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图的认识及案例分析

概念图的认识及案例分析


概念图在教育以及商业中广泛用于头 脑风暴(brain-storming)以及传达一些 复杂、难记的概念。 概念图被认为有助于创意发想。虽然 概念图表现的是概念和命题,但同样反映 了创建者在创建概念图过程中的情感状态, 概念图既有理性的、清晰性的特点,也映 射了创建者的情感品质,利于记忆,且容 易激起创作者的自豪感,调动学习者的主 观能动性。
概念图,我 看行!
20 世纪60 年代初期, 行为主义理 论还在北美盛行, 由于行为主义理论不
能很好地解释与动物有本质区别的人是如何学习和 获得知识的,奥苏贝尔( David P. Ausubel)于1962 年第一次提出关于人的学习的认知理论,奥苏贝尔 认为, 人的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 影响学习的最主
种形式的线链接不同节点,这其中表达了构图者对概念的理 解程度。
3、文字标注:可以是表示不同节点上的概念的关系,
也可以是对节点上的概念详细阐述,还可以是对整幅图的有 关说明。
这是一般步骤 ,看好了!
( 1) 确定关键概念。
( 2) 概念的排序。
( 3) 进行各级连接。
多加练习, 你也可以!
“概念图”是一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图形化 表征,也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一幅概念图一般由“节点”、 “链接”和“有关文字标注”组成。
1、节点:由几何图形、图案、文字等表示某个概念,
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一般同一层级的概念用同种的符号 (图形)标识。
Hale Waihona Puke 2、链接:表示不同节点间的有意义的关系,常用各
要因素是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 当学习者有意义学 习的心向, 并把所要学的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联系 起来时, 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奥苏贝尔同时对概念 的形成和同化进行了区分, 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 制是同化, 除了学龄前
儿童,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 概念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层级排列 最终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理论受到 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 如何知道学生已经掌握 了哪些知识?诺瓦克教授根据意义学习和概念同化 理论开发了概念图这样一种新工具并首先在研究儿 童能够理解诸如能量、细胞和进化等抽象概念的过 程中进行了应用。很快他们发现, 该工具同样可以 用于教学设计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由此 导致了对概论图更深入的研究。
1.什么是概念图; 2.概念图的产生背景; 3.概念图的结构及一般画法; 4.经典案例分析。
概念图(concept map)是一种用节 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 法。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的学习理论。
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 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 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 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Ausubel的先 行组织者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 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 具体的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