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
一.食品安全带来的危害:第一同时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
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出了问题,其危害严重性不言而喻。
第二是对经济和民生的冲击。
如三鹿事件后,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大量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受到影响。
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从2008年的35万吨猛增到59.7万吨。
国产奶业元气大伤,至今尚未完全恢复。
此后,某品牌进口奶粉一年之内三次涨价,每次涨幅在10%至15%,广大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第三是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
接连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大大影响群众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还涉及境外,给我国形象及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
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
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
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
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
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
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三.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
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量,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
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据卫生部提供的信息,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
与2002年比较,重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96.1%、80.7%、134.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
在95%以上。
因此,在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对健康的严重威胁。
二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最近几年,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停止生产和使用部分剧毒化学农药的法规[13]。
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3周年总结会上,农业部门将采取措施,停止批准新增甲胺磷、对硫磷等5种剧毒农药的登记;部分省市决定在农药用药高峰之际,全面禁止在蔬菜区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三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近十年来,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在农业和食品领域显现出极大的生产和市场潜力,丰厚的利润和高额投资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四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不断发展,2001年全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比1995年增加12.6%,达432万户,从业人员比1995年增加5%,达到门17万人。
另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8%,其中食品加工业占食品工业增加值的29.48%。
食品行业涌现出一批达到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有实力的企业,出现了采用定牌加工(0EM)模式进行跨省合作的大型企业,他们以完善的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做技术保证,不断开拓市场[17]。
五是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
”
突出[7]。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破坏活动的案件越来越多,
2002 年 9 月发生在南京的特大鼠药投毒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03
年因投毒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起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是引起中毒
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六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
工作的需要。
自建国以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就致力于卫生队伍的
建设,经过 50 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 10 万人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
和 20 万人的技术队伍,但是,这与 432 万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 1117
万人的食品从业人员相比,卫生监督资源显得十分有限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
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
民以食为天。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在我
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
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了令人忧虑的问题。
肯德鸡的“苏
丹红”、豆腐中的“吊白块 、水饺中的“毒青菜”……更危险的是“三
聚氰胺”,它不仅在牛奶中大量出现,还在鸡蛋中存在。
这些形形色
色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像目前全球暴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席卷整个大
地,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更牵动着大家的心。