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技术培训教材

数控技术培训教材

数控操作工人培训教程集团公司工人培训教材目录说在前面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论第一节: 从人自身来认识电脑第二节:普通意义上的计算机第三节:计算机中常用的进制和编码方法第四节:个人电脑的基本知识第五节:广义的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第六节: 数控机床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第七节:如何学好数控设备知识第二章: 数控机床的基本构成第一节:数控机床的控制结构第二节: 数控系统第三节: 执行机构第四节:步进电机第五节:直流伺服电机第六节:交流伺服电机第七节:驱动控制系统第八节:测量反馈系统第九节: 基本外设第十节: 位置随动系统的流程结构第三章: 数控编程原理及规范第一节: 基本编程规范第二节: 准备机能--G 指令第三节: 辅助机能--M 指令第四节: 刀具机能与刀具的管理--T 指令第五节: 主轴机能--S 指令第六节: 一个小的程序实例第四章: 数控系统的参数系统第一节: 参数系统的作用第二节:参数的结构类型第三节:FANUC系统机床参数解析§3-1 .FANUC-15系统的参数概览§3-2.设定参数§3-3.定时器参数§3-4.轴控制参数§3-5.坐标系参数§3-6. 进给率参数§3-7.加/减速参数§3-8.伺服参数§3-9.DI/DO 相关参数§3-10. CRT/MDI 及编辑参数§3-11.编程参数§3-12.行程限位参数§3-13. 位置开关功能参数§3-14.参考标记参数§3-15.直线度补偿§3-16.刀具补偿参数§3-17.标度及坐标旋转参数§3-18.用户宏命令参数§3-19.与维修相关的参数第四节:SIEMENSE 840C的参数系统简介第五节:FANUC系统参数的输入方法第六节:SIEMENSE 840C系统的数据管理第五章: 数控系统的诊断系统及使用、维护第一节: 故障报警系统简介第二节:FANUC典型系统的故障报警介绍第三节:SIEMENSE 840C的报警系统第四节: 诊断技术第五节: 操作及保养注意事项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第一节:总体结构第二节:进给系统第三节:刀架和刀库系统第四节:主轴系统第五节:机械系统调整及注意事项第七章: 数控机床的实用编程技术第一节:复杂的程序结构第二节:变量第三节:坐标系编程第四节:坐标值和尺寸第五节:插补功能第六节:进给功能第七节:参考点返回第八节:主轴功能第九节:固定循环第十节:刀具功能第十一节:用户宏和子程序第十二节:参数的编程输入第十三节:辅助功能第十四节:G代码一览第十五节:加工程序实例分析第十六节:程序的键盘输入方法第八章:数控机床的操作与工艺调整第一节:操作键盘及CRT操作平台的一般结构第二节:机床的典型加工操作方式第三节:数控机床与工艺调整相关的参数第四节: 位置基准的调整方法第五节:机械间隙的测量和参数设置第九章: 数控系统中常用的操作英语数控操作工人培训教程说在前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如计算机检测、CNC(计算机数字控制)、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器人技术等。

这些都大大地延伸了现代工业中自动化设备的制造能力,从而也促进了现代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们企业的进步,但对人的素质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明显,只有掌握了先进技术的人,才能更好地驾御这些高技术的设备,使它们以最大的效能为我们服务。

N C(数字控制)技术是近半个世纪中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设备制造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NC 技术中的应用,给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并形成了现在的CNC计(算机数字控制) 技术。

近年来,采用CNC系统的设备已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工厂,并逐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它们都在我们工厂的关键工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状态的好坏和使用状况直接关联到我们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

要充分发挥数控设备的优势,我们就必须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操作工人队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编写了这本《数控操作工人培训教程》。

本教材的取材完全结合我们工厂的实际,书中的很多素材都来源于我们工厂里正在服役的设备。

考虑国内应用日本FANU(C法那克)公司和德国SIEMENS(E 西门子)公司数控产品较多这一实际情况,本教材以FANUC 系统为主线,并适当介绍了SIEMENSE系统。

