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8新闻两则PPT课件

38新闻两则PPT课件

9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 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 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表达方式:议论 作用:①介绍了时代背景。②把国民党的广 大官兵与战犯区别开来,分析了我军取得胜利的 原因。
新闻两则
1
关于新闻
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 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 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 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语言简明 准确性。
2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电头)是发布消息、电讯的固定格式,具体交待发布消息的单位、 发电时间和地点。
5
6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7
新闻六要素(即记叙要素:人物、时 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结果)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起24小时内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 放全中国 经过和结果——大军分三路横渡长江,全线告 捷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闻的分类
动态新闻 综合新闻 典型报道 新闻述评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 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4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越过”的对象是 静态的。)
“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到达”, 泛指到了某一地点或某一阶段。)
“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 般化。)
“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 相对模糊,
1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5
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
心内容。 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
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时隐含在主体
之中。 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11
南线人民解放军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可以归 纳为哪几个方面?
成绩主要有三项: ①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 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②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 党武装力量。 ③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1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们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 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把“突破”、“渡至”、 “二十四小时”“即已”依次次换成“越过”“到 达”“共”“现在”好不好?为什么?
10
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 从西往东?课文采用的是什么顺序?为什 么要采用这种顺序?
本文按时间顺序叙事。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 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 东路军的战况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 京,因此在报道我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 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 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8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
南逃。 经过和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
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 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 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 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