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3.1、工程概况 (7)3.2、工程总目标 (11)3.2.1、质量目标 (11)3.2.2、工期目标 (13)3.2.3、投资目标 (14)3.2.4、合同管理目标 (14)3.2.5、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4)3.2.6、信息管理目标 (14)3.3、监理依据 (14)3.4、监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15)3.4.1、项目监理组织网络 (15)3.4.2、监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16)3.4.3、监理人员 (16)3.4.4、监理设备 (20)3.4.5、对第三方检测的管理方法 (23)3.5、监理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 (27)3.5.1、监理工作流程 (27)3.5.1.1、监理工作的基本程序框图 (27)3.5.1.2、材料和设备控制程序 (28)3.5.1.3、分项、分部工程签认控制程序 (28)3.5.1.4、单位工程验收控制程序 (29)3.5.2、管理制度 (29)1)、公文及技术档案的管理制度 (29)2)、监理工作汇报和检查制度 (29)3)、监理工作质量评定制度 (30)4)、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试件检测和送检制度 (30)5)、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的审核、审批制度 (31)6)、开工申请与审批制度 (31)7)、现场监理旁站制度 (32)8)、项目总监巡视制度 (32)9)、施工备忘录制度 (32)10)、监理月报制度 (33)11)、施工交叉协调制度 (33)12)、进度分析与调整制度 (34)13)、现场安全控制制度 (34)14)、文明施工控制制度 (35)15)、紧急情况处理制度 (35)16)、中间验收制度 (36)17)、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36)18)、监理组织工作例会制度 (37)3.6、质量控制目标及措施 (37)3.6.1、质量控制的任务、方法与措施 (37)3.6.1.1、质量控制的任务 (37)3.6.1.2、质量控制的方法 (38)3.6.1.2.1、现场的巡视监理和旁站监理 (38)3.6.1.2.2、测量 (39)3.6.1.2.3、试验 (39)3.6.1.2.4、对于本工程填方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39)3.6.1.3、主要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流程及监理控制要点 (41)3.6.1.3.1、场道工程施工监理工作总体流程 (41)3.6.1.3.2、场道工程测量放样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42)3.6.1.3.3、土(石)方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43)3.6.1.3.4、场区存在的工程问题及处理措施 (45)3.6.1.3.5、深层搅拌法地基处理监理要点 (46)3.6.1.3.6、边坡防护监理要点 (47)3.6.1.3.7、冲沟处理监理要点 (48)3.6.1.3.8、碾压施工监理工作流程图 (49)3.6.1.3.9、水泥稳定碎石监理控制要点 (50)3.6.1.3.10、飞行区排水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51)3.6.1.3.11、围界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51)3.6.1.3.12、目视助航灯光安装及调试工程控制要点 (51)3.6.1.3.13、通讯导航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52)3.6.1.3.14、建筑安装工程监理流程及控制要点 (54)3.6.1.3.15、施工测量监理流程及控制要点 (55)3.6.1.3.16、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流程及控制要点 (56)3.6.1.3.17、主体结构工程监理流程及控制要点 (57)3.6.1.3.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监理流程及控制要点 (58)3.6.1.3.19、建筑屋面工程监理流程及控制要点 (59)3.6.1.3.10、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监理流程及控制要点 (61)3.6.1.3.21、智能建筑(通信网路、监控、消防、自动报警、综合布线等)监理流程及控制要点 (66)3.7、工期控制目标及措施 (67)3.7.1、进度控制的任务 (67)3.7.2、进度控制的基本程序 (68)3.7.3、进度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69)3.8、投资控制目标及措施 (70)3.8.1、投资控制的任务 (70)3.8.2、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程序 (72)①、计量支付控制程序 (72)②、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72)③、工程款竣工结算控制程序 (73)④、费用索赔控制程序 (73)3.8.3、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74)3.8.4、结合本工程特点的投资控制措施 (74)3.8.5、实施三控制的保证措施 (75)3.8.5.1、工程质量控制的保证措施 (75)3.8..5.2、工程进度控制的保证措施 (76)3.8.5.3、工程投资控制的保证措施 (76)3.9、合同管理 (77)3.9.1、合同管理的原则及内容 (77)3.9.2、合同管理的基本程序 (77)①、设计变更、洽商管理的基本程序 (77)②、工程延期的基本程序 (78)③、费用索赔管理的基本程序 (78)④、合同争议调解的基本程序 (79)3.9.3、设计变更、洽商的管理 (79)3.9.4、工程暂停及复工的管理 (79)3.9.5、工程延期的管理 (80)3.9.6、费用索赔的管理 (81)3.9.7、合同争议的调解 (83)3.9.8、违约的处理 (83)3.10、安全监理与文明施工 (84)3.10.1、对安全施工的监控检查 (84)3.10.2、对文明施工的监控检查 (84)3.11、信息管理的任务、方法与措施 (85)3.11.1、信息管理的任务 (85)3.11.2、信息签认流程图 (86)3.11.3、工地会议的召开 (86)3.11.4、编制监理月报 (88)3.12、组织协调的任务与方法 (89)3.12.1、组织协调的目标 (89)3.12.2、协调工作的依据 (89)3.12.3、协调的基本原则 (89)3.12.4、协调的内容 (89)3.12.5、协调方法 (92)3.13、合理化建议及施工进度计划 (92)3.13.1、合理化建议 (92)3.13.2、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93)3.13.3.本项目监理的主要管理措施 (97)3.13.3.1、测量检验 (97)3.13.3.2、试验论证 (97)3.13.3.3、文件指令 (98)3.13.3.4、控制计量支付 (98)3.13.3.5、主动监理、事前控制 (98)3.13.3.6、热情服务、“帮”、“促”接合 (98)3.13.3.7、主动协调、密切配合 (98)3.13.3.8、加强领导、严格制度 (99)3.14、质量保修期的监理方法 (99)3.15、本项目拟定期提供给业主的反映监理阶段性的成果文件 (99)3.16、旁站监理方案 (101)3.16.1、确定质量控制点 (101)3.16.2、旁站监理 (102)3.17、监理过程所用表格、资料及管理和归档办法 (102)第三部分、监理大纲(技术标)3.1工程概况3.1.1 建设单位:云南腾冲驼峰机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3.1.2 设计单位:民航中南设计院;3.1.3 工程名称:云南腾冲驼峰机场工程;3.1.4 建设规模:民用机场4C.跑道:长2350米,宽45米,道肩宽1.5米。
在跑道两端及偏南端设置调头坪。
站坪:根据本期工程目标年的航空业务量预测,考虑布局的因素后,站坪机位组合为3C。
站坪尺寸为115×150m,站坪面积为17250平方米,道肩宽度为3.5米。
滑行道:在跑道与站坪间建一条垂直联络道,直线段宽度18米,联络道距跑道北端入口1100米,道面面积为3035平方米,道肩宽3.5米。
防吹坪:在跑道两端设置防吹坪,南北端防吹坪均长60米,宽68米。
土石方:包括飞行区与航站区的工程量:挖方工程量为820万方,填方工程量为781万方;平均填筑厚度20米。
环场道路:宽度为3.5米,两侧路肩各宽0.5米,每400米设一会车道,路面宽度为5.5米,结构荷载按汽—15级考虑,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采用厚度为16厘米,下设15厘米碎石垫层。
环场道路总长度为6649米。
密集型围界:围界总长度为8403米,飞行区围界长度为7236米,航站区围界长度为1167米。
助航灯光系统:设置有进近灯光系统、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跑道灯光系统及滑行道灯光系统等。
导航台工艺安装工程:机场主降方向(由北向南、RWY18)安装Ⅰ类ILS精密进近设备,导航台站设置包括场内的北下滑台、南航向台和场外的全向信标/测距台。
综合航站区工程:机场旅客航站楼综合了货运、航管业务用房、机场办公用房及旅客服务公司用房等等3.1.5 工期要求:30个月;3.1.6 质量要求:工程验收合格率100%,飞行区达到优良工程。
3.1.7 机场位置:驼峰场址位于腾冲县城以南约9公里的清水乡驼峰村。
该场区场地标高在1845~1910米之间,比腾冲县城高出约230米,整个场区地势为由东向西倾斜。
3.1.8 自然条件:3.1.8.1 场址的气象条件风全年盛行西南风,风频率在23~45%之间,11~5月最大风速为7.0~8.7m/s,6~9月最大风速为5.3~6.7m/s。
一般出现时间为16时左右,有时也出现在4时左右。
云低于100米频率为11%,低于300米频率29% 。
能见度小于1200米频率11%,小于5000米频率16% 。
气温最低气温8.9度(一月),最高气温18.6度(八月)降雨11~4月降水稀少,共计198mm。
5~8月降水量较大,月降水量在199~419mm之间。
9月分明显减少到81mm。
日最大降水量72.8mm,出现在7月。
5~9月阵性降雨天气较多均在22天以上,最多月为7月,达28天。
雷暴1~9月均有雷暴出现,共50天,其中4月分最多,达11天。
雾5~8月属多雾天气,雾日在17~24天,最多为7月24天,通常出现在夜间和8~11时之间,11~4月份雾日仅为1~4天。
雪与冰雹共出现冰雹6天,在1~4月份。
无降雪。
3.1.8.2地质构造在场区1:5000的工程地质调查范围内,包括钻探揭露的层位,根据地质时代和工程地质岩组,场区岩土体共划分为三大层,其中,第四系全新统按成因划分为两个小层;第四系上更新统玄武岩,依据风化程度分为强、中、弱三个小层;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变质岩,按顺序分为二小层,共计三个大层七个小层。
各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分别评价如下:①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混碎石分布于场区台地及缓斜坡表层,顶部有0.5米的耕土。
土层厚度变化较大,易遭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土层稳定性较差。
同时,该层总体结构松散,所含玄武岩碎块大小不一,且含量不均匀;从物理力学性质看,其孔隙比大,平均值为1.628,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50,属高压缩性土。
承载力值为145Kpa。
②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粉质粘土及砂砾碎石层分布于场区三益村熔岩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