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政治最全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最全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最全会议总结在考研政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会议,由于会议在大纲解析中的内容分布比较离散,记忆比较困难。

为此,笔者特意将大纲解析中的会议内容进行了整合,方便大家记忆(下面的内容全部摘自《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2016》)一、“几届几中”会议:1.六届二中全会: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有红军。

(206页)2.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77页)3.七届二中全会:①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225页)②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

(225页)③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25页)④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25页)⑤提出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28页)4.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228页)5.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40页)6.八届十一中全会:再发动“文化大革命”。

(241页)(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7.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47页)②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47页)8.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

(247页)9.十一届六中全会:①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83页)②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112页)③首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30页)④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15页)10.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294页)11.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30页)12.十二届六中全会:①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295页,299页)②根据邓小平的思路,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思想。

(116页)13.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30页)14.十四届五中全会: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05页)15.十四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规划,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05页)16.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动“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252页)17.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252页)(注意:国有企业的问题在毛中特的第八章有相关的内容,希望认真看下)18.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13页)19.十六届三中全会:①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54页)②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130页)20.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56页)21.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①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版》313页)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阐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13页)22.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

(143页)23.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16页)24.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任务、重要举措。

(256页)25.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121页)26.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17页)27.十八届三中全会:①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6页)②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

(121页)③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31页)④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4页)28.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

(315页、137页)二、其它会议: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225页)2.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137页)3.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02页)(注意:不是中共三大)4.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

(211页)5.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方式与和平方式”。

(148页)6.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149页)7.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49页)三、著名会议:1.八七会议:①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05页)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05页)③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205页)2.古田会议: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138页)3.遵义会议:(201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一定要认真看)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08页)②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的中断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208页)③确立了一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9页)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209页)3.瓦窑堡会议:(2015年是瓦窑堡会议召开80周年,一定要认真看)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211页)4.洛川会议: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213页)四、党代会议: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00页)2.中共二大: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01页)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只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128页)③作出了关于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

(202页)3.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202页)4.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77页)5.中共八大:①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06页)②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108页)③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109页)6.中共十二大:①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83页)②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

(122页)7.中共十三大:①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12页,113页)②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13页)③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

(122页)④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30页)⑤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了论断。

(153页)8.中共十四大: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130页)②对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83页)9.中共十五大:①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83页)②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13页)③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条基本特征。

(113页)④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122页)⑤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31页)⑥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37页)10.中共十六大: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83页)②指出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3页)③提出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22页)④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37页)⑤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51页)⑥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55页)11.中共十七大:①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作出了科学的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