然而,对具体数控系统的介绍决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我们的真正想法是凭籍对这些系统的讲解,达到对数控设备基本理论和共性知识的掌握。

这些知识包括系统的构成、原理、参数、编程、操作、诊断、调整等等,它们都是我们设备使用中至关重要的。

总体内容的安排注意保持了实用性和系统性。

教材的第六章《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由一汽集团轿车股份公司二发厂张大有同志编写,其余各章均由一汽集团轿车股份公司生产部陈刚同志编写。

编写中部分参照了制造商提供的相关产品的英文说明书和极少地参考了有关同类书籍,在这里恕不一一提及。

本教材仅做集团公司内部工人培训使用,并无赢利和对社会公开发表之目的,因此当无剽窃之嫌。

触忌之处,尚请见谅。

集团公司外部使用和翻印本教材,需经作者许可。

未经许可擅自翻印者,作者保持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02-9-27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论第一节: 从人自身来认识电脑没有学习过电脑的人都觉得电脑很神秘。

事实上,电脑之所以称为“电脑”,正是对人脑模拟和再现的结果。

从人脑的角度来理解电脑,我们就会发现,认识它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

一. 人脑有那些能力为了理解电脑,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下,人脑都具备哪些能力?1. 思维:人脑首先具有分析、计算、推理、归纳的能力, 即逻辑思维与算术思维能力。

2. 信息储存:即记忆信息的能力。

3. 人体五觉的中枢:即感知环境的能力。

4. 全身的指挥中心:即行为控制能力。

二. 电脑如何实现这些能力那么,作为电脑,它是怎样去再现这些能力的呢?1. 思维的再现——CPU电脑使用CPU来完成思维和控制,CPU又叫做中央处理单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用于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及系统的综合控制等。

2. 记忆载体——存储介质是计算机用于存储信息、数据的媒体。

它们包括:存储器、硬盘、磁带、软盘、光盘、纸带等。

3. 电脑的感官——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电脑用于接受指令、数据、信息的装置。

常见输入设备有: 键盘、扫描器、鼠标器、纸带机、磁带机、数字摄像机等。

4. 行为的输出——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电脑用于输出控制结果的装置。

常见输出设备有:CRT、打印机、绘图机等。

第二节:普通意义上的计算机一. 硬件结构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 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即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如下图所示。

图输1-1入:计算机系统的基中本央结处构理输出设备单元设备实际上的电脑比上述介绍还要C复PU杂得多,它一般还包括如电源、主版等构件。

二. 计算机的软件存储器(一).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分类计算机软件是人为编写的用于控制计算机工作的程序。

它分为:1.系统软件:用于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管理,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心。

例如:台式机各版本的DOS 系统等。

2.编译软件:用于开发应用软件的工具。

利用它可以编写和调试应用软件,并翻译成系统软件能理解的代码文件。

例如:各类语言工具、机床设备上所包含的专用设备控制程序的编译管理程序等。

3.应用软件:是由编译软件编译执行的,建立在系统软件基础上的,满足用户某些特定需要的软件。

例如:各类设备由制造厂开发的操作平台软件、办公软件(微软OFFICE)、财务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游戏软件等。

(二). 语言工具的级别1. 机器语言:计算机CPU能直接识别的代码级语言。

其表面形式为二进制数字代码。

这类语言无须编译,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

2. 汇编语言:用字母等符号来代替机器语言,以便人为编辑和识别的符号级语言。

如:LD A,08HADD A ,C等。

这类语言必须编译成机器语言,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3. 高级语言用语句化、结构化的命令形式编写的语言。

这类语言的每一个语句都能完成一系列机器或汇编语言所执行的特定功能,而且由于书写形式更接近生活化语言,因此使编程变得更直观和简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