和保护电力系统,因此电力行业是电力设备的直接消费行业。

电力工业的投资和发展直接影响着电力设备行业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电网技术改造的投入,特别是智能电网、西电东送、国家互联、农村电网、城市电网等参与城市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促进电气成套设备的制造。

此外,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还将促进对电气成套设备的需求增长,特别是石油、石化、钢铁冶金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0年中国电力规模继续扩大,装机容量达到9.66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10.56%。

目前,我国人均装机容量只有0.6-0.7千瓦,与发达国家人均1-3千瓦仍有一定距离。

中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总装机容量18.78亿千瓦以上,新增装机容量9亿千瓦以上。

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关键领域。

预计未来将持续较长时间的增长,无疑将为电气设备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随着我国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钢铁生产能力的快速扩大,产量由2001年的1.4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6.2亿吨,年均增长约5000万吨。

随着我国冶金工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必然导致对电气设备需求的增长,导致电气成套设备产量的增长。

随着强智能电网的发展,强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具备数字化、信息化和在线检测功能的设备。

电气成套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将是重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信息传感器技术、通信与数据存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学科的融合,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逐渐实现。

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成套设备可以集中对整个输配电系统的保护、控制、监控和测量,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为广域监测诊断系统打下基础,确保安全可靠。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目前,国内各级电网中,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由于配电投资不足、设备老化和技术性能差、耗能设备高、功率损耗率高,一般地区配电网损耗在15%至20%之间,个别地区达30%,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尤其是农村地区。

鉴于上述情况,国家出台了一些特殊政策加以指导。

目前,这一政策主要集中在农村电网改造。

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工程的意见》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农村电网升级技术原则》,分别指出,杜里在“十二五”期间,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项目是“智能升级”,重点发展新能源。

资源分散接入、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站、农村农业电信信息采集等试点项目。

我国信息化建设正逐步成熟,应用已从石油、石化、钢铁等高端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烟草、造纸、食品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信息化建设将带动电气设备智能化升级,以满足需求。